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2019-03-15 22:49:08 【

1、单选题  下列各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的题目取自宋朝临川(属江西)诗人谢天逸的《千秋岁咏夏景》。
B.“舟曲是个小地方,我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人到这里来帮助我们。”这是一位世代生活在舟曲的六旬老人的感叹。
C.贾母因向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D.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按照动物游戏的形式,把它们分成三种最基本的类型:单独游戏、战斗游戏、操纵事物的游戏。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世界上海拔最高.路线最长的青藏铁路全线胜利建成通车,这不仅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
B.我国已经具备相关能力和条件,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攻克探月技术难关.实现探月技术突破,不会出现颠覆性的技术。
C.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是否取消,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表决决定了,这意味着从2006年1月1日起,九亿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农业税。
D.目前,美国国务部的情报部门负责人声称向朝鲜的试射“高度重视”,正在紧急搜索情报,以判断朝鲜在导弹方面的真实实力。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再别康桥》中,面对青荇的招摇,诗人心底感叹一句“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诗人有颗敏感之心,若是普通人面对美景最多也就是感叹个“鬼斧神工”,这时的物与我是有一定距离的。唯独这情趣之人,在美面前想要与美合二为一,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所以,诗人眼中的康桥早已和自己一样,是个_____了。
(2)专家估计,到本世纪末,世界上50%到90%的语言将会________。其实,早在20年前就有专家发出过警告:如果有一天,地球上90%的人类语种灭绝了,那么语言学就是历史上唯一一门看着自己消失的学科。
(3)磨盘沿着不变的轨迹,唱着喑哑的调子,没有昏眩,不会烦腻。那磨心里正在进行着一场庄严的法事,这            一场生命的蜕变升华,         繁华落尽后的殷实内敛。
A.爱美之人 消失 不仅仅是 更是
B.性情中人 消失 不仅仅是 更是
C.性情中人 消亡 不仅仅是 更是
D.性情中人 消亡 不只是并且是



4、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错的一项是()
A.嗥



5、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我市的诚信网络广告公司发布的一则启事。它存在几处错误,请你将其改正过来。(4分)
启 事
①我公司应征网页制作人员和平面设计人员各20名。②凡我市21至35周岁、身体健康、大专或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男女青年均可报名。③贵公司地处市中心地带,交通方便,环境优美。④待遇优厚,最低月工资七百元。⑤路途较远的职工公司负责安排食宿。⑥愿者请带身份证到本公司的人事科报名,⑦经考试后即可录用。⑧试用期三个月。
诚信网络广告公司 
(××市人民路168号)
2009年3月28日
(1)第       句,因“      ”一词运用不当,导致语意不够明确,应将此改为“     ”。
(2)第 & #160;    句,有一词用得不够得体,应将“      ” 改为“       ”。
(3)第      句,不合事理,需要在“      ”一词后添加“      ”一词。
(4)文中有一重要遗漏,内容是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