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笑话对旧中国办事推诿、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当事诸公”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广为流传。
B.当理财产品的宣传把这一系列事实用一些美丽、高深同时具有说服力和煽动性的词语包装之后,一个投资陷阱就算是炼成了,但投资者仍然不绝如缕,“义”无反顾。
C.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D.马,在伴随着人类文明几千年后,终于在近百年中退出了舞台。一种马上骑兵无法对付的武器诞生了,随之而来的热兵器时代使人类前进的轨迹彻底改弦更张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想入非非”指的是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也可以用,理解为“一般人的力达不到的玄妙境界”。
“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
“不绝如缕”的意思有三种:情势危急或继承人稀少或声音时断时续;
“改弦更张”是比喻改变措施,与句意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2、改错题 请指出下列语段中应用不得体的词语,并改正。
? 学生会对学校食堂食品卫生情况进行了取证调查,写出了调查报告,提出了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的建议,并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1) 应用不得体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应用不得体的词语是:取证,责成。
(2)改正:进行了取样(或抽样)调查;提请(请求)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中成语(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2004年初春的神洲大地,阳光明媚,全国人民喜气洋洋地沉浸在一个特殊的春天里,谁也不曾想到,高致病性禽流感已在各地蔓延。
B.他这样做自认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C.失学儿童无助的眼神深深地打动了这位海外华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他当即决定损赠200万元人民币帮助这个地区的贫困孩子入学。
D.她的歌声能与专业歌手媲美,音色清脆甜美,音域清纯厚重,悦耳动听,听人振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9月11日,美国国内班机遭恐怖分子劫持,撞毁了纽约世贸中心,罹难者达数千人,真是祸起萧墙。
B.然而十分有趣的是,子贡提问题的方式却是非常学究式的,往往一个问题套着一个问题,穷追猛打,有点不见黄河不死心的味道,比如"何如斯可谓之士?"从上、中、下一直问到"今之从政者",可谓理论联系实际,打破沙锅问到底。
C.清代洪亮吉就曾明确提出过控制人口的主张,这在当时确实是空谷足音,有先见之明。
D.天呈笔下的作品构思巧妙、机智幽默,嬉笑怒骂之余把新闻事实诠释得鞭辟入里,简要精当,让人回味无穷。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A祸起萧墙:比喻内部争端。不合题意。B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C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的音信、言论或来访。D鞭辟pì入里: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如:鲁迅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和帝国主义的殖民文化,进行了气魄雄伟、~的总结性的批判。)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划线词语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
A.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