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题 用“窗”为话题写一段话
参考答案:
1、“窗”,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用来寄托许多情思。
“窗外梧桐深院锁清秋”,那是李煜“剪不断,理还乱”的深深离愁。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那是李商隐对爱妻流露出的无限思念。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那是李清照对自己命运不幸的悲哀与自怜。
2、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扇窗,有的人选择了紧闭,他的心听不到风雨,看不到太阳,在只感受到自己呼吸的暗阁里,他不再成长,而有的人选择了打开,他的心听到了笑声,也感受到了温暖,在充满阳光的空间里,他成长着。让我们都打开心灵之窗,感受这个世界吧。
3、不要轻易打开一扇窗,除非你做好了准备,不要轻易关上一扇窗,除非你做好了准备,其实,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这样的选择,但不论是打开它,还是关上它,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对你来说将是一份责任。
4、窗是房子的重要组成部分,窗户给房屋带来了光明,带来了温暖,雨天、雪天,窗户为房子挡风,挡雨,我们应该同样给窗户一份爱,一份关心——每天把它擦得透亮。
5、一扇小小的窗是连接千变万化的世界的纽带,在沉闷的小屋中,打开一扇窗,看见外界的丰富多彩,会让我们的空虚的心灵得到慰藉,会更好与别人进行沟通。
6、窗有很多。狭义上讲有玻璃窗,过去纸糊的窗等,它是隔绝内部与外部之间联系的;广义上讲还有心灵之窗,它的打开,是将内心与外界联系在一起的。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家》中,高家因高老太爷久病不愈便请巫师来捉鬼,巫师说要捉高公馆所有房间的鬼,但当捉鬼捉到觉慧的房间时,却被觉慧挡在了门外。
B.《子夜》中,当吴荪甫等待公债市场斗争能传来好消息时,王和甫却打电话告诉他,屠维岳已将资金投给了赵伯韬,这让吴荪甫深感大势已去。
C.《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首尾呼应:开端是小男孩曼诺林在黎明时分送圣地亚哥出海;结尾是圣地亚哥扛着工具回来,小男孩再来看他。
D.《三国演义》中写诸葛亮出山时,先写司马徽推荐,后写徐庶再荐,之后用刘备三顾茅庐等情节来铺垫请出诸葛亮。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诗、文阅读探究题:(10分)
2009年岁末,在河南安阳附近发现曹操墓的消息公布,引起全国轰动,争议迭出。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人物之一,在《三国演义》中他被描写成一位奸雄。他的葬身之地一直是千古之谜,有七十二疑冢之说,相传曹操自知杀人过多,怕死后被人掘墓,遂设七十二疑冢,使后人不能找到。历史上对此有众多看法,《聊斋志异》中有《曹操冢》一文:
许城外有河水汹涌,近崖深黯。盛夏时有人入浴,忽然若敲刀斧,尸断浮出;后一人亦如之。转相惊怪。邑宰闻之,遣多人闸断上流,竭其水。见崖下有深洞,中置转轮,轮上排利刃如霜。去轮攻入,中有小碑,字皆汉篆。细视之,则曹孟德墓也。破棺散骨,所殉金宝尽取之。
异史氏曰:“后贤诗云:‘尽掘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葬君尸。’宁知竟在七十二冢之外乎?奸哉瞒也!然千余年而朽骨不保,变诈亦复何益?呜呼,瞒之智正瞒之愚也!”
