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如果前面有一块大石头拦住,何必一定要搬开它呢?绕道而行,岂不是更好、更方便?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绕道而行”有关的经历或你对“绕道而行”的看法,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审题时,要理解“绕道”一词的含义,词典的解释是“为避开某种东西而不走最直接的路,改由较远的路过去”。这就暗示这个作文话题存在一个前提,就是人们遇到了某种外在或者内在的障碍,所以要改道而行。
这是一个可以进行辩证推理的话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例如,思考“绕道而行”的本质是什么,就可以推出如下立意:绕道而行不是一条路的终止,而是原来的人生道路的延续;放弃某项职业,不是在放弃人生追求,而只是放弃了一个障碍而已——就如倪匡因为无法超越金庸而沮丧,所以走另一条创作道路;刘翔放弃了跳高,选择了110米跨栏。又如,思考为何要“绕道而行”:绕道而行表面上走了弯路,实际上却因为避开了障碍,反而赢得了时间、财力和人力。也可以思考如何“绕道而行”:绕道而行不等于缺乏毅力,绕道而行其实需要的正是毅力。还可以思考应不应该“绕道而行”:有一些原则、真理是不能绕道而行的,妥协就意味着放弃,所以一定要坚持到底。只要能够联系具体社会生活,其中的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构思出不错的立意。
考查能力:①考生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能力及其创造性思维;②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的能力;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或抒情等)的能力;④调动语言及知识积累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快乐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我快乐”;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境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我快乐”;当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洒在山间野外时,你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我快乐”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我快乐”;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有梦真好-----我快乐”……“快乐”是一种心灵的体验,“快乐”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请以“快乐”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感悟快乐
如果你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心存温馨,你快乐;如果你在灯下读朋友的来信,品味友情你快乐;如果你独坐一遇,静静听歌,凝神遐想,你快乐……
快乐时时刻刻围绕在你身边。
一个阳光灿烂的春日,“丫头,丫头,快来给我写封回信!”隔壁一向泼辣的的刘妈显得既急切又谨慎。可我才读小学三年级哪认识几个字啊。聪明的她一下就看出了我的心思。“不要紧,不要紧,随便写写,我无儿无女的,还能找哪个啊!”她的真诚和恳切我实在不忍心推辞。于是她说我写,当我把有好多错别字的一封信递到她手中时,似乎我帮她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任务,她有的只是感激-----瓜子,糖果等塞了我一满兜,我惊奇于她的主动,她满脸堆笑地告诉我:“我请了好多人他们都说不会写,多亏你帮了我的大忙,谢谢你!”当然我更是乐而忘返。
我明白了,当别人因我的帮助而露出笑脸时,我快乐。
一个夏日的傍晚,自私泼辣的刘妈因嫌弃木呐的大伯,跟着种西瓜的河南老头私奔了,老实巴交的大伯似乎显得很平静,照样种地,做饭,喂猪……,更不可理喻的是,沉默寡言的大伯好象有好多话要说,从不串门的他最近也喜欢东家坐坐,西家聊聊,不时还哼哼唱唱,脸上洋溢的不是忧伤,而是幸福;不是失落,而是得到。我疑惑于她的快乐,终于他遗憾地告诉我:“其实你大妈并没有真正给我快乐。” 也许压抑过久的他现在情感真正得到了释放。
我懂得了,精神的乐园只有自己去寻找,你懂得了,了解了,无论处在什么处境你感觉都是天堂。?
是啊,谁没有不遇到困难,谁没有不遇到挫折,谁没有不遇到不幸,但只要我们付出努力,用心去做,给别人以快乐,自己也就会快乐。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可能所有的人都给我们以真心,但我们能做到的只有真诚的面对别人,真心的善待自己,快乐无限!?话题:鼓励
美国作家霍桑,曾经是个小职员。有一天,他垂头丧气地回家对太太说:“我失业了。”谁知,他的太太听了不但没有不满,反而兴奋得叫了起来:“这样你就可以专心写书了!我一直相信你有写作的才华,你一定会写出名著来的。”有了太太的鼓励,霍桑终于成功了。
其实,鼓励有时很简单,有的只是投一瞥赞许的目光,有的只是送一句热情中肯的话语,也有的只是抚一下头,拍一下肩,鼓一次掌,喝一次彩……
本题解析:
[审题引导]
过渡:即使是同一个鸡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它的形状便立即不同了。同样生活中的快乐也是多角度多层次的。那么生活中有那些快乐呢?
