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第七届“汉语盘点2012”活动中,“梦”被选为“2012中国年度汉字”。2012年,奥运“梦”、飞天“梦”、航母“梦”、诺贝尔奖“梦”,都一一实现。融合国家与个人的中国之“梦”,成为国人最关注汉字。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表示,这个“梦”,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实现个人的梦想,包括个人的自我实现。它里边蕴含着要求,希望“中国梦”代表着一种公正、公平,给每一个人提供平等的机会。机会平等、公正公平的社会才能实现“美丽中国”,也就是美丽的梦想。因此,个人的梦和“美丽中国”的梦是融合在一起的。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以“我的梦想”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此次作文,是命题作文。但题还是给了两个材料,并在题后的要求中强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从这看,又有点材料作文的影子与要求。
材料分析。第一则材料告诉我们中国梦已成为国人最关注的。这一点,与本次作文的立意与要求应该关联不大。第二则材料讲中国梦与个人梦想之间的关系,个人的梦和“美丽中国”的梦是融合在一起的。中国“梦”,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实现个人的梦想,包括个人的自我实现。
“我的梦想”这个作文题,在写作时,写记叙文,就要具体写出我的梦想,具体写出“我的梦想”产生的过程;如果写成议论文,最好也要具体写出“我的梦想”是什么,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那么这些如何与材料的内容与含意相切合呢?那就是“我的梦想”与中国梦息息相关,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应该是一种正能量。如有的同学想成为一名腰缠万贯的富翁,不在过鲁迅笔下的所谓“辛苦恣睢”生活;有的同学想成为一名明星,受千万歌迷的追捧;有的同学甚至希望自己再回到轻松的童年,永不长大,去享受父母等给自己的恩惠,等等。这就与“中国梦”不靠谱。
点评:本题虽然给了题目,但其又给了两则材料,并在题后要求写作要符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所以还是把它作为一篇材料作文来写。对于材料作文,审好题,立好意是写好材料作文的第一步,没有准确完整的理解所给材料,就无法确定材料的指向。作文命题大致有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图画作文、话题作文、命题作文等四种类型,其中最难的是(新)材料作文。不过根据可以互相转化的原则,我们可以在理解材料(包括图画)的基础上,把题型转化为话题作文,比如这道题就完全可以转化为话题作文“诚信”。转化之后,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但是无论如何,理解材料的本质,抓住材料的核心,找准关键词(或概括出关键词),是审题的基础。而这一点与阅读水平紧相关联,所以要把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忘我
阅读下面题目为“忘我”(摘自2004年3月11日《扬子晚报》,作者李浩)的作文材料,按要求作文。
1906年的一个上午,在美国密苏里州华伦斯堡州立师范学院,一个连续参加十二次学院演讲比赛失利的小伙子正准备参加第十三次比赛。
赛前,他请教一名老教授。教授赠给他一句话:猫抓老鼠的时候,它的全部精神都集中在老鼠身上,它可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注意自己。小伙子沉思之后,明白了一个道理。小伙子又一次走上演讲台,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所演讲的题目中。当台下报以雷鸣般的掌声时,他才意识到他的演讲结束了。他以“童年的记忆”为题的演讲获得了此次比赛最高奖。从此,这个小伙子的才华发挥得越来越出色,终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就是美国著名的企业家、教育家、演说家——戴尔·卡耐基。
[要求]请以“忘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体裁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
其实,不仅仅是演讲,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重要的都是全身心投入。忘我,才可能赢。伟大的理想只有经过忘我的斗争和牺牲才能胜利实现。民间谚语也说:“欲除烦恼先忘我,历尽艰难好做人”。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满足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
美国人爱抽雪茄,选择了三箱雪茄。
法国人最浪漫,选择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
而犹太人说,他只选择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
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
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构思作文。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幺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抉择将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我们要选择接触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趋势,从而更好的创造自己的将来。今天选择享受,明天将一无所有;今天选择平庸,一生将一直平庸;今天选择奋斗,明天将功成名就。
高一的学子们,你们将怎么选择?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心理学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总是从一个瓶子时倒药水喝,这使他班上的同学非常感动,他们认为他应该请假在家休息,但是他每堂课照上不误,因此大家学习心理要比学其他课程用功得多。
期末,同学们告诉老师,他们非常感激他带病上课,为了表示关心,他问老师得了什么病,吃的是什么药?
