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我国遗传学家谈家桢的一个学生,既勤奋又聪慧,很快脱颖而出,发表的论文在学界引起震动。人们议论纷纷,谈家祯却高兴地说:“如果学生始终停留在老师的水平上,那是教育的失败。我的愿望就是要求学生超过我。”谈家祯的老师——美国著名学者摩尔根看到那个学生的论文后,立刻写信给谈家祯:“我终于又一次看到了一个年轻的中国人超过了我,也超过了你。特别使我骄傲的是,你亲自培养的学生超过了你。”
根据这则材料,以“贵在超越”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明明是根据题目规定的话题进行写作,全篇却不提及话题,也不涉及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是为“形遁神在”法。运用“形循神在”法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库存丰富,即使不利用题目的材料,也有足够的材料满足写作的需求;二是思维灵活,或懂得换一种表述提出中心话题,或善于换一个角度立意。
运用“形遁神在”法,先想想看有没有与原材料同质的事例,如果有,再想一想如何换一种说法或换一个角度立意。就这道题而言,可以从科学家为学生超过自己而高兴的角度立论:“超越自我——人生的胜境。”然后举一个相类似的例子:1955年,厦门大学的年轻毕业生陈景润,在精读华罗庚《堆垒素数论》的过程中,发现其中的“它科问题”存在着错误。陈景润经过反复验算,确信自己的判断准确无误。于是他写了一篇有关论文,并附上一封信给华罗庚,信中说“明星上落下的微尘,我愿帮你拭去”。华罗庚在全国第一次数学学术讨论会上,亲自宣读了陈景论的论文。华罗庚这么做不正是“超越自我”的表现吗?由此说去,不就是“形遁神在”吗?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 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是一首很有意蕴的诗。从这首诗中,有人读出了美好的事物就在身边,不能没有发现的眼睛;有人读出了若没有追寻的过程,也许永远学不会珍惜;还有人读出了任何一种成功都并非偶然,除了努力,还需要有时间的积累……
请根据你读这首诗的体会,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用美的眼光去发现美
这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罗丹
一堆本来可以造就成不朽的艺术品的树根,被木匠认为“没用”而抛弃了。木匠上山,选的是“可用”之材,要么作柱,要么作栋,再不当用,也要作椽。这堆奇形怪状的树根做得了这些吗?做不了。难怪木匠要叹息“没用”而离它们远去。
作为木匠,他衡量木头是否有用的标准就是“实用”。其实,只要我们把视野稍微扩大一些,便可发现,像木匠这样用“实用”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的人还不在少数。找对象首先看他(她)家是否有钱,评判学生首先看他的考试分数多少,结交朋友首先看他(她)是否有利用价值……市场经济体制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人们形成了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观念。
我们是唯物主义者。我们承认人要生存,首先要解决衣食住行方面的问题。讲究一点实用,追求一点功利,本也无可厚非。但我们的目光不能只盯在“实用”和“功利”上。人为万物之灵,理应有除物欲之外的更高层次的追求。除了“实用”的眼光外,我们还要有审美的眼光。
用审美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可以发现许多美的东西,可以造就许多可造之才。根雕艺术家用审美的眼光发现了树根身上的美,把它们雕刻成了非常有价值的艺术品;钟子期用审美的耳朵听出了俞伯牙演奏的乐曲中的美,两人成了“高山流水”的知音;蔡元培用审美的眼光发现了行伍出身的沈从文文才的美,使沈从文成了北大著名的教授。
一堆树根在根雕艺术家的手里成了有价值的艺术品,一匹平常的马在伯乐眼里成了千里马,一块石头在天文学家眼里成了陨石,这一切都因为发现者用的是“审美”的眼光,而不是世俗的“实用”的眼光。
给我,给我一双审美的“慧眼”吧!为了奇形怪状的树根不被抛弃,为了千里马不“骈死于奴隶人之手”,为了这世界上的美不再被埋没。
本题解析: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此素材摘自《禅诗》三百首高僧篇,是一首用寻春咏梅来譬喻悟到本来面目的绝佳禅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首两句描绘诗人尽日寻春,踏破芒鞋,入岭穿云,但却一直找不到春天的踪迹。多少禅修之人为了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不辞辛苦,苦苦寻觅而不可得,春天到底在哪里?“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诗人寻春不得,兴尽而归,哪知道笑拈梅花而嗅,才发现春在枝头,已经昂然十分了----春天竟在自家的门庭内!诸佛所证悟的真如法身原来人人具足,不假外求,本自无缺,可是又有多少人会得呢?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70分)
园林工人在移植大树时,往往都要刨掉侧根,还要剪去大部分的枝叶。有人说,你们真舍得这样做呀!让大树原封不动地"搬家"不更好吗?
要求:(1)角度自选;(2)立意自定; (3)题目自拟; (4)不得抄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篇作文是材料作文,关键句是“你们真舍得这样做呀!”, 舍与得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有舍有就有得,移树舍去即:“刨掉侧根,还要剪去大部分的枝叶”,只有懂得舍,人生才能开出绚丽的花朵。参见2011年福建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英国,小动物们有一个国家叫神密岛。神密岛里是无边的大森林,一望无际的绿地,开满了不知名的小黄花,森林的尽头是宏伟的大教堂。早晨,一只小兔瑞贝特去上学,很久才能见到一只小动物,森林里安静得出奇。它遇到了小马波尼,小兔问:“森林里有大灰狼吗?”小马说:“没见过。”小兔又见到了小狗道哥,小兔问:“森林里有大灰狼吗?”小狗说:“没见过。” 当小兔走近大教堂时,它放下心来。教堂里有美丽的风琴,还有好吃的小点心呢。瑞贝特心想:“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大灰狼。”教堂边小动物欢蹦乱跳,像过节似的。一个带头巾的老婆婆笑咪咪地走过来,手里拿了一根红红的胡萝卜。小兔刚要接过胡萝卜,突然,看见老婆婆的裙子下面有一条尾巴。小兔笑着说“我吃饱了”就蹦蹦跳跳地跑走了。气得狼外婆嗷嗷叫……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大灰狼随时随地都可能存在。我们决不能为表象所迷惑而放松警惕。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社会太复杂,被骗,被伤,被杀害的事情屡屡发生。如短信诈骗,银行卡诈骗,伪装可怜之人诈骗,等等。黑龙江桦南县一17岁少女因好心送孕妇回家却惨遭奸杀,北京男子停车起争执,当街怒摔女婴致死……虽说防不胜防,但只要人们强化防范意识,总会减少悲剧的发生。另外,也可以从大灰狼和小马、小狗角度立意,不做害人的大灰狼;也不做放松警惕的小马、小狗……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作文(60分)
“思悟网”论坛,主题:关于“未知”。
甲: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未知——未知的人、领域,未知的前程、命运……它们陌生神秘,莫测难解。明天,永远是未知的。
乙:昨天,有些东西也同样“未知”啊。“未知”,不等于“无知”,也不等于“不可知”。
丙:是的,“未知”二字,总令人充满好奇与期待。
丁:我恐惧“未知”。
戊:让我们将“未知”变为“已知”!
己:所有东西,一定要“知道”才有意思吗?
……
你对“未知”有着怎样的体验与感悟?请以此为内容,写一篇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参考北京2010年高考阅卷标准执行。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