(1)、有自己的快乐,别人(动植物)的快乐;感官的享受,心灵的愉悦;个人情趣的快乐,关于国家民众前途命运的快乐。
(2)、有浅层次的快乐,亲切而充满了情趣,如瞒着老师偷偷踢了一场球,辛苦六天后星期天睡个懒觉;有的快乐是理性的深刻的,如拼搏之后的成功,为人正直所感受到的坦然;
(3)、有内涵不但深刻而且宽广的快乐,如欧阳修与民同乐,范仲淹先忧后乐,所有中国人为神五成功而快乐,为女排夺冠而快乐,为中国的腾飞而快乐。
小结:有时我们感到不快乐,可能是因为我们只从某一个角度某一个层面来认识自己的快乐。如果多角度来全面地认识我们的生活,我们 就快乐。
{选材、立意举例}
过渡:要想写出耳目一新的文章,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进行思考,选择题材,提炼主题很重要,那么那从那些角度来思考呢?为什么?(学生七嘴八舌话选材、立意)
(1)劳动是快乐的,因为你在创造财富。
(2)助人是快乐的,因为你在奉献爱心,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3)宽容是快乐的,原谅别人的缺点,给别人一个改正的机会,也给自己心灵一个自由的空间。(莎士比亚说:宽容像细雨滋润大地,它赐福被宽容的人,也赐福宽容的人)
(4)合作是快乐的,因为和别人的沟通交流中共同创造着价值。(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
(5)正直是快乐的,因为能挺直腰杆坦然地做人做事。
(6)传递爱是快乐的,爱就好像玩回力球,抛出去,又会弹回来,全世界的人都感染了爱和快乐的气息,包括你自己。
(7)知足是快乐的,因为你拥有的一切都是弥足珍贵的,如亲情、友情,是生活给你的丰厚的馈赠,要怀感恩之心(知足常乐)
(8)进取(拼搏)是快乐的,因为无限风光在险峰(知不足而常乐)
(9)学习是快乐的,因为知识的养分净化了你的心灵。
(10)成长是快乐,因为你一步步在走向成熟。
小结:换个角度乐观看世界,快乐原来很简单 ;生活中不是缺少快乐而是缺少体验和感悟。 因此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和限制,从多个侧面多个层次进行发散思维非常重要。
[思路点拨]
1、 过渡:确定了选材、立意,情节结构的安排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那么你的思路怎样呢?
(1)追问法(由浅入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追问究竟什么是快乐,为什么快乐,为什么不快乐,快乐的内涵、本质就挖掘出来了,就有话可说了。?
(2)添加法(化大为小)。以话题为中心,添补成分,扩展语意。最初我们可能只从自己学生的角度出发来看待快乐,思路就窄了,选材就少了,运用添加法,可以添加为“知足的快乐”“读书的快乐”“修鞋老人的快乐”“野猫和家猫的快乐生活”,“快乐的学问”“你快乐,我快乐”“我拼搏我快乐”……思路就打开了。
(3)联想法(由此及比)。可以由话题联想到相似的或相反的,由现象及本质,由表现及结果……如由快乐联想到痛苦,想想快乐和痛苦的关系,人们对两者的态度,这就又辟出了一个新的选材立意的角度。
总结:联想和想象是串联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在作文时,如果突破现实的束缚和限制,充分运用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这样对拓展作文的思路和结构,丰富文章的内容和手段,塑造生动新颖的形象有很大的帮助。
本题难度:简单
3、写作题 请就"宽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例文〗
生命在宽容中延伸
人世沧桑,一辈子难免要遇到一些坎坷的事,也难免要遇到一些与自己不友好的人,乃至于要和损害过自己的人共事相处。对待这类人和事,人们大多有两种态度,一是仇恨在心,满腹怨恨,伺机报复。最常用的一句话就叫做“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种处事处人的结果往往是冤冤相报何时了。再一种态度是身处逆境之时不怨天尤人、而是正视自己,修正自己,宽容于人。这种待人处事态度的结果往往使自己的生命在宽容中得以延伸,在延伸中得以升华。
著名南非民族运动领袖曼德拉就是一个极为典型的例子。
南非民族英雄曼德拉因领导反对白人的种族隔离政策而被入狱,白人统治者将其关押在一个荒凉的大西洋小岛上,关押时间长达27年之久。在关押期间监狱方面对当时年事已高的曼德拉进行了残酷的虐待,叫他每天清晨排队到采石场,然后被解开脚镣,下到一个很大的石灰岩矿场,用尖镐和铁锹掘石灰石。有时还叫他去下海做工,在冰冷的海水里捞取海带。因曼德拉是要犯,有三名看守专门负责看守他,而这三名看守对他都极不友好,总是找机会虐待他。曼德拉在这27年的牢狱生活中,吃尽了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与折磨。