老师满意地微笑说:“我没病,那是一瓶茶水。”
请以“心理和成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写作指导:这是一个关系型话题,涉及心理与成功两个方面,这两方面需要在文章中照顾到,但其间关系并不复杂,基本上带有思维的单向色彩,即心理对成功的作用,或者说成功需要什么样的心理。在立意上,可以从正面写良好的心理对成功的重要作用,也可以写不良的心理对成功的限制与阻碍。另外,本题中的“心理”与“心态”是一致的,所以审题立意时不必纠结于“心理”“心态”的区别。
材料积累:
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
一位伟人说:“要么你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了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一位名人说: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睿智的庄子给我们留下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个博弈者用瓦盆做赌注,他的技艺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他拿黄金做赌注,则大失水准。庄子对此的定义是“外重者内拙”。
当一个射手为乐趣而射击的时候,他的技术发挥很好,如果为了金牌而射击,他就变成了瞎子。
美国著名高空钢丝表演者华伦达在每次表演之前都只想走钢丝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给自己带来的一切,所以都成功了。可是有一次他上场前不停地说,这次对我太重要了绝不能失败,结果不幸失足身亡。?
点评:本题所选的观点很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本观点对学生也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既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也体现了高考的教化功能。符合高一学生的学情。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美国有一个作曲家叫乔浩 格什温,他从来没有写过交响曲,而当时美国最著名的斯坎德爵士乐团的指挥家却对他十分赏识,邀请他为交响乐团写一部交响曲,但是,固执的格什温声称自己对交响乐一窍不通,不肯从命。这位指挥家竟然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说二十天后,音乐厅将上演格什温的交响乐《蓝色狂想曲》。格什温看到广告,大惊失色,质问指挥家为何令他出丑,指挥家微笑着说:反正,全城人都知道了,你看着办吧。格什温没办法,只好将自己关在屋子里,硬是用两周的时间,完成了这部作品。谁知首场演出竟大获成功。格什温的名气也迅速传遍美国,从此成为世界级作曲家。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参考例文:给自己一个悬崖
有一个人捡到一只小鸟,就将这只小鸟带回家里,给他的孩子玩耍,孩子将小鸟放在家里与小鸡一块饲养。慢慢地,小鸟长大了,人们才发现,这只小鸟原来是一只鹰。虽然这只鹰和鸡群相处得很好。但总有人家里丢鸡,人们就怀疑是这只鹰吃了鸡。强烈要求主人将这只鹰处死,这家主人舍不得,但迫于大家的压力,他决定放生这只鹰。但是,不管人将它放到什么地方,它总能回到村手里来。有一个人说他有办法,批将鹰带到了一个悬崖边上。他将鹰向深询里扔去,那只鹰一开始,就像是一块石头掉下悬崖,直直地向下坠落,眼看就要到崖底了,鹰突然展开了翅膀,竞然奇迹般地了飞起来,而且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再也没有回来。
鹰本来是有翅膀的。能飞很高很远,但是,在一群鸡的世界里,它已经被同化了。没有经过锻炼,又贪恋温暖舒适的鸡窝,渐渐地,也就失去了翱翔蓝天的勇气和信心。要是没有人将它扔下悬崖,它永远不可能飞上蓝天,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
给自己一个悬崖-人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
很多时候,我们却不敢面对这样的悬崖,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
美国有一个作曲家乔治·格什温。他从来没有写过交响曲,而当时美国最著名的斯坎德爵士乐团的。名指挥家,却对他十分赏识。邀请他为交响乐团写一部交响曲,但是,固执的格什温声称自己对交响乐一窍不通,不肯从命。这位指挥家竟然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说二十天后,音乐厅将上演格什温的交响乐《蓝色狂想曲》。格什温看到广告,大惊失色,质问指挥家为何令他出丑,指挥家微笑着说,反正,垒城人都知道了,你看着办吧。格什温没办法,只好将自己关在屋子里,硬是用两周的时间,完成了这部作品。谁知首场演出竞大获成功。格什温的名气也遗速传遍美国。
有些时候,我们确实需要紧逼的力量。使自己获得重生,让生命之树开出更加绚烂的花。
人总是对现有的东西不忍放弃,对舒适平稳的生活恋恋不舍。但是,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人生有所突破,就必须明白,在关键的时刻,应该把自己带到人生的悬崖边上,在看似深渊的边缘,才有可能获得另一片蓝天。
取法乎上,读书如此,做人也如此,有点玩世不恭的我,真的要反思一下对待生活和对待工作的态度,想得多做得少,凡事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好像自己多么超脱,多淡然,其实生活在尘世中,谁又能真的超脱与淡然呢?
别让自己只有坚强的外表,强大自己的内心吧!
今天的结果已是最坏的了,我也不能让这个结果再坏下去了。所以,我现在已在悬崖边了,而且没有别的退路,只能用尽全力的拼了。没有时间悲伤,也没有时间埋怨,展开那双稚嫩的翅膀,用心去飞吧,相信会看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的。
本题解析:
1、审题。格什温是固执的,认为自己对交响乐一窍不通;指挥家是“冒失”的,在格什温还没答应的情况下就登出了广告;但指挥家“冒失”的前提是了解——对格什温十分赏识,而格什温最后也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大获成功”。这个材料的含义还是比较丰富的。
2、立意。最好抓最主要的:格什温在指挥家的逼迫下,激发了生命的潜能,实现了人生的跨越。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