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魏楠,他本来可能会成为演艺界的大明星,但他的想法与众不同,离开了剧组,进了一家后期制作公司。最初,他在机房打杂、学剪辑,月薪只有800块。但他并不后悔,因为在这里,他十几年的影视、音乐底子能够得到尽情发挥。几年下来,魏楠剪了1000多部作品。2006年,创业失败,但不放过眼前的任何机会。2009年,张艺谋找到他,给《三枪拍案惊奇》打造一款真正的电影预告片,他花了一个半月时间,运用2005年在香港学到的广告制作技术和全新的制作理念剪出一款2分11秒的预告片。这款预告片一推出,旋即在网络疯传,电视台、公交移动电视争相播出,观众以前没见过这样的国产预告片,一时在国内引发热议,他成功了。他被业内公认为“国内预告片第一人”。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参考例文:
成功需要厚积薄发
因为有了整个冬天的积蓄,所以才会有春日的万紫千红;因为有了无数次飞翔经验的积淀,所以才有了雄鹰的直上九天。厚积方能薄发。
厚积方能薄发。有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积”,才有了琵琶女精妙绝伦的“发”;有了初唐王杨卢骆“导夫先路”的“积”,才使得大唐王朝诗歌双子星座的“发”成为可能;有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历史发展的“积”,才使得今天向小康社会大步迈进的“发”成为现实。
回顾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发现这样的事例实在是不胜枚举。晋代文学家左思,离开家乡游学到京都,目睹京城的繁华,萌发了创作欲望。但他并未即刻动笔,而是深入观察,认真体悟,精心构思,耗时十年,终于创造成功《三都赋》。此书一经刊出,便广为流传,富豪之家争相传看,以至洛阳纸贵。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蒙受宫刑,但虎性不移,司马迁一直是我们心中的山。他“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创作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史记》,除了他那伟大的信念,深挚的情感,丰厚的史学积淀是他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为创作《史记》,盛年时,他不畏艰辛,不分四季,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考察遗迹,探访农人,不放过蛛丝马迹,累积了大量的翔实的历史资料,为以后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左思刚受触动便匆忙动笔,必不会文思泉流,《三都赋》的创作也势必归由他人,当然更不会引起“洛阳纸贵”;如果司马迁徒有虎性,胸中亦积聚块垒,但却没有那十几年遍游祖国各地的实践累积,大概也能造就一个文学家,却不能成就《史记》。
积土成山,才可能兴起风雨;积水成渊,才可能诞生蛟龙;积善成德,才能够具备圣心。在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领域,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厚积而薄发。
为写作《资本论》,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院的图书馆里留下了深深的脚印;为编订《本草纲目》,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历时几十年;为撰写《红楼梦》,曹雪琴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可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这些杰出的作品,彪柄史册,光耀千年。而他们的作者也因为其深厚的知识积累,成为我们今人探求学问,走向成功的精神领袖。
身为学生,如果我们想在学业上有所造就,那么放远眼光、锲而不舍的积累吧。身为人世一员,各行各业,如果我们想走向成功,那么,深厚的积累是我们的必经之路。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时可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根据“但他的想法与众不同”可以立意:不从众才能出众。根据“因为在这里,他十几年的影视、音乐底子能够得到尽情发挥”可以立意:厚积才能薄发。根据“创业失败,但不放过眼前的任何机会”可以立意:把握机会才能成功。根据“观众以前没见过这样的国产预告片,一时在国内引发热议,他成功了” 可以立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本题难度:简单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你穿得这么脏,就不应该坐公交车,应该自己走路回家!”12月28日,某市825路公交车上,一名穿着时髦、年龄60岁左右的老太太呵斥身旁风尘仆仆的农民工,指责其影响市容。当时车上的其他乘客无不对这名老太的话感到愤怒,“真正影响市容的是这名老太!”他们说。
