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题 用“窗”为话题写一段话
2、单选题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家》中,高家因高老太爷久病不愈便请巫师来捉鬼,巫师说要捉高公馆所有房间的鬼,但当捉鬼捉到觉慧的房间时,却被觉慧挡在了门外。
B.《子夜》中,当吴荪甫等待公债市场斗争能传来好消息时,王和甫却打电话告诉他,屠维岳已将资金投给了赵伯韬,这让吴荪甫深感大势已去。
C.《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首尾呼应:开端是小男孩曼诺林在黎明时分送圣地亚哥出海;结尾是圣地亚哥扛着工具回来,小男孩再来看他。
D.《三国演义》中写诸葛亮出山时,先写司马徽推荐,后写徐庶再荐,之后用刘备三顾茅庐等情节来铺垫请出诸葛亮。
3、阅读题 诗、文阅读探究题:(10分)
2009年岁末,在河南安阳附近发现曹操墓的消息公布,引起全国轰动,争议迭出。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人物之一,在《三国演义》中他被描写成一位奸雄。他的葬身之地一直是千古之谜,有七十二疑冢之说,相传曹操自知杀人过多,怕死后被人掘墓,遂设七十二疑冢,使后人不能找到。历史上对此有众多看法,《聊斋志异》中有《曹操冢》一文:
许城外有河水汹涌,近崖深黯。盛夏时有人入浴,忽然若敲刀斧,尸断浮出;后一人亦如之。转相惊怪。邑宰闻之,遣多人闸断上流,竭其水。见崖下有深洞,中置转轮,轮上排利刃如霜。去轮攻入,中有小碑,字皆汉篆。细视之,则曹孟德墓也。破棺散骨,所殉金宝尽取之。
异史氏曰:“后贤诗云:‘尽掘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葬君尸。’宁知竟在七十二冢之外乎?奸哉瞒也!然千余年而朽骨不保,变诈亦复何益?呜呼,瞒之智正瞒之愚也!”
读懂以上文字,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在此小说的描述中,曹操墓是怎么被发现的?(3分)
小题2:对于曹操设七十二疑冢以避世人掘
墓一事,蒲松龄的观点是什么?(3分)
小题3:王安石《将次相州》诗云:
“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
蝼蚁往还空垄亩,骐麟埋没几春秋。
功名盖世知谁是,气力回天到此休。
何必地中余故物,魏公诸子分衣裘。”
注:“八九丘”:八九七十二疑冢。“蝼蚁”:《庄子.列御寇》说: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因此,“蝼蚁往还空垄亩”一句,是引《庄子》为典。“骐麟埋没几春秋”:有人认为“骐麟”代指曹操,也有人认为就是指坟前的“骐麟”镇坟石兽。“分衣裘”:曹操死前遗言是“分衣裘”一类家庭琐事。
你认为“骐麟埋没几春秋”一句中的“骐麟”是是实写还是虚写?王安石此诗表达了对曹操的什么情感?(4分)
4、语言运用题 根据具体的语境与句式特点,分别以“夏天”“秋天”为对象,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4分)
春天,小草油油,我选取最柔美的一棵; ;
;冬天,青松素裹,我选取最苍劲的一株……
5、语言运用题 将下面的句子扩展为60个字左右的语段,要求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阐述。(6分)
肯定和赞扬往往会使人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