读懂以上文字,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在此小说的描述中,曹操墓是怎么被发现的?(3分)
小题2:对于曹操设七十二疑冢以避世人掘
墓一事,蒲松龄的观点是什么?(3分)
小题3:王安石《将次相州》诗云:
“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
蝼蚁往还空垄亩,骐麟埋没几春秋。
功名盖世知谁是,气力回天到此休。
何必地中余故物,魏公诸子分衣裘。”
注:“八九丘”:八九七十二疑冢。“蝼蚁”:《庄子.列御寇》说: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因此,“蝼蚁往还空垄亩”一句,是引《庄子》为典。“骐麟埋没几春秋”:有人认为“骐麟”代指曹操,也有人认为就是指坟前的“骐麟”镇坟石兽。“分衣裘”:曹操死前遗言是“分衣裘”一类家庭琐事。
你认为“骐麟埋没几春秋”一句中的“骐麟”是是实写还是虚写?王安石此诗表达了对曹操的什么情感?(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在盛夏时节,先后有两人在许昌城外的河里洗澡,突然像被刀斧砍了一样死去,尸体浮出水面引起人们惊恐,县令派人断流竭水,才发现了曹操墓。
小题2:蒲松龄认为曹操相当奸诈,把坟墓修在72疑冢之外,但再奸诈也没有用,千年后尸骨照样不保,曹操的机智之处也正是他的愚蠢之处。(此题要求学生在读懂文言大意的基础上来作答,故事情节和蒲松龄的观点概括得当才得分。)
小题3:“骐麟”是虚写,是代指曹操,意思就是一代枭雄长埋地下。
“骐麟” 是实写,指坟前的“骐麟” 镇坟石兽,意思就是经历了多少年之后,“骐麟” 镇坟石兽都不见了,那么坟墓在也就坍圮了。(答实或者虚都得2分)
王安石认为曹操“功名盖世”,有“英雄惜英雄”之感,表达了对曹操的崇敬之情,如今其墓难寻,难以凭吊,想当年曹公功名盖世,死前遗言却是“分衣裘”一类家庭琐事,不免儿女情长,想来令人感叹。(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略
小题2:略
小题3:略
参考译文
许昌城外有条大河,河水汹涌澎湃,近崖岸处有个大漩涡,水色混黯,深不可测。盛夏季节,有一人下河洗澡,忽然听到水中如有刀砍斧剁之声,既而几节尸体浮出水面;后来又有一人也去洗澡,也像前人一样横遭厄运。这件惊怪的惨案,霎时传遍了许昌城。县令听说这事后,派遣许多民夫截断上游,抽干漩涡中之水。崖岸下露出一处深洞,里面设有转轮,转轮之上排满利刃,把把利刃仍亮如寒霜。撤去转轮,进入洞内,只见竖着一块小石碑,字迹都是汉代的篆体。仔细辨认,才知道此处乃是曹孟德之墓。于是县宰下令破开他的棺木,扔了他的骸骨,陪葬的金银珠宝被洗劫一空。
作者叹道:前贤曾有诗文说:“尽掘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葬君尸。”怎知道曹操墓竟在七十二疑冢之外呢?曹阿瞒太奸诈了呀!然而一千多年之后也仍然朽骨不保,他的奸诈又有什么用处呢?哎呀!由此看来,曹阿瞒的机智之处,其实也正是他的愚蠢之处。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根据具体的语境与句式特点,分别以“夏天”“秋天”为对象,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4分)
春天,小草油油,我选取最柔美的一棵; ;
;冬天,青松素裹,我选取最苍劲的一株……
参考答案:夏天,百花争艳,我选取最绚丽的一朵;秋天,枫叶染霜,我选取最热烈的一片。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目中要求以夏天和秋天为对象各写一个句子,同时要句式相似,语境相吻合。句式是“夏天,……,我选取最……的一……”
考点: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点评:仿写句子要理解例句的意义、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同时看有无修辞手法,注意语境是否和谐。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将下面的句子扩展为60个字左右的语段,要求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阐述。(6分)
肯定和赞扬往往会使人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
参考答案:渴望赞扬是人类的基本心理需要,肯定和赞扬的话语能使人精神振奋,激情倍增,从而产生强大的人生动力;反之,若很少得到省定和赞扬,甚至动辄被批评、指责,人们对生活、事业,对自我就会减少热情:甚至缺少精神动力。
本题解析:此题在扩展语段时,要围绕着关键词“肯定和赞扬”“精神动力”来组织答案,在反面阐释时,可以把正面的语句通过词语的相反的词语调换即可。如“肯定和赞扬”相反的词语可以用“被批评、指责”;“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可改为“减少精神动力。”以此类推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