一位10岁左右、背着书包的小学生向这名老太大声吼道:“如果没有农民工,就不会有我们城市里的一切,你这么瞧不起他们,他们以后不来建设城市了怎么办?”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 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新材料(由材料引出写作范围的)作文,材料是一则社会新闻,核心事件是公交车上一名老太呵斥身旁风尘仆仆的农民工,指责其影响市容。从新材料作文的类型来看,这是一道提供看法型材料作文。所谓提供看法型材料作文就是指作文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中不仅有一则故事、寓言、诗歌之类的内容,而且还包含有对这则故事、寓言或诗歌等的几种看法,考生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的材料作文。这种类型的作文确定观点的方法:第一步,阅读作文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中的故事、寓言、诗歌之类的内容,把握材料的整体含意。第二步,抓住对这则故事、寓言或诗歌等发表看法的语句,选定构思的侧面(或角度)。一般来说,这类材料作文可供选择的侧面(或角度)主要有三个:①从中选择一种看法表示赞成或反对;②跳出几种看法的窠臼,辩证地看待几种看法;③着眼于这则故事、寓言或诗歌等的整体含意,从中提取出一个观点。第三步,根据自己选定的构思侧面(或角度),按照上文所说的提取观点型材料作文的提取方法提取出一个观点。就这则材料来看,围绕老太呵责农民工影响市容的问题,农民工回应你没权利要求我这么做;有网友认为是老太“影响市容”;有网友认为“谁喜欢旁边坐着一个衣服很脏的人?”老太的行为、农民工的回应、网友的不同意见都可以是作文的切入角度,都属于是由材料引出的写作范围;也可辩证地分析这几种看法。从整体上看,这道作文题没有明确的立意倾向,它只是把一个生活事件再现出来,考生必须凭借自己的理解能力、感情倾向、认知水平、判断标准来分析思考,提炼观点,确定立意。
点评:读材料作文的材料,一定要理清材料的内容,即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原因,什么结果,什么影响等。特别要理清材料中的因果关系,也就是“什么事情导致什么结果”,“为什么导致这种结果”,从而推出“要想有好结果,就必须怎么样”或“不想有坏结果,就不能怎么样”。如这则材料,人有公交车上的老太、被呵责的农民工、网友;事则是老太呵责农民工影响市容,及由此引发的网友关注与议论;表层原因是农民工穿得脏,深层原因则可以挖掘出很多,如文明修养、等级观念、权利意识、文化传统、社会偏见、人性弱点、处事方法、人文关怀……这些方面都可以成为作文的具体立意角度;从影响来看,这件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可以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新材料作文一定要认真研读材料,真正读懂材料,不要想当然,一定要克服随意性。在审题立意的时候,要强化 “以果溯因” 的意识,多问几个 “为什么”,要彻底,材料越短,越要好好斟酌。
解读材料主要应从正面进行,但也不可忽略侧面切入的意外发现。正面切入是常规思维,侧面切入可能更能写出别出心裁的文章。在高考作文鼓励有个性、有创意的写作的价值追求下,充分地展示个性魅力、独特思维无疑会得到特别的回报。个性特征归根结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造性的发现。就是内容上有开拓,能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别人见过的平凡的事物,激起自己的情感激动,得到深刻的感悟,真切的体验,新奇的想像,创造性的见解等。二是创造性的表现。就是形式上与众不同,能将自己的发现“独辟蹊径”地表现出来,不模仿别人,不因袭某种模式,而是别开生面,面目一新。就这则材料来看,大家关注的可能都是材料的内容,老太呵责农民工,会忽略“网络”这个信息传播媒介,如果你能剑走偏锋,从“网络”社会这个角度去思考这件事,可能会写出口味迥异的新颖文章来。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每天,我们都和语文打交道,无论课内还是课外。在你记忆的深处,或许留有语文学习的难忘印象,或许有过关于语文的诸多感慨。
请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2)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要求:(1)不得另拟题目。(2)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3)立意自定。(4)文体自选。(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或套作。
参考答案:答案不要,属于开放性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有一座直冲云宵的擎天峰。众多猴子受到了登山勇士的鼓舞,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攀登擎天峰的体育竞赛,却从来没有任何一只猴子登上顶峰。
猴群中一位极有威望的长者说:“人,是宇宙之精华,是万物之主宰。尽管人有时比我们猴子爬的还低,但我们猴子永远爬不到人那样高。”众多猴子越来越相信,任何猴子都不可能登上擎天峰:
“登上擎天峰肯定不行!”
