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3-15 23:54:57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甲:
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乙: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
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贷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谷阝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夫八谷阝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惟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 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武子赐。”?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夜而出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
B.秦伯说,与郑人签订盟约
C.行李之旺来,共其乏困出使的人携带的物品
D.恃其富宠,以于国骄恣、奢侈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可以免于难,离桓之罪公子往臣不送
B.子贺我故徐公能及君也
C.其宫不备宗器如吾之衰者,能久存乎
D.将吊不暇,何贺有五亩之宅,树以桑
小题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A.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的实力不相上下。
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就马上修筑城池进行防御。
D.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小题4:将下列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叔向所肯定或提倡的作为”的一组是
①无一卒之田?②顺其宪则?③行刑不疚?④修武之德?
⑤有栾武子之贫?⑥忧德之不建
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⑥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叔向诚心希望韩宣子不嫌贫穷并能施行栾武子那样的德行。
B.曾经显赫一时的谷阝昭子及其家族覆灭的根本原因是德行沦丧。
C.叔向以桓子食婪骄横终遭祸殃的事例教育韩宣子应安贫乐道。
D.韩宣子认为是叔向的开导挽救了自己,表示世代铭记他的恩惠。
小题6: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3分)
译文:?
②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5分)
译文:?
③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5分)
译文:?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D
小题5:C
小题6:①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你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的土地呢?
②有什么能让晋国满足的呢?现在它已经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将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
③现在您有如栾武子清贫境况,我认为您能够施行他的德行,所以表示祝贺


本题解析:
小题1: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即文言猜读法。C 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内容大意可知,行李:出使的人。所以选C。
小题2: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A 两个“而”字都是转折连词。B项,上一句的“何”字,表疑问,作“什么”讲;下一句的“何”字,作“怎么”讲,使语句有反诘语气。C项,上一句的“其”字,指示代词,作“那些“讲;下一句的“其”字,语气助词,表示反问语气。D项,上一句的“之”字,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下一句的“之”字,相当兼词“诸”。所以选A。
小题3:此题要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将选项带入原文进行比较做出判断。C “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表述与原文大意不符,原文未说晋国已将城池划给秦国。所以选C。
小题4:解答这类题的思路是,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答题时也可以用排除法,①和⑤说的是状况,②③④⑥全都属于“叔向所肯定或提倡的作为”。所以选D。
小题5: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 表述不正确,由原文内容可知,桓子贪婪骄横,是事实,但他沾了父亲栾武子光,免于难而混过一生。所以选C。
小题6: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越国、以、焉、亡、、陪、宾语前置句“何厌之有”、阙、肆。
参考译文: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正为自己贫穷而忧愁,叔向却向他表示祝贺。宣子说:“我只有正卿的虚名,而没有正卿的财产。没有条件与卿大夫们交往,我为此而忧愁。你向我表示祝贺,这是什么缘故?”
叔向回答:“从前,栾武子边百顷田产也没有,他家里置备不齐那些祭祀用的器皿。但他能发扬美德,笃行法度,使晋国地位超过各诸侯国。各诸侯国亲近晋国,戎、狄也归附晋国,因此晋国安定。栾武子执法没有弊病,而避免受责难。到桓子时,他骄纵自大,奢侈无度,贪欲无餍,干犯法度,任意妄为,借放债而聚敛财物。他本应罹祸遭难,只是依恃其父栾武子的道德影响而终其一生。到怀子时,他一改其父桓子的作法而修飞祖父栾武子的德行。这本可使他免遭灾难,但因受父亲桓子罪孽的牵连,而流亡楚国。那个谷阝昭子,他家的财富抵得上晋国公室财产的一半,他家的子弟在晋国三军将佐中占了半数。他依仗自己富有而骄纵,在国中不可一世。最终,他被杀,尸首在朝堂示众,他的宗族在晋国故都绛被灭门。倘若不是这样,谷阝家八人中有五位大夫三位卿相,那荣耀是够大的了,但一朝被诛灭,竟没有人来哀悼,只因谷阝氏太无德了。
现今,您有如栾武子的清贫境况,我认为您能够施行他的德行,所以表示祝贺。如果不为没有建树德行而忧虑,而为财产不足发愁,表示哀悼都来不及,还有什么可祝贺的呢?”
