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3-15 23:46:03 【

1、其他题  (1)张若虚是唐代有名的“_________”之一,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齐名。代表作为《春江花月夜》。
(2)_________,_________。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3)_________,_________。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参考答案:(1)吴中四士 贺知章 张旭 包融
(2)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3)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在下面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内容。(共8分,任选4题)
小题1: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小题2: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小题3: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小题4: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小题5: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参考答案:
小题1: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小题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小题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小题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小题5: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本题解析:要答好此类题,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只有弄懂意思才有利于记住字形,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写错的字,要加倍注意;同时注意不添减文字。本题的重点字如:姥、掩、酹、惘然等。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孟子·梁惠王下》选段,完成后面题目。(5分)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①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②,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③厥志?’一人衡行④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诗》云:引自《诗经·大雅·皇矣》,是一首歌颂周先祖功业的诗歌。②莒:国名。③越:违背。④衡行:指作乱。衡,通“横”。
【小题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小题2】分析上面选段,联系孟子说的“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这句话,说说孟子关于勇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
(1)如今大王如果也做到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老百姓就会唯恐大王不喜好勇了。
(2)孟子认为勇有大勇与小勇之分,小勇指的是好勇斗狠,是匹夫之勇,会使父母受到伤害;大勇指的是当国家安全、百姓利益受到伤害之时挺身而出的正义之勇,它可以使百姓得到安生。孟子提倡大勇,反对小勇。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文言文语意理解和概括内容要点题,其前提是正确翻译文段和理解重要概念“好勇斗狠”的含义。
译文:宣王说:“先生的话可真高深呀!不过,我有个毛病,就是逞强好勇。”
孟子说:“那就请大王不要好小勇。有的人动辄按剑瞪眼说:‘他怎么敢抵挡我呢?’这其实只是匹夫之勇,只能与个把人较量。大王请不要喜好这样的匹夫之勇!
“《诗经》说:‘文王义愤激昂,发令调兵遣将,把侵略莒国的敌军阻挡,增添了周国的吉祥,不辜负天下百姓的期望。’这是周文王的勇。周文王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
“《尚书》说:‘上天降生了老百姓,又替他们降生了君王,降生了师表,这些君王和师表的唯一责任,就是帮助上帝来爱护老百姓。所以,天下四方的有罪者和无罪者,都由我来负责,普天之下,何人敢超越上帝的意志呢?’所以,只要有一人在天下横行霸道,周武王便感到羞耻。这是周武王的勇。周武王也是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如今大王如果也做到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那么,老百姓就会唯恐大王不喜好勇了啊。”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个题)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______________,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______________,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____,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参考答案:(1)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2)野芳发而幽香 水落而石出者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猿猱欲度愁攀援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作为生物的社会》,回答下面问题:
1.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是如何论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本文关于生物社会行为的论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这篇科普文章具有散文化的倾向,可以看作是一篇科学随笔。本文虽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论文,没有罗列森严的论点论据,但还是具有独特的论证方法的。首先,作者始终是在与人类行为的对比中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始终认为人类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着共同性;其次,作者在论述中,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其他生物,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做比较分析,肯定群体的智慧,强调社会化的重要性;再次,对生物的社会行为的描述,有详有略,先详后略,以详带略(详昆虫类,略菌类、鱼类、鸟类),这样既抓住了典型事例细致剖析,又丰富了例证,也体现了由现象层面到理论探讨逐步深化的过程。(意对即可)
2.作者论述昆虫、鱼类、鸟类等生物的社会行为,证明它们也有集体协作精神,而且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加,智慧也随之增长,这些都来自他对自然界中社会性生物细心地观察和思考。把这些生物的群体看成是一个庞大的生物体,更是作者的创见。但是要看到,作者谈论生物的社会性,焦点还是在反思人类行为,意在批判传统生物学人类中心主义甚至人类沙文主义的观念,强调人类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识,不然我们就会陷入因为盲目的自我崇拜而带来的种种困境之中。无可否认,作者的论述有其幽默调侃的成分,观点有其牵强偏激之处,但他的视角是独特的,见解是独到的,议论是深刻的,读之给人以理性的启迪和美感的享受。(意对即可)
3.作者在论述中,往往把人类行为与其他生物的社会行为比照映衬来谈,即把人类的行为看作是“生物化”的,把生物的行为看成是拟人化的,这就形成了一种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如说人类“碰碰触角”,说蚂蚁“使用童工”等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作者的这种幽默的语言风格:首先,作者作为人类的一员,却能“降格自贬”,以较低的姿态来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体现出一种自嘲式的幽默;其次,作者作为一个生物学家,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敢于闯别人不敢涉足的禁区,表现出一种智慧上优越的幽默;再次,作者作为通俗栏目的科普作家,要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大众对科学的关注和热爱,也要用幽默的语言化雅为俗,拉近同读者的距离,吸引他们的阅读兴趣。(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