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①一人臆倡,众万以附?②劳辱以终,吾分然也 ③如其未也,焉用为是以益恶?④潦溢伤禾,岁率以空 A.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B.①③不同,②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④不同,②③相同 |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木假山记 【宋】苏洵
(1)木之生,或孽①而殇,或拱②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汾③,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2)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3)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峭,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④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注】①孽(niè):树木的嫩芽。②拱(gǒng):指树有两手合围那般粗细。③ 汾(fén):水边。④岌(ií)然:高耸的样子。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孽而殇,或拱而夭夭:死亡、夭折
B.而其激射啮食之余啮:啃、吃
C.而荒江之汾,如此者几何几何:时间短暂
D.岌然决无阿附意阿附:逢迎、依附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幸而为风之所拔若属皆且为所虏
B.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C.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求人可使报秦者
D.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以“木假山记”为题,借欣赏木假山,抒发感慨,阐述事理。
B.树木遭受斧伐、风拔、水漂之后而成为木假山,是不幸中的大幸。
C.作者对木假山的“爱”与“敬”,不是因其外形像山,而是心有所感。
D.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叙议结合,使文章显得厚重,耐人寻味。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⑴ 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4分)
⑵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4分)
⑶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4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堆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刽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
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
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王曰:“恳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辂石城为锋,齐岱为愕,包以四夷,襄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先,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嗅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乏。”
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官三月,剑士皆服毙其处也。(选自《庄子·说剑》,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 ?谋:为……谋划。 ?
B.请治剑服? ?治:备办。 ?
C.庄子人殿门不趋? ?趋:小步快走。 ?
D.王乃校剑士七日? ?校:使……较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日夜相击于前/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甚矣,汝之不惠
C.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D.太子乃与见王/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3.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称之为“天下无敌”。 ?
B.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 ?
C.庄子锐,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而不是庶人之剑。 ?
D.《说剑》这篇文章,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争斗,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
?
(2)赵圉何求而不得也!?
?
5.庄子所说的“剑”,实际上是对好勇斗狠的“匹夫之勇”的讽刺和批评,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所谓“勇敢”的人,你对他们是怎样看待的?请谈一谈。(200字左右)
?
4、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宝婺生传
(清)陆次云
宝婺①生,忘其名。顺治初,我师②破金华,宝婺生夫妇相散失。生卧积尸中,得免死。妇行不知所向,为健儿③所获。无何,健儿移师驻华亭。生觅耗于华亭,不可得。困乏无聊,坐叹于旅馆之侧。旅馆主人鉴其貌,怜而问之。生告以故,主人曰:“若识字乎?”曰:“识。”“习会计乎?”曰:“习。”主人曰:“盍留我馆中,勷④若事而徐访尔妻,可乎?”生曰:“得如是,诚幸甚。”生入馆,悉代主人劳。主人逸甚,而业加盛,利倍入。主人有女,欲妻之,而未发也。
一日者,旭始旦,一人急遽趋而来,至馆饭;饭毕,酬值,急遽趋而去。生视其有所遗,启之。灿然白镪⑤五十金也。以告主人,俟其返。日亭午,其人复急遽趋而来,汗渍衣,息喘喘,详视几地,茫然也。生问之,曰:“觅遗金。”生曰:“遗几何?”曰:“金五十。”生曰:“何用乎?”曰:“持向营中往娶妇,失之矣,将奈何?”生曰:“金固在,还之于子,无苦也。”即出金,其人受金拜谢去。越数日,失金者持二柬云:“蒙子还金,事谐矣。某日当婚,此婚君所赐也,敬请主人与君饮卮酒。”生固辞。主人曰:“吾勿暇,而尔不可却也。”
生秉主人之命至期往往见失金者之家乃亦一善族也日未晡⑥生闲步溪头遥见一叶扁舟半篙春水中有翠袖云鬟之人掩袖而坐云载新妇至。生偶举目视妇,俨然故妻也;妇偶举目视生,俨然故夫也。于是生一恸而偃于碧草之上,妇一恸而伏于孤篷之中。舟及门,促妇起,不能起也。问其故。曰:“适见一人如故夫,故伤悼欲绝耳。”问其人何若,妇言其仪表衣冠,宛然生也。娶妇者急觅生,见生悲卧不能起,问其故,不肯言。固问之,曰:“适见一人……”语未毕,哽咽不能续。娶妇者憬然⑦曰:“我知之,是妇即君妇也。君既得金,君之金矣。还金而赎妇,是天命我代君以完其偶也。君无悲,吾感君义,敢不以此为报乎?”生难之,娶妇者请其主人以为主。主人曰:“还金者,义士也;还妇者,义不在还金下。娶妇而失妇,不可也。吾有女,当妻还妇者;所娶妇。当返还金者。”闻者成以为善而两从之。更推主人之义,与二义士相鼎立。
(选自《虞初新志》卷九)
【注】①宝婺:浙江金华府的别称。②我师:指清军。③健儿:指清兵。④勷:同“襄”,相助。⑤白镪:白银。⑥晡:申时。即下午三时至五时。⑦憬然:醒悟的样子。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觅耗于华亭耗:音信、消息
B.困乏无聊无聊:精神空虚
C.盍留我馆中盍:何不
D.生难之难:感到为难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勷若事而徐访尔妻②娶妇而失妇,不可也
B.①何用乎②问其人何若
C.①坐叹于旅馆之侧②金固在,还之于子
D.①生偶举目视妇,俨然故妻也②促妇起,不能起也
小题3: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义举”的一组是(?)(3分)
①主人有女,欲妻之?②以告主人,俟其返?③还之于子
④敬请主人与君饮卮酒?⑤敢不以此为报乎?⑥吾有女,当妻还妇者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宝婺生在战乱中与妻子离散,一个旅店的主人收留了他。宝婺生为旅店的主人尽心操劳,店里生意越来越红火。
B.有个客人在旅店里吃早饭,匆忙中将五十两银子遗落在旅店里,宝婺生发现了银子,等那客人再次回来时如数奉还。
C.宝婺生如约参加失金客人的婚礼,发现新娘真像自己的妻子,新娘也认出了自己原来的丈夫,悲痛欲绝,不肯举行婚礼。
D.本文以宝婺生夫妇破镜重圆的故事为线索,赞美了宝婺生、店主、失金客人这三个普通人的美好情操和道义精神。
小题5: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生 秉 主 人 之 命 至 期 往 往 见 失 金 者 之 家 乃 亦 一 善 族 也 日 未 晡 生 闲 步 溪 头 遥 见 一 叶 扁 舟 半 篙 春 水 中 有 翠 袖 云 鬟 之 人 掩 袖 而 坐 云 载 新 妇 至。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妇行不知所向,为健儿所获。(3分)
?
②吾勿暇,尔不可却也。(3分)
?
5、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