宣子跪拜,并叩头说:“我韩起在趋近灭亡的时候,靠您的教诲而生存下来。不只我韩起一人承受您的恩德,从我先辈桓叔以下,世代都赞许您的恩德。”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列课外文言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明史·周顺昌传(节选)
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甚。(A)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诸生文震亨、杨延框、王节、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B)民情上闻。旗尉厉声骂曰:“东厂逮人,鼠辈敢尔!”大呼:“囚安在?”手掷锒铛于地,声琅然,众益愤。曰:“始吾以为天子命,(C)东厂耶!”蜂拥大呼,势如山崩,旗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余负重伤,窬垣走。一鹭飞章告变。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漕舟。忠贤大惧。已而一鹭言缚得倡乱者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乱已定,忠贤乃安。(D)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
《明史·纪事本末·魏忠贤乱政》(节选)
士民素德顺昌,闻其逮,不胜冤愤。吴令陈文瑞,顺昌所拔士也。夜半叩户求见,抚床为恸。顺昌曰:“吾固知诏使必至,此特意中事耳。毋效楚囚对泣!”颜色不变,语良久,令请顺昌入治装,举家号恸。顺昌笑曰:“无事乱人怀也!”顾案上有素榜,徐曰:“此龙树庵僧属我书者,我向许之,今日不了,亦一负心事。”乃题“小云栖”三字,后识年月,投笔而起,改囚服,出门。士民拥送者不下数千人。顺昌出赴使署开读,巡抚毛一鹭至署,诸生五六百人,王节、杨廷枢、刘羽仪、文震亨等遮中丞,恳其疏救,一鹭流汗不能出一语。缇骑见议久不决手掷锒铛于地厉声曰东厂逮人鼠辈何敢置喙于是市人颜佩韦等前问曰旨出朝廷乃东厂耶缇骑曰旨不出东厂将谁出众怒閧然而登丛殴缇骑立毙一人诸司不复相顾。
小题1:从下列词里选取恰当的填入《周顺昌传》括号内(8分)
①则②及③乃④与⑤然⑥以
A??B??C??D??
小题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顺昌好为德于乡士民素德顺昌
B.顾案上有素榜诸司不复相顾
C.闻逮者至,众咸愤怒闻其逮,不胜冤愤
D.颜色不变,语良久一鹭流汗不能出一语
小题3:下列加点字与“此龙树庵僧属我书者”中“属”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举酒属客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查明属实
D.属予作文以记之
小题4:给下列句子断句,用“/”表示。(6分)
缇骑见议久不决手掷锒铛于地厉声曰东厂逮人鼠辈何敢置喙于是市人颜佩韦等前问曰旨出朝廷乃东厂耶缇骑曰旨不出东厂将谁出众怒閧然而登丛殴缇骑立毙一人诸司不复相顾。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
吾固知诏使必至,此特意中事耳。毋效楚囚对泣!(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A②B⑥C③D⑤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缇骑见议久不决/手掷锒铛于地/厉声曰/东厂逮人/鼠辈何敢置喙/于是市人颜佩韦等前问曰/旨出朝廷/乃东厂耶/缇骑曰/旨不出东厂将谁出/众怒/閧然而登/丛殴缇骑/立毙一人/诸司不复相顾。
小题1:我本就知道皇帝的特使一定会来,这不过是意料中的事情罢了。我们不要像被押解到晋国的楚囚那样相对而哭吧!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虚词的用法。用填空的方式增加了一些难度,首先要理解哪些虚词表什么,有什么用法。如“以”一般可以做介词,也可做连词。此处用的是介词。
