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九)
2019-03-15 22:52:41
【 大 中 小】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黄州快哉亭记?苏?辙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驰鹜,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穷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势益张 ? ?益:更加 B.?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舍:房舍,房屋 C.?即其庐之西南为亭 ?即:就,就着 D.?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 ? ?披:敞开 2.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阿母为汝求 B.?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其孰能讥之乎 C.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D.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3.下列关于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描述“快哉亭”可以观赏江流胜景,并说明“快哉亭”得名的缘起,描写和议论有机结合。 B.?第二段描述亭上所见之景物,真足以畅快人心,再叙凭吊附近往古历史之风流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C.第三段借宋玉与楚襄王对“风”之不同的看法,作为下段抒发议论之过渡。 D.?第四段盛赞张梦得能不以物伤性,虽在贬谪中,亦能从其中领悟出“快哉”来。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蔡泽者,燕人也,游学于诸侯。去之赵,见逐。之韩、魏,遇夺釜鬲①于途,蔡泽乃西入秦。 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雎曰:“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范雎闻,使人召之。蔡泽入,则揖范雎,范雎固不快。及见之,又倨。范雎让之曰:“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请闻其说!“蔡泽曰:”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然亦可愿与?“范雎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复谬曰:”何为不可!若此三子②者,固义之至之,忠之节也。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生而辱,不如死而荣。士固有杀身以成名,惟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何为不可哉!“蔡泽曰:“今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岂慕不遇世死乎!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戮辱而身全者,下也。”于是范雎称善。乃延入坐,为上客。 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昭王召见蔡泽,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范雎因谢病请归相印。昭王新说蔡泽,遂拜为秦相,东收周室。蔡泽相秦数月,人或恶之,惧诛,乃谢病归相印,号为纲成君。居秦十余年,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卒事始皇帝。为秦使于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太史公曰:韩子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信哉是言也!蔡泽等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说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说力少也。及羁旅入秦,取秦相,垂功于天下者,固强弱之势异也。然士亦有偶合,贤者多如此子,不得尽意,岂可胜道哉!然此子不困厄,恶能激乎!(《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注释:①釜鬲(gé),行厨炊具。②三子,指商君、吴起、大夫文种,他们都是功成被杀。 1、下列划线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去之赵,见逐——见,被。 B、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困,使……窘迫、困窘。 C、范雎让之曰——让,谦让。 D、昭王新说蔡泽,遂拜为秦相——拜,授予官职。 2、下列全都能体现蔡泽智慧与谋略的一项是 [? ]
①之韩、魏、遇夺釜鬲于途 ②使人宣言以感怒范雎 ③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 ④遂拜为秦相,东收周室 ⑤乃延入,为上客 ⑥乃谢病归相印 ⑦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⑦ C、②③⑤⑥ D、②④⑥⑦ 3、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范雎心里不快,除了蔡泽仅行长揖之礼而不下拜的倨傲之外,最主要的是蔡泽的到来对他构成了威胁。 B、蔡泽认为,人之立功,最好的祈愿是功名和性命都能成全。商君、吴起、大夫种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C、蔡泽终能发挥才智,建功立业,有赖范雎向秦昭王举荐和让贤,后来范雎还托言病重以让相位,蔡泽获得了拜相的机会。 D、范雎评说商鞅、吴起、大夫种的一席话,并不一定就代表范雎对三人的真实看法,范雎这样说,更多的是为了堵住蔡泽的嘴,使其理屈词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蔡泽入,则揖范雎,范雎固不快。及见之,又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蔡泽等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说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说力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武才干。隋末,在东都与李密战,败,同辈百余人皆就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义兵入关,大亮自东都归国,授土门令。属百姓饥荒,盗贼侵寇,大亮卖所乘马分给贫弱,劝以垦田,岁因大稔。躬捕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其后,胡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遂单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胡感悟,相率前后降者千余人,县境以清。高祖大悦,以功赐奴婢百人。大亮谓曰:“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一皆放遣。 贞观元年,出为凉州都督,以惠政闻。尝有台使到州,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大亮密表曰:“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 八年,为剑南道巡省大使。十七年,晋王为皇太子,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以大亮兼领太子右卫率,俄兼工部尚书,身居三职,宿卫两宫,甚为亲信。大亮每当宿直,必通宵假寐。太宗尝劳之曰:“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卧。”其见任如此。大亮虽位望通显,而居处卑陋,衣服俭率。至性忠谨,虽妻子不见其惰容。每怀张弼之恩,而久不能得。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大亮言于太宗曰:“臣有今日之荣,张弼力也。”太宗遂迁弼为中郎将,俄代州都督。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寻遇疾,太宗亲为调药,驰驿赐之。卒,时五十九。 亲戚孤遗为大亮所鞠养,服之如父者十五人。太宗为举哀于别次,哭之甚恸,废朝三日。赠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曰懿,陪葬昭陵。? (删节自《旧唐书·列传第十二》)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岁因大稔稔:庄稼成熟。 B.讽大亮献之讽:嘲讽。 C.深乖昔旨乖:违背。 D.而多弼不自伐也伐:夸耀。
