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2019-03-16 00:57:58 【

1、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纵一苇之所(往)    歌而和之(循,依)
B.白露江(笼罩)     举酒客(劝人饮酒)
C.正襟危坐(端坐)     击空明兮流光(逆流而上)
D.知不可乎骤得(突然得到) 盈者如彼(缺)



2、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康王继位,飞上书数千言,大略谓:“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已足伐敌之谋,而勤王之师日集,彼方谓吾素弱,宜乘其怠击之。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圣意恢复,奉车驾日益南,
恐不足系中原之望。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
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踬(1),怒而鞭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
善以少击众。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曰:“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耗敝极矣。”
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书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及绍兴末,孝宗诏复飞官,以礼改葬,赐钱百万,求其后悉官之。建庙于鄂,号忠烈。淳熙六年,谥武穆。嘉定四年,追封鄂王。
论曰: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史称关云长通《春秋左氏》学,然未尝见其文章。飞北伐,军至汴梁之朱仙镇,有诏班师,飞自为表答诏,忠义之言,流出肺腑,真有诸葛孔明之风,而卒死于秦桧之手。盖飞与桧势不两立,使飞得志,则金仇可复,宋耻可雪;桧得志,则飞有死而已。昔刘宋杀檀道济,道济下狱,嗔目曰:“自坏汝万里长城!”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呜呼冤哉!呜呼冤哉!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1):踬,跌倒。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徇:巡行示众。
B.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朔:正月。
C.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  卤:通“掳”,抢取。
D.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耗敝极矣。” 蹙额:皱眉头。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


?

A.

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C.

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
小题3: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岳飞治军严谨和抚恤士卒的一组是? (? )
A.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卒有疾,躬为调药
B.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C.东南民力,耗敝极矣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
D.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岳飞从小就很有志气,话不多,家中贫困,却很爱学习,尤其爱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
B.岳飞很孝顺,母亲留在黄河以北地区,派人去寻觅探访,把她迎接回来。母亲患了经久难以治疗的疾病,岳飞就亲自煎药熬汤。母亲死了,岳飞三天水米不进。
C.岳飞擅长用少数人攻击很多人。军事行动前先召集各个统制来一起谋划,决定了计谋以后再战斗,所以只有胜利没有失败。他突然遇到敌人的时候,就按兵不动。所以敌人说他们是:“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D.岳飞和关羽一样,都是西汉以来,历代鲜有的文武双全、智勇齐备的全才。宋高宗和秦桧杀害他,是自毁长城。



3、阅读题  贾黄中
  贾黄中,沧州南皮人。父玭严毅,善教子。黄中幼聪悟,方五岁,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父常令蔬食,曰:“俟业成,乃得食肉。”十五举进士,授校书郎、集贤校理,迁著作佐郎,直史馆。
  岭南平,以黄中为采访使①,廉直平恕,远人便之。还奏利害数十事,皆称旨。会克江表,选知宣州②。岁饥,民多为盗,黄中出己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仍设法弭盗,因悉解去。太平兴国二年,知昇州③。时金陵初附,黄中为政简易,部内甚治。一日,案行府署中,见一室扃钥甚固,命发视之,得金宝数十匮,计直数百万,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即表上之,上览表谓侍臣曰:“非黄中廉恪④,则亡国之宝,将污法而害人矣。”
  八年,与宋白、吕蒙正等同知贡举,迁司封郎中⑤,充翰林学士。雍熙二年,又知贡举,俄掌吏部选。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除拟官吏,品藻⑥精当。淳化二年秋,与李沆并拜经事中、参知政事。太宗召见其母王氏,命坐,谓曰:“孝子如是,真孟母矣。”作诗以赐之,颁赐甚厚。
  注释:①采访使:掌管检查刑狱、监察州县官吏。②宣州:今安徽宣城县。③昇州:即金陵,宋太祖开宝年间改称昇州。④恪:恭谨
  ⑤司封郎中:官职名,主管封爵、授职、褒赠等。⑥品藻:品评鉴定等级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其诵读课:按规定考查
  B.仍设法弭盗弭:禁止,平息
  C.多柬拔寒俊柬拔:选拔
  D.凡再典贡部再典:再次掌管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还奏利害数十事,皆称旨
  B.除拟官吏,品藻精当
  C.非黄中廉恪,则亡国之宝,将污法而害人矣
  D.黄中出己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还奏利害数十事,皆称旨得金宝数十匮
  B.以黄中为采访使作诗以赐之,颁赐甚厚
  C.迁著作佐郎,直史馆计直数百万
  D.俟业成,乃得食肉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
  4.将下列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贾黄中“廉直平恕”的一组是()
  ①父常令蔬食,曰:“俟业成,乃得食肉。”
  ②岁饥,民多为盗,黄中出己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
  ③时金陵初附,黄中为政简易,部内甚治
  ④一日,案行府署中,见一室扃钥甚固,命发视之
  ⑤得金宝数十匮,计直数百万,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即表上之
  ⑥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除拟官吏,品藻精当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贾黄中年幼时便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他父亲把书卷一册册码放到与他的身体一样高,叫做“等身书”,督促他诵读。
  B.贾黄中掌管科举考试,多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除授拟官吏,品评鉴定等级,都十分恰当,因此深受皇帝的赏识。
  C.贾黄中担任采访使,由于廉洁正直,处事公正宽容,使边境人民感到安适,并且平息了盗贼,所得前朝金宝,全部上缴朝廷。
  D.贾高中的母亲被皇帝召见,表彰她对儿子的教育,认为她可与古代孟子的母亲相媲美,贾黄中也因此得到了皇帝的赠诗和赏赐。



4、阅读题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尽心》上?六)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尽心》上?七)
  孟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离娄》下?二三)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羞耻之心,人皆有之。只有无耻卑鄙之徒才不知世间有羞耻二字。
B.孟子认为羞耻之心对于人至关重要!不以自己不如别人为羞耻,就赶不上别人。
C.孟子认为如果及早知耻,以羞耻为动力,化羞耻为力量,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D.孟子认为行事过程中处在两难的情况下要以知耻为行事标准,否则有损于义。
  (2)结合上面的选段,谈谈孟子说的“人不可以无耻”中耻的对象是什么,请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为

[? ]


A.河内,则移其民于河东——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B.邻国之民不少——加:更。
C.填然之,兵刃既接——鼓:战鼓。
D.五十步而后止——或:有的人。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