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七)
2019-03-15 16:36:18 【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古人尚且“吾日参省乎吾身”,可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却已习惯于对别人的所作所为说三道四,很少有人反思自己。比如上课迟到推门而入径直走到座位上去,比如面对走来的熟悉或不熟悉的老师低头而过,比如搬动桌椅发出可以避免的声响,你反思过自己的行为吗?
  (2)当你听说,在美国的珍珠港“垃圾桶在此”是专门写给中国人看的提示语时,你想到了什么?
  当你看到,网上的留言者对没有什么过错的人污言秽语、百般挖苦、人身攻击和下流调戏,动辄用“硫酸”般的恶言毒语泼向人家时,你想到了什么?当你感到,SARS病毒曾给我们这个国家罩上的恐慌和萧条时,你又会想到什么?当你醒悟,除了在某个纪念日我们才提到所经历的战争苦难时,你又会想到什么?反思,可以是对自己或他人的不良行为,也可以是对自己或他人的成绩及荣誉。其实,对任何事情都可以进行反思,该反思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请以“反思”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主题鲜明,材料贴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避免套作,不少于800字。



2、写作题  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首小诗写道:“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凡事感激,学会感激,感激一切助你成长的人。请以“我成长中的感激”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善”是三教九流共同推崇的。儒家的孔子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荀子也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道家的老子说“上善若水”;佛家修行,首先要求“心存善念”。
  人与人之间,并非孤立无关的。物质利益的来往,有法律的契约;行为生活的交往,有精神的契约。善,并不仅仅是一种与冷漠、奸诈、残忍、自私自利相对的品质,还是一种精神的契约--它是自发的,没有谁强制你。
  你对“善”有怎样的理解?请以“善”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得抄袭。



4、写作题  
在名与实的关系上,孔子很重视“名”,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而《吕览》认为事物的价值在其“实”,所谓“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宋代的王安石则说:“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生活中,名与实的问题常常困扰着我们,也启迪着我们。
请以“名与实”为话题,自行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诗人郭小川在诗中写道: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
顾城的小诗《一代人》写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首小诗只有两行,却以一组相对的意象组合产生发人深思的艺术效果,使人对生活进行思考。
读了以上诗句,正在备战高考的你可能会产生一些联想和感触,请联系你的经历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