小题1:本题考查实词的一词多义性。如A前为善行,后为感激;B前为回头看 后为照顾 D前为交谈 后为话 ,所以要识记实词的多种意义并理解其在不同语句的具体含义。
小题1:本题考查实词的一词多义性。本题考查嘱的一词多义性。在例句中为嘱托 A为劝酒;B为类;C可翻译为是。
小题1:本题考查断句能力。本段文字中语气词不多,见到“曰”可以加冒号和引号。还可通过虚词 “于”、“乃”等来帮助断句。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首先找出关键字如:固、特、耳,尽量直译,最后整理语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规律。
周顺昌在地方上很做些好事。遇到民众受冤屈压迫以及有关吴县重大利害问题,就向主管官吏陈述,因些地方民众很感戴顺昌。等到听说逮捕他的差役到了,群众都非常气愤,为周公喊冤的充满了道路。到了宣判那天,几万人不约而同地集会到府城来,大家都手持香火替周吏部请命。县学的生员文辱亨、杨廷枢、王节、刘羽翰等求见巡抚毛一鹭和巡按御史徐吉,要求他们将群众的意见上报朝廷。一个旗尉恶声恶气地说:“东厂捕人,这些小子们竟敢这样捣乱!”大声叫嚷:“犯人在哪儿?”于是把铁锁往地上一扔,哗啦啦地作响。群众一看,更气愤了,一齐说道:“起初我们还以为是皇帝的命令呢,原来是东厂啊!”大伙儿一拥上前,愤怒地高呼,形势紧张严重。旗尉们吓得东逃西窜,群众就跟着追打,结果打死一个旗尉,其余的带着伤跳墙跑了。巡抚毛一鹭发出紧急文书向朝廷报告这次事变。东厂的特务诬蔑苏州人民都反了,企图截断水道,抢劫水运船只。宦官魏忠贤非常害怕。过了些时候,毛一鹭说逮捕了带头闹事的人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变乱平定了,魏忠贤才放了心。不过从这次事变以后,东厂的缇骑们就不敢再出京城了。
百姓向来感激顺昌,听说他被逮捕,替他感到非常冤屈又愤恨。苏州县令陈文瑞,是顺昌提拔的士子。他半夜敲门求见,(见到顺昌后)手按床榻为他感到极其悲痛。顺昌说:“我本就知道皇帝的特使一定会来,这不过是意料中的事情罢了。我们不要像被押解到晋国的楚囚那样相对而哭吧(“楚囚对泣”此处意为悲观发愁)!”他神色不变。两人说了许久之后,陈文瑞请顺昌进屋打点行装,全家人一起悲哭起来。顺昌笑着说:“没必要搅乱人的情绪啊!”回头看到书案上有一块没有刻字的匾额,慢慢地说:“这是龙树庵的和尚嘱咐我写得,我从前答应了他,今天不写完的话,也就变成一件背弃情谊的事情了。”于是写下“小云栖”三个字,后面又标记年月,放下笔站起身,换上囚服出门而去。百姓簇拥送行的不下几千人。顺昌前往使馆准备听特使宣读皇帝的诏书,巡抚毛一鹭来到使馆,儒生到场的有五六百人,王节、扬廷枢、刘羽仪、文震亭等人拦住毛一鹭,恳请他上疏救顺昌,毛一鹭直冒汗一句话也说不出。缇骑看议罪之事久久不下决断,就一手把铁锁链扔在地上,厉声说:“东厂要抓人,哪有你们这些鼠辈插嘴说话的份!”于是市民颜佩韦等人上前质问:“旨谕应该出自朝廷,怎么竟出自东厂了吗?”缇骑说:“旨谕不从东厂出,还能从哪里出?”众人愤怒,大闹着踩踢缇骑,当下就打死其中一个,各官员也不能彼此照应。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选出下列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
A.左师触龙见太后——愿:希望
B.夫晋,何之有——厌:满足
C.赵王之子孙者——侯:诸侯
D.能面寡人之过者——刺:指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字词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的一项是
[?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而乃手共搏之
A.愿得将军之首献秦
B.使工药淬之
C.故荆轲逐秦王
D.箕踞骂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