然而,令人不可想像的是,曼德拉在1991年出狱当选为总统后,在他的总统就职庆典仪式上发生了一个震惊世人的举动。他在庆典会上不仅热情致辞欢迎他的来宾,各国政要,还向人们特别介绍了三位特殊的客人,那就是他在被关押期间看守他的那三名原看守。曼德拉说,令他最高兴的是他们三人也能到场参加庆典。当时,年迈的曼德拉还缓缓站起身来恭敬地向三位原看守致敬,他的这一举动使这个盛大热烈的庆典一片静谧。
后来曼德拉谈及此事,他向人们解释说,自己年轻时性子很急,脾气暴躁,正是在狱中的环境中学会了控制情绪,才得以活下来。他的漫长的牢狱岁月,使他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遭受到的苦难与痛苦,如何给自己以激励。他还说,感恩与宽容经常是源自痛苦与磨难的,必经以极大的毅力来训练。他与人说及获释出狱当天的心情时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人之坎坷,以常人而论,曼德拉大有过之,然而曼德拉以博大宽阔的胸襟,泰然处之,他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所得到的并非是仇恨、是积怨,而是不断认识自己,调整自己,训练自己,克服自己不利的习性,以适应当时的处境,由此他的生命得以生存,得以重获生机,他的生命力也由此显得异常的顽强。
曼德拉伟大的情操使我想到佛教的创造者——释迦牟尼,他以他无上的智慧调整自然界与生命的一切现象,以它完美的人格度过一生,以博大济世的胸怀教育众生,善待众生。当有人诬陷他时,他仍那么心态平和;当有人与他为敌时,他仍是那么悲切度人;当有人向他发难时,他又是何等的大慈大悲。觉者释迦牟尼告诉我们,众生一体,细细想来:宽容别人正是爱护自己;仇恨别人,实际伤害的仍是自己。
想想伟大的佛陀,想想当年的曼德拉,我们的胸襟一定要宽阔。我们所际遇到的一切坎坷,一切不利于自己的人和事,都应得到宽容。
宽容能使世界平和,宽容能使人类安祥,宽容使每个人的生命得以延伸。
小议宽容
有这样一则寓言,说的是两匹马同行,一匹将另一匹的脖颈咬伤了,结果被咬的反而主动安慰因咬伤自己而羞愧不安的那匹马。故事虽小,却揭示了天地间动人的品德,那便是宽容。
寓言中动物的宽容是以德报怨,佛教中弥勒的宽容是“肚里能容天下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怎样来理解宽容呢?其实,宽容是一种境界。
宽容如水。
通常的“宽容”,即原谅他人一时的过错,不锱铢必较,不耿耿于怀,和和气气地做个大方的人。宽容如水的温柔,在遇到矛盾时往往比过激的报复更有效。它似一捧清泉,款款地抹去彼此一时的敌视,使人们冷静下来,从而看清事情的本来缘由。同时,也看清了自己。寓言中那匹被咬的马理智地选择了宽容,最终两者和好如初。试想一下,倘若它针锋相对,以同样的方法还击对方,那么除了两败俱伤,头破血流之外,还能带来什么呢?因此可以说,寓言中的国马其实是很明智的。它的明智在于“以德报怨”。
宽容似火。
因为更进一层次的宽容意味着不仅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更能用自己的爱与真诚来温暖别人的心灵。心平如水的宽容,已属难得;雪中送炭的宽容,更可贵,更令人动容。从寓言中我们看到,犯下过错的那匹马已认识到自身的荒谬而羞愧难当,这时被咬的马体现出的宽容与安慰,便恰似一团火焰,明亮而温暖。宽容,不仅融化了彼此的冰冻,更将爱的热力辐射进对方的心窝。在被某些人评论成“物欲横流”的时代,自下而上空间正日益缩小的人们所缺的不正是发生在两匹马之间的宽容吗?选择宽容,也就选择了理解和温情,同时也选择了人生的海阔天空。
宽容是诗。
宽容是一首人生的诗。至高境界的宽容,不是仅仅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某一事件的处理上,而是升华为一种对宇宙的胸襟,对人生如诗般的气度。宽容的涵义也不仅限于人与人的理解与关爱,而是内心对于天地间一切生命产生的旷达与博爱。寓言中的马无法到达这种境界,而这种境界对于人类却是如此的真实和深刻。
为生活的平淡与多舛而心存积隙的人呵,请你选择宽容吧。这丝毫无损于你的尊严,反而有助于人们在漫长的生命之河中穿越平庸。具有宽容的思想境界,才会懂得人生的真谛,宽容也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当然,宽容同“方以律己,圆以待人”是不矛盾的。轻易原谅自己,那不是宽容,而是懦夫。“圆以待人”,也得先看对象。宽容不珍惜宽容的人,是滥情;宽容不值得宽容的人,是姑息;宽容不可饶恕的丧尽天良的人,则是放纵。所以,宽容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门学问。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发生的决不是两匹马这样简单的事。生活,往往纷繁,又常常平淡。正因为宽容如水,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净;正因为宽容似火,使平淡通过锻烧日趋鲜明;更因为有这诗般的宽容,才赋予人生以艺术,赋予生命以永恒。
