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3-15 23:44:59 【

1、阅读题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高老太爷病倒了。陈姨太和克明三兄弟便借助迷信,请道士,拜菩萨,祭天,捉鬼。这反而加重了老太爷的病。觉慧将“捉鬼”的人挡在门外,愤怒地责骂了克明和觉新。(《家》)
B.刘备封关羽为五虎将之首,令关羽攻打樊城。关羽按照孔明联吴抗曹的策略,答应了孙权派来的求婚使者,然后让大军驻守荆州,自己带领兵马进攻襄阳,与曹仁大战,首战告捷。(《三国演义》)
C.宝玉挨打,宝钗送来了丸药,软语劝慰“我们看着,心里也疼”,竟让宝玉暂时忘记了疼痛。宝钗走后,黛玉来看他,万般言语无从说出,只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表达了胸中无限丘壑。(《红楼梦》)
D.查理背信弃义,欧也妮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刺激。她答应嫁给公证人的儿子,初级裁判所所长特·篷风,但只做形式上的夫妻。她可以把钱给他,而情感上则要让她自由。 (《欧也妮·葛朗台》)

E,在广场上,加西莫多接受鞭刑后,群众又向他扔石子,他惊恐地发现克洛德穿过人群,但那神父并没有留意到正在受刑的加西莫多。加西莫多为没有牵连到神父而感到高兴。(《巴黎圣母院》)
小题2: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阅读下面《复活》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你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玛丝洛娃继续说,迫不及待地把一肚子怨气都发泄出来。“你今世利用我作乐,来世还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我讨厌你,讨厌你那副眼镜,讨厌你这个又肥又丑的嘴脸。走,你给我走!”她霍地站起来,嚷道。
(《复活》第四十八章)
什么事使得玛丝洛娃如此气愤?下一次与聂赫留朵夫见面时,玛丝洛娃有何改变??
(2)阅读下面《子夜》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他用了又快又清晰像铁块似的声调说道:“我们先要站定了自己的脚跟!可是我们好比打仗,前后会有敌人:……总得先打败了身前身后的敌人,然后我们的脚跟站得稳!我们那八个厂一定得赶快整顿:管理上要严密,要换进一批精明能干的职员去,要严禁糟蹋材料,要裁掉一批冗员,开除一批不好的工人!”
(《子夜》第十二章)
说话的人是谁?腹背受敌的他,除了裁员去冗,还要应对哪两方面的难题?
选第(? )题:
小题3: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
(1)上述文字着重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交往”原则?
(2)结合上述话语,具体阐述孔子“交往观”的要求。


参考答案:
小题1:BE
小题1:(1) 聂赫留朵夫请求玛丝洛娃宽恕他,并提出想和她结婚。(2分)玛心平气和求聂不再管她,(1分)答应去医院做事,表示不再喝酒。(2分)
(2) 吴荪甫(1分)一方面,他需要化解镇压裕华丝厂的罢工.维持正常运作;(2分)另一方面,他需要在公债市场上,打败赵伯韬,打破经济封锁。(2分)
小题1:(1)“适中(度)”交往。
(2)首先,交往的对象要有选择,当以“仁”为标准;其次,交往过程中要保持自我(主体)的独立性(“矝而不争”),坚持原则,不能放弃自我意志而依附于人(“人之过也,各于其党”);第三,交往既要诚实(“忠告”“善道”),又要适度(“不可则止”),避免自讨没趣。