“我们不能再做力所不能及的蠢事了!”
在这种舆论氛围的压力下,除了一只猴子还在坚持之外,其他的猴子开始泄气了,承认了自己的失败。最后,正是那只屡败屡战的猴子创造了奇迹,登上了擎天峰!
其他猴子都很想知道它究竟是怎么成功的,结果它们意外地发现:这只猴子原来是个聋子!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则材料中的故事紧一件事和三件对象来展开,一件事是指攀登擎天峰,三个对象是指猴群中的长者、其他猴子和聋猴。其他猴子没有登上擎天峰,而聋猴登上了,原因何在?似乎是信心、毅力和恒心的问题,因为材料中提到其他猴子泄气了,承认了自己的失败,而聋猴则屡败屡战。但我们再往深层一想,其他猴子为什么会泄气?聋子为什么能做到屡败屡战?细读材料,不难发现,关键在于长者的话,其他猴子听到并相信了这些丧气话,而聋猴没有听到。可见,审题时要抓住这一关键,才最切合题意。根据以上分析,可确定如下立意:①不可轻信权威或长者,②不可妄自菲薄,③消极舆论的消极影响,④气可鼓而不可泄,⑤永不言弃。
点评:本题所选的观点很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本观点对学生也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既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也体现了高考的教化功能。符合高二学生的学情。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要求作文.
兔子站在山涧的边缘,望着对面草地上的绿草,垂涎三尺.但山涧有几十米宽,除非长着翅膀的鸟才能到对岸.兔子心想,自己长着翅膀就好了,那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飞到对面的草地上美餐一顿……忽然一团巨大的旋风刮了过来,兔子被刮上了天空,它只觉得天旋地转,一会它轻轻地落在了地上。
自己竟然“飞”过了山涧!黄牛、山羊、野猪等动物见山涧对面飞过来一个东西,也惊呆了:这个会飞的东西竟是兔子。从此,兔子成了动物体育明星。黄牛、山羊、野猪先后请兔子到自己的领地,给同类做报告。兔子也常伴着阵阵掌声登上讲台,慷慨陈词,讲自己飞越山涧的实践与体会,在一片赞赏和喝彩声中,兔子便觉得自己真的成了一只会飞的兔子了。一次,它站在山涧边上,为大家再次表演飞越山涧的绝技,只见它用足力气,猛地向对面跃去。只“飞”出几米便坠到山涧里了。
读完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请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优秀作文
笑对赞誉,前进不息
“我哪有什么成就,只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罢了。”面对纷沓而至的赞赏,牛顿如是说。是的,成功固然有它的辉煌,但毕竟也已是过去式,而对于鲜花和掌声,我们要选择微笑面对。笑对赞誉,让成功少一分刺眼的光芒;笑对赞誉,让心灵多一分自信的从容;笑对赞誉,让明天收获红枫的殷实。
笑对赞誉,方有心灵的从容。鲜花与掌声,只能扰乱势利小人浮躁的心,却无法让成功者的心灵在赞誉中迷失。袁隆平,这个毕生梦想消除饥饿的“杂交水稻之父”,即使在他已名满天下的今天,他也一如昨日一样默默耕耘于阡陌之间。鲜花和掌声没有让他止步不前,赞美和荣誉没有让他目空一切,昨日的辉煌带给他的不是名与利,而是一颗淡泊名利的从容的心。“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笑对赞誉,方能踏实地前行。人生之路上,鲜花与掌声,只是沿途观光收获的礼物,而不是让你止步不前的无形障碍。残阳似血,黄昏下,随着崇祯自尽于万寿山,李自成便踏着敌人的尸体登上了皇位。编织着血与恨的皇位还未洗净,李自成便在歌舞升平,仙乐缭绕的金銮殿里烂醉如泥。宴会尚未结束,这位君王便在满清入关的急报催促下放弃了京城,偏居一隅,最终在决战中灭亡于铁蹄之下。夕阳下,君王悔恨的血液还在流淌。我掩卷叹息,王位的光环,贪念的怂恿,虚伪的奉承令李自成迷失了前进的步伐,迷失了他流淌着的热血,也迷失了他跳动的心脏里那狂妄的野心。在成王败寇的历史舞台,闯王只是一个过客。