宽容是阳光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想到了很多相关的话。
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优雅的康德大概是不会有暴风骤雨的,心情永远是天朗气清。别人犯错了,我们为此雷霆万钧,那犯错的该是我们自己了。
现代的戴尔?卡内基不主张以牙还牙,他说:“要真正憎恶别人的简单方法只有一个,即发挥对方的长处。”憎恶对方,恨不得食肉寝皮敲骨吸髓,结果只能使自己焦头烂额,心力尽瘁。卡内基说的“憎恶”是另一种形式的“宽容”,憎恶别人不是咬牙切齿饕餮对手,而是吸取对方的长处化为自己强身壮体的钙质。
狼再怎么扮演“慈祥的外婆”,发“从此吃素”的毒誓,也难改吃羊的本性,但如果捕杀净尽,羊群反而容易产生瘟疫;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但一旦英雄寂寞,不用关进栅栏,凶猛的老虎也会退化成病猫。把对手看做朋友,这是更高境界的宽容。
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后来终于引起一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一语中的,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功,谁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著名的水利工程学家潘家铮这样回答外国记者的提问:“那些反对三峡工程的人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反对者的存在,可让你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做事更周全;可激发你接受挑战的勇气,迸发出生命的潜能。这不是简单的宽容,这宽容如硎,磨砺着你的意志,磨亮了你生命的锋芒。
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有义务捍卫您说话的权利。这句话很多人都知道,它包含了宽容的民主性内核。良言一句三冬暖,宽容是冬天皑皑雪山上的暖阳;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你有了宽容之心,炎炎酷暑里就把它当作降温的空调吧。
宽容是一种美。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浩淼无垠;苍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郁郁葱葱。泰山不辞杯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宽容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纳百川的江河湖海。
与朋友交往,宽容是鲍叔牙多分给管仲的黄金。他不计较管仲的自私,也能理解管仲的贪生怕死,还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做自己的上司。
与众人交往,宽容是光武帝焚烧投敌信札的火炬。刘秀大败王郎,攻入邯郸,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奉承王郎、侮骂刘秀甚至谋划诛杀刘秀的信件。可刘秀对此视而不见,不顾众臣反对,全部付之一炬。他不计前嫌,可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力量,终成帝业。这把火,烧毁了嫌隙,也铸炼坚固的事业之基。
你要宽容别人的龃龉、排挤甚至诬陷。因为你知道,正是你的力量让对手恐慌。你更要知道,石缝里长出的草最能经受风雨。风凉话,正可以给你发热的头脑“冷敷”;给你穿的小鞋,或许能让你在舞台上跳出曼妙的“芭蕾舞”;给你的打击,仿佛运动员手上的杠铃,只会增加你的爆发力。睚眦必报,只能说明你无法虚怀若谷;言语刻薄,是一把双刃剑,最终也割伤自己;以牙还牙,也只能说明你的“牙齿”很快要脱落了;血脉贲张,最容易引发“高血压病”。
“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说了这样一句能够启人心智的话。
学会宽容
