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不远处在燃放着爆竹,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散满了_________的火药香。
②台湾决定__________从菲律宾引进劳工,何时取消这一制裁要看菲方的态度和做法。
③美国多次插手台湾问题,这是对我国内政的粗暴__________,受到我国的强烈谴责。
A.幽微中止干涉
B.细微中止干预
C.幽微终止干预
D.细微终止干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幽微:(声音、气味等)微弱;细微:细小,微小。中止:(做事)中途停止,使中途停止;终止:结束,停止。千涉:过问或制止,多指不应该管硬管;干预:过问(别人的事)
点评:近义词往往考查其感情色彩,适用对象,词义大小等,做这类题要注意近词中的不同语素,并用其组词,然后发现其不同之处。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人间有味是清欢”,当一个人可以?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一个人在路边的石头里看出了比钻石更引人的滋味……这就是“清欢”。清欢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对生活的无求,是它不讲究物质的条件。“清欢”的境界很高,它不同于李白的“?”那样的自我放逐;也不同于杜甫的“?”这样心事悲痛。
A.品味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B.品味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C.品位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英雄有时亦如此,邂逅岂即非良图
D.品位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英雄有时亦如此,邂逅岂即非良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题中,“品味”是多义词,其意思一是尝试滋味;一是是仔细体会,玩味;还指品质和风味、格调和趣味。“品位”泛指人和事物的品质、水平。题中第一道横线应取“品味”的第一个义项。第二道横线处所填诗句应同文中的“清欢”一致,但“人生在世……”一句更适合“自我放逐”、“清欢”的情景;“人生得意……”一句表达的是一种及时行乐的态度,不符语境。“人生有情……”一句更符合“心事悲痛”,符合“清欢”的情景。“英雄有时……”一句表现诗人心有高志,不符此种语境。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游:游学
B.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征:征服
C.上下肃然,称为政理政理:政治清明
D.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发:启动、发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实词词义理解。A、C、D句将加点字词义代入,与文理相合。而B中“征”应为“证据”义。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2013·高考北京卷)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________创作而成的。
(2)一辆运载盐酸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侧翻事故,交通、消防等部门的人员迅速赶赴出事现场,并做出了紧急________。
(3)保险丝是电路安全的报警器。当电路里的电流超过允许值时,保险丝就会________,从而切断电源,保障线路和电器的安全。
A.原形 处置 融化
B.原型处治融化
C.原型处置熔化
D.原形处治熔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原型”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含贬义)。用于“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应用“原型”。“处置”指处理、发落、惩治;“处治”指处分、惩治。用于交通事故,应用“处置”。“熔化”指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变为液体;“融化”指(冰、雪等)变成水。用于“保险丝”,应用“熔化”。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绘事后素 ②子路从而后
B.①由也兼人,故退之 ②陈亢退而喜曰
C.①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②贤贤易色
D.①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②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A.时间副词,然后、接下来;不是特殊用法; B.使动用法;就,然后; C.两个都不是特殊用法; D.两个“远”字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点评:对于词类活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是相对简单的,一般学生都能判断出来。就是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和名词活用为状语学生不好区分,如果该词后面跟的是名词,那么这个词就是活用作动词,如果后面跟的是动词,那就是活用作状语。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