本题解析:
小题1:B项:关羽放弃了孔明联吴抗曹的策略,粗暴地拒绝了孙权派来的求婚使者,然后留少数人守荆州,自己带领兵马进攻襄阳。 E项:他高兴地发现克洛德穿过人群,但那神父却拨转方向走回头路,仿佛担心加西莫多会向他提出难堪的要求。加西莫多几近绝望。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分
小题1: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与掌握,(1) 是《复活》的片段,考查人物的心理变化。(2)是《子夜》选段,此时的吴荪甫一方面,他需要化解镇压裕华丝厂的罢工,另一方面,他需要在公债市场上,打败赵伯韬,打破经济封锁。
小题1:此题考查对文段观点的理解,孔子的“交往观”涉及交往的对象、交往过程、交往要诚实等。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当多数缺少天赋的人将自己的阅读能力很快就只用来读报上的新闻或事业版时,少数人仍然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因为它们古时候都曾经是富有魔力的符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阅读的过程,就应该是一个不断生疑、不断思考、不断探究的过程。当然,提出问题很难,解决问题更难,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B.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却是相反,缘故是第二种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C.格里高尔接着又朝窗口望去,那阴暗的天气——人们听得见雨点敲打在窗格子铁皮上的声音——使他的心情变得十分忧郁
D.孟子,鲁国邹人(现山东省邹县),为子思(孔子孙孔伋)的弟子(一说是再传弟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括用使用有误。第一个括号应置于“邹”后。)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①,故退之。”       (《论语》)
【注】
(1)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一字季路,孔子弟子,比孔子小九岁。
(2)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孔子弟子。
⑶兼人:好勇过人。
【乙】
复旦大学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钱文忠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文中提出了“惩戒”教育观,认为父母、师长等以爱的名义不断向孩子“让步”,其实是毁了他们的未来;教育向社会的不断“让步”,则会毁了国家的未来。
【小题1】 在教育过程中孔子对学生有怎样的要求?甲文体现孔子怎样的教育方法?请分析。(6分)                                                
【小题2】对甲、乙两段文字提出的教育观,你更赞同哪一种?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由(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要求:不退缩,不过度冒进,进退适中;②教育方法:这段文字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子路和冉有同样问“闻斯行诸”,孔子却作了不同的回答。由于子路性勇敢前,做事有时不免轻率,所以孔子要他在听到一件该做的事时最好向父兄请教后才去做。而冉有则由于个性谦退,遇事往往畏缩,因此孔子要他在听到一件该做的事后立刻去做。孔子这样以一进一退来适性教育弟子,便能使他们避免过与不及的毛病了
【小题2】
示例1:
赞同孔子的教育观。甲文中孔子针对子路和冉有的不同性格采取或劝止或鼓励的不同教育方式,这是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这种做法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个性,发挥孩子的特长,可以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这种科学的、有效的因材施教之法。
示例2:
赞同乙文中钱文忠教授提出的“惩戒”教育观。家长、教师出于各种原因一味对孩子、学生宽容、迁就、忍让,这种现象正呈蔓延趋势而影响教育和整个社会,这种做法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长才,影响他们以后的生活质量,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适当合理的惩戒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有效手段。


本题解析:
【小题1】几个文段的大意:子路问道:“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孔子说:“父亲和兄长还活着,怎么可以(不先请教他们)听到了就去做呢?” 
冉有问道:“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孔子说:“听到了应该立刻就去做。” 
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时,您回答‘还有父兄在,怎么可以听到了立刻就去做?’冉有问‘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时,您回答‘听到了应该立刻就去做’。我感到迷惑,我大胆地请问这是什么缘故呢?”孔子说:“冉求畏缩不前,所以我鼓励他进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提醒他退让些。” 由此可见,孔子对不同性格的人的教育方式是不相同,体现了其因材施教的特点。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这是一个开放题,孔子和钱文忠教授的教育观点都有道理,解答时首先要亮明观点,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其次要结合自身实际来谈。就本题来看,赞同钱文忠的观点更好谈一些,因为当今社会“赏识教育”有过头之嫌。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三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3分)
日前惠顾贵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我是本省广播学院新闻专业2013届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表达能力强。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可以与我洽谈。
⑴将?改为?;?⑵将?改为?
⑶将?改为?


参考答案:(3分)⑴“惠顾”改为“浏览”;⑵ “可以”改为“请”;⑶“洽谈”改为“联系”


本题解析:此类题要在整体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着具体的语境,从内容,句式等方面去分析判断。“惠顾”是用来欢迎别人的客气语;故用浏览好些;“可以”用词不当,要用礼貌用语,如“请”;“洽谈”用词不当,一般是指业务联系,这里是应聘,所以用联系好些。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