笑对赞誉,方能收获明天的殷实。赞美与荣誉,不仅仅是对人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鞭策。笑对赞誉,是球王贝利说:“我最精彩的永远是下一个球。”的自信。而不是周立波的前恭而后拒。笑对赞誉,是李宁说:“永不止步。”的坚定,而不是田亮退出国家队的一意孤行。赞誉就如一把双刃剑,给人以激情,热血和前进的力量,也会在你达到人生最高峰时给你刻骨铭心的伤害。唯有笑对赞誉,你的心方能像井水一样沉静,像溪流一样平稳,像海洋一样的深沉,方
张晓风:“人生的栈道上,我们是个赶路人。”是的,鲜花会凋谢,掌声不会常有。一时的光芒无法照耀永恒,唯有笑对赞誉方能让你走的更远。用微笑拒绝赞誉下的浮华,用微笑容纳赞誉中的殷实。
清醒认识,实现自我
人生一梦,白云苍狗,清醒者在无常变幻中看清自我,勇攀人生之巅峰;迷糊者在众人捧媚中迷失自我,永坠无底之深崖。因此,唯有清醒、正确地认识自己,深刻地了解自己的优劣所在,才能更好地立足于浩然天地间。
发现内心的自我,而发展成自我的人格,是一个人内心成长的过程。一个成长的人,越能明白自己的优缺点,越不会受外界的干扰,而能控制自己的喜乐。脱离了童稚的依赖心理,心智才能成熟快乐。谁都不愿成为那只深陷虚幻成功而心比天高的兔子,它最后的悲惨命运即
虚幻的成功不过是昙花一现,唯有清醒地认识自我,扬长避短后的成功才是那颗永流传的闪亮钻石。
天下争雄,成王败寇,时代给勾践打下了深深的屈辱烙印。可他在饱尝屈辱中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实力的不足,卧薪尝胆,终成其盖世伟业。觥筹交错,纸醉金迷,腐朽官场给李白带来了深深的痛惜与无奈。可他在在失落无奈中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内心的渴望,畅游山水,于山川草木中成其千古文章。
雄才伟略的铸就,文化巨匠的炼成,莫不如有着对自身清醒地认识,真正了解自己内心之所求。
无清醒的自我认知,忙忙碌碌无所得,终究只能如一叶孤舟迷失沧海。
吟咏“青青子矜,悠悠我心”的曹操即使广纳贤士,可群贤尽收让他看不清自己,最终只能眼看赤壁之火染红天际而无力回天。“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西楚霸王项羽,随意轻敌,看不清自己的傲慢野心将成帝王之路的阻碍,最终痛失江山美人,只留下乌江边那声无奈的长叹。
自身的劣势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可恰恰又是自身的劣势,断送了努力已久即将获得成功地一切。
即使我们做不到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可也不能“长醉不复醒”。唯有保持对自我的清醒认知,扬帆才能过际,铁杵才能成针,才能看见生命中最美丽的彩虹。
本题解析:这是一个材料作文。材料的核心是如何正确认识自我,摆正自我与外界他人的关系。立意基点:一是要有清醒的自我意识,明确自我长处与短处,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得意忘形。二是正确对待鲜花掌声荣誉,克服自我膨胀,脚踏实地。三是正确看待偶然与必然,外因与内因的关系,以利成长与发展。据此建议从这三个角度立意。答案部分提供了立意一、二的优秀作文,可参考。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