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三)
2019-03-15 23:49:18
【 大 中 小】
1、填空题 请对对子。 (1)上联:滚滚波涛蕴宝藏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海洋乃人类未来粮仓
2、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子行三军,则谁与? A.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风乎舞雩 B.始可与言《诗》已矣子服景伯以告 C.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异乎三子者之撰 D.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不吾知也
|
3、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蒲纬?提纲挈领?急不暇择?周公吐哺 B.决择?世外桃园?重整旗鼓?凭心而论 C?婆娑?再接再厉?弱不禁风?前倨后恭 D.蓊郁?涣然冰释?渊远流长?游目聘怀
4、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内容叙述不正确的两项(?)(5分) A.东汉末年,朝廷内宦官“十常侍”专权,祸国殃民。国舅何进与袁绍谋划剿除宦官,便召集各路人马进京。不料何进谋除宦官的计划泄露,让“十常侍”先发制人,将何进骗进宫后杀害。袁绍与曹操见情势危急,便带人杀进宫去,京城大乱。 B.刘关张结成兄弟后,发誓同生共死,齐心协力,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建立了蜀汉政权。张飞、关羽先后被杀,刘备急于报仇,放弃了联吴抗曹的策略,尽起蜀汉精兵伐吴,不想被吕蒙用计火烧连营,损失惨重,致使蜀汉大伤元气。 C.操获全胜,将所得金宝缎匹。于图书中检出书信一束,皆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左右曰:“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 官渡之战前,因袁绍兵多势强,曹操军中部分谋士和将领惮于袁军威势,与袁绍暗通书信,为自己谋求退路。曹操取胜后,并没有接受左右近臣的建议杀掉这些人,而是烧毁了书信,宽恕了他们。 D.遂大驱士马,尽入谷中。懿忽见草房上尽是干柴,前面魏延已不见了。懿心疑,谓二子曰:“倘有兵截断谷口,如之奈何?”言未已,只听得喊声大震,山上一齐丢下火把来,烧断谷口。
|
诸葛亮经过深思熟虑设下一计,将司马懿诱进上方谷,纵火焚烧。司马懿惊得手足无措,以为必死无疑。不料天降大雨,满谷之火,尽皆浇灭。司马懿大喜得脱。
E.侍婢进汤,懿将口就之,汤流满襟,乃作哽噎之声曰:“吾今衰老病笃,死在旦夕矣。二子不肖,望君教之。君若见大将军,千万看觑二子!”言讫,倒在床上,声嘶气喘。
魏主临终托孤,命司马懿辅佐幼主曹芳。谁知司马懿此时却已病入膏肓,奉曹芳之命前来探望的李胜,见到司马懿行将就木、命在旦夕的病态后如实向曹芳禀告,曹芳只好作罢,另作商议。
5、单选题 下面从修辞方面对语意进行分析,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作者借谢灵运来写自己清高脱俗的情怀。
B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作者从正面和侧面来写雪景,侧面描写的句子又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
C 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上句有词语缩减现象,翻译时必须补出相应内容才能符合文意,即“夜舂”后补出“谷子”,“疏钟”后补出“声音”。
D 以匡国致君为己任,以安民济物为心期
这句话出现上下文用词不同而意义相同的现象,如“民”和“物”,其实都指代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