宽容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美德。宽容不是胆小无能,而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大度。做人要宽容,更要学会宽容。
历史上有个叫蔺相如的臣相,由于护驾有功,所以官职一路上升,引起了大将廉颇的忌妒与不满,便处处与蔺相如作对。但是蔺相如面对廉颇的无理取闹,只是笑而避之,从而有了“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廉颇对于蔺相如如此宽宏大量,深感惭愧,从此两人便联手,一起为赵国奉命效劳。所以说,学会宽容,于人于已都有益处。
反观历史上那些善于妒忌的人,遇到一点不满便怨天尤人,这些人纵然学问再好,也难成大器。周瑜是个卓越的军事家,才能出众,足智多谋,把庞大的东吴水师管理得井井有条。可是,当他得知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后,虽自知不如,但却不甘落败,于是整天心中盘算着如何打赢诸葛亮,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凄叹后,最终落得个吐血身亡的结局,唉,这又是何苦呢!倘若周瑜能像蔺相如那样宽容大量,我想,他的结局肯定不会是这样!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别人发生摩擦,当别人不小心踩到你,你应该摆摆手,说声没关系;当别人弄坏了你的东西,向你道歉时,你也应该宽容地付之一笑。人生如此短暂匆忙,我们又何必把每天的时间都浪费在这些无谓的摩擦之中呢?天地如此宽广,比天地更宽广的应该是人的心!
学会宽容吧!做人如果能够宽容一点,那么我们的生活便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本题解析:
“宽容”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不追究的意思。“宽以待人”“宽大为怀”,这是中国的古训,也是当今立足于社会、求得更好的发展的要求。要做到“宽容”,必须有开阔的胸襟与全局的眼光,必须破除等级观念。当然,“宽容”不等于纵容,应掌握适度的原则,在许可的范围内恰当地行使“宽容”之心。
这一话题如果写成议论文,可着重指出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气度,是协调人际关系的良好的润滑剂。
如果写成记叙文,可以在叙述亲身经历的基础上,适当地结合议论,有分寸地点明“宽容”的意义和价值。
如果习作者文学功底比较扎实,本题还可以写成抒情色彩浓郁的散文诗等。
(1)宽容(内涵):
指胸怀宽阔,气量宏大,不计较或追究一些非原则问题以免发生矛盾。
宽容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2)写作角度:
①宽容是一种理解和体谅他人的做法。
②宽容意味理解,不斤斤计较。
③宽厚待人才能获得别人的爱戴与敬重。
④宽容不能丧失原则,姑息纵容。
⑤用宽容的精神去帮助别人,方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3)名言: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壁立千尺)无欲则刚。——林则徐
②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
③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结果是甜蜜的。——[法]卢梭
④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法]雨果
⑤没有宽宏大量的心肠,便算不上真正的英雄。——[俄]普希金
⑥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别人宽容的,但谁能说自己是不需要宽容的呢?——[俄]屠格涅夫
⑦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原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⑧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薜渲
⑨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斯宾诺
⑩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纪伯伦
⑾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也可以远害。——洪应明
⑿深以刻薄为戒,每事当从忠厚。——薜渲
⒀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任何信念。——爱因斯坦