|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大亮“忠谨”的一组是(? ) ① 以惠政闻?② 大亮密表曰 ③ 必通宵假寐?④ 虽妻子不见其惰容 ⑤ 而居处卑陋?⑥ 哭之甚恸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⑥ D.②⑤⑥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弼对李大亮有不杀和赏识之恩。隋末时李大亮战败,与他一起的一百多人都被处死了,只有他被张弼释放并成了张弼的朋友。
B.李大亮曾凭借冷静和勇敢建功。胡人进犯他所辖县境时,面对敌众我寡难以取胜的情况,他独闯敌营,最终使辖区恢复了太平。
C.晋王成为皇太子后十分器重李大亮。大规模选拔皇太子臣属的时候,李大亮作为朝廷重臣,被皇太子同时委任了三个重要职务。
D.李大亮死后仍获得荣耀。他抚养的孤儿像对待父亲一样为他服丧的有十五人;太宗追封他爵位,赐予他美谥,允许他陪葬昭陵。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4分)
(2)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5分)
4、阅读题 阅读《逍遥游》(节选),完成文后各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怪异的事物
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形容迅速往上升
C.野马也,尘埃也游动的雾气
D.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很饱的样子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鹏之徙于南冥也放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
B.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表示选择,是……还是……
C.而后乃今培风然后才开始
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表示反问,相当于“哪里用得着……呢”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后乃今将图南
A.襟三江而带五湖
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C.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小题4: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莫之夭阏者
A.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访风景于崇阿
C.南冥者,天池也。
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小题5: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
①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 之二虫又何知!
5、阅读题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李 姬 传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蹲,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亟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
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雪苑侯生①,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②,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未几,侯生下第。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③。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④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选自侯方域《李姬传》
注:①雪苑侯生:侯方域,号雪苑。②城旦:一种服苦役的刑罚。③中郎:指东汉蔡邕,曾官中郎。④开府:官名,用称督抚。
小题1:对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论:判罪
B.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昵:喜欢
C.公子盍叩之叩:打听
D.今乃利其金而赴之利:贪图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而自歌以偿之
②谨拜表以闻
B.①开府惭且怒
②死且不避
C.①乃假所善王将军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①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
②海运则徙于南冥
小题3:下面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香识见过人,品行高洁的一组是(?)
①能辨别士大夫贤否。
②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
③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
④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
⑤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
⑥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①④⑤
小题4:下列各项对文章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李姬是阳羡陈贞慧的养女,由于深受陈贞慧的影响,也是一个聪明讲义气的豪爽的女中豪杰,她曾经一个晚上就输掉黄金千斤。
B.李姬精通音乐,尤其擅长琵琶词的演唱,但她从不轻易演唱,在与候生分别时演唱后,她就表示再也不唱琵琶词了,以致于开府田仰力邀她来府中一唱,但遭到李姬的拒绝。
C.阮大铖遭到时人的非议后,就直接去找当时的才子侯方域,要侯方域出面给他解围,侯方域只好去寻求王将军帮忙。
D.从李姬对侯方域的言行中,可以看出李姬虽然出身不是很高贵,但她是一个忠于爱情,不为权势所折,深明大义的女子。
小题5:根据原文内容,翻译下列句子(10分)
①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5分)
②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