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3-16 00:29:32 【

1、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分) (    )
A.幼稚盈室
B.孟学士之词宗
C.不知其几千里
D.至于成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回答此题,需要结合选项中的具体词语加以分析、排查。C,同指千里距离;A,古义:小孩子,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B,古义: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今义:常用来指学位;D,古义:一直到,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会徽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着青少年朋友在中运会上充满激情、满怀希望、实现梦想。
①会徽还将“十”和“中”巧妙地融入其中?②色彩上采用红、绿、蓝三种颜色?
③指出本届运动会的特征?④体现了本届运动会“阳光运动”的主题?⑤犹如一个在奔跑或舞动的阳光少年?⑥仔细看又有一个变形的汉字“长”,点明运动会的地点
A.④②⑥①⑤③
B.④③⑥②①⑤
C.⑤④⑥①③②     
D.⑤③②①④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语意,④⑤两句都可作第一句,根据“阳光少年”“阳光运动”的衔接,⑤句作第一句,④句作第二句;根据关联词“又”,把⑥句排在第三句;根据关联词“还”,把①句排在第四句;③句是解释①句的,紧排在①句的后面;②句排最后,和“激情、希望、梦想”相照应,所以正确顺序是⑤④⑥①③②。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根据漫画内容及文字说明,按要求答题。(6分)

说明:新学期开学,中小学生们背着书包走进学堂。调查发现,不少中小学生沉重的书包中充塞着各种各样的教辅书……
小题1:请给这幅漫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2分)
小题2:针对漫画内容写一段警示性话语(不超过60个字):?(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标题:这么小就练“举重”(其他答案只要能涵盖漫画内容,符合漫画拟题特点亦可。2分)
小题2:警示性话语(结合画面内容2分,提出警示2分):
示例一:孩子的肩膀稚嫩,还扛不起如此沉重的“教辅”;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少给他们添加人为的“重担”。
示例二:为学生“减负”,要落实到实处;如此繁多的教辅资料,不仅压垮了学生的躯体,也让“减负”变成了“增压”。


本题解析:拟标题时,应根据孩子的年龄,教辅资料的沉重压力,大人的举重等内容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概括,要体现出其启发及警示意义。警示性话语,要结合着漫画里孩子教辅资料过多过重的特点,从为孩子“减负”,为孩子身心健康的角度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某同学在一次讨论会上的发言摘要,有两处用语不得体,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刚才老师的一番话真是金玉良言,使我深受教育。我们是跨世纪的青年人,祖国建设的重任将落在我们肩上。像老师这样快要退体的长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难道我们倒可以对学习不负责任?我殷切期望平时抄作业,考试作弊的同学赶快改正错误,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参考答案:
(1)略尽绵薄——不遗余力
(2)殷切期望——衷心希望


本题解析:“略尽绵薄”是谦辞,应改为敬辞“不遗余力”。“ 殷切期望”不合语境,可改为“衷心希望”。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关于“感恩教育”的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近年来,不少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都要求学生给父母洗一次脚。这引发了有关人士的质疑:??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知恩图报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年龄以及生理与心理的差异和特点,只是简单地采取?,恐怕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且涉及到很多方面,它需要?


参考答案:(5分)(1)难道感恩就只是给父母洗脚吗(2) 学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3)“一刀切”的模式(4)反而会试学生产生抵触情绪(5)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本题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应认真阅读文段,从横线的上下文中找到答案。本题中,横线(1)的上文是“给父母洗脚引发了有关人士的质疑”,因此此处应填入质疑的问题,这问题不该是给父母洗脚对不对的问题,而应该是:感恩的方法是不是只有洗脚这一种方式?横线(2)的上文讲知恩图报,根据其下文,此处应填入什么“无疑是正确的”,于是可知此处应填入对学校进行感恩教育加以肯定的句子,比如“学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之类。根据第(3)道横线的上文,此处应填入与“简单地采取”相应的语句,比如“千篇一律式的教育方式”之类语句。第(4)道横线天的雨句应承上讲第(3)道横线内容的后果,比如“反而会试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之类。第(5)道横线讲“需要”的内容,诸如“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之类。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