⒁宽恕而不忘却,就如同把斧头埋在土里而把斧柄留在外面一样。——美国.巴斯克里
⒂宽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欧文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每个人都有一块必得由自己来耕种的土地。贫瘠、肥沃或许无法选择,但荒芜、繁茂将由自己来决定。
请以“耕种自己的土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不必面面俱到;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式标题,整体采用比喻性手法,其重点在“耕种”上,“自己的土地”是动词“耕种”的对象。
“耕种”,即具体的行动,要求脚踏实地,精耕细作,坚持不懈,以一种高度负责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使命,争取有所收获。
自己的土地”,则指自己从事的工作、事业、学业等,可以是自己的职责所在,爱好所在,理想所在,目标所在,是激励个体为之努力奋斗的动力,也是有价值的人生必须要作的积极的选择。
此类题目一方面要突出动词,另一方面,一定要赋予比喻性词语以实际内涵,并让其在文中得到突出体现,有象征意义的题目同样如此。对于此类题目,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大为小。写作前,可采用添加式确定写作内容,谁在什么样的土地上耕种什么,围绕这一中心,可以突出种什么,如何种,收获什么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按要求写一篇命题作文。
以“谜,终于解开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谜,终于解开了
光阴似箭,日子在悄无声息地走过去,在颤动的笔尖中流逝,在孤独的脚步中溜走,在我的思念里一点一滴的消失。
在天空的拐弯角处,十几个熟悉的冬夏消失了。年华纷纷掷地无声地道别。种种美好被遗落在窗外;而窗内的人,望着触摸不及的过往,兀自伤悲。
进入高一,或许,我不会再拥有曾经无虑的生活,不会再保存幼稚的心灵,伴随我同行的,只能是日益懂事成熟的我。好不容易盼到了一个休息日,踏上归家的车,看着路边飞快倒退的树,看着河中戏水的鸭子,这一切熟悉又陌生的画面,心中难免产生了感慨。
我的心中有道无形的绳索,曾以为,只要以一切办法来取得成功,我就快乐了,于是也可以再安静地以成功者的姿态在拥挤的人群里享受生活。而现在呢?又在哪一个春天里看桃花展开笑颜,燕子送走冰雪,又在哪个秋日中感叹“江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的独特之美?也许只有在如此的时间与地点,我才能略减沉重的泪水,稍稍拥有渺小的自己。
下了车,抬头仰望这片蓝天,看着这灿烂的阳光一缕一缕的射下来,一股温暖充溢在心中,接一缕阳光入掌,一种遥遥而又暖暖的感动从皮肤从毛孔一丝一丝一寸一寸地渗出来,一种无法言表的情愫蔓延在周身的每一个细胞。
此时,阳光在瞬间灿烂了我的脸,灿烂了我的世界。
释然中,我发现了压抑在心中的石头,发现了束缚内心的一道绳索:我努力追求成功,却一直害怕失败;一心想要清碧透明的生活,却舍弃不了控制生活的姿态;向往微笑与快乐,却一直用烦恼涂抹生活。
这一切,都在这温暖的阳光下化解了,生活不再无奈地沉浮。
这一刻,一颗孤寂而悬浮的心宁静了,安详了。思绪也变得沉稳起来,在骤然崩溃的旧伤里,疼痛已经边得越来越陌生了。
轻轻地拨开心中阴霾,让自己的心灵“赤裸裸”地沐浴在秋天灿烂的阳光下,滤去所有的忧愁,脱去那份华丽的伪装,真实使得飞扬在这转瞬即逝的光圈中。
解开心中的绳索,让心中充满希望,充满阳光,学会挥手,多一份洒脱多一份美好。
本题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生活中,很多困难、障碍或者误解---谜,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的故事都是大家乐于关注的,我们要选取典型事例来行文。你可以通过亲身经历中的故事、见闻、写出如何解开谜的。构思时,要抓住“谜”“终于”“解开”进行分析。“谜”可以理解成“疑惑”“困惑”“出现的问题”等,“终于”体现了思考、努力的程度和过程,“解开”可理解为明白、成功、战胜等。写作时,可以采用“谜+分析思考过程+解开”的思路。可以通过几件事例,来表现中心事件。要注意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如描写、修辞等。详略得当。为此可参考以下立意:
1.与父母之间的谜
2.与同学朋友之间的谜
3.内心的谜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