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送?别
左 纬
骑马出门三月暮,杨花无赖雪漫天。
客情唯有夜难过,宿处先寻无杜鹃。
小题1:第二句写了什么景物?用了哪些修辞手法?(4分)
答:?
?
小题2:结句“宿处先寻无杜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
参考答案:
小题1:诗的第二句写了杨花飘飞的景色(1分),用了拟人、比喻、夸张的手法(3分)。
小题2:诗人跳出一般送别诗的缠绵与伤感,提醒友人寻找没有杜鹃鸣叫的旅馆住宿,把对所别友人的体贴关心含蓄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2分)。这既是关怀,又是鼓励,感人肺腑(2分)。
本题解析:略
小题1:
小题2: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古诗鉴赏(8分 )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注】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小题1:诗的结尾写蝉声嘈杂,诗人心情烦乱。诗人为什么心“乱”?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5分)
小题2:从全诗看,诗人是运用哪些表达技巧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请略加分析。(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身在病中;②思念故乡;③感慨时世(或感时伤世、忧时、忧国忧民);④漂泊天涯(或独宿驿馆);⑤秋景凄凉。(每点一分,共5分)
小题1:直接抒情,二、三联直接抒发夜宿所感。借景抒情,首联描写葛溪驿的环境,营造氛围;尾联以黄叶、鸣蝉衬托自己的心境。(每点一分,共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内容。所以要分条筛选。题目给出4分,可从四个方面找出。病身、归梦、岁时、凄凉、行人、疏桐等字眼显示出诗人一人在外,孤独并且身感病痛,感概往事,心烦意乱
小题1:本题考查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在抒情方面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二、三两联直抒胸臆,而首联尾联的缺月、鸣蝉、桐叶等意象则营造寂寥凄清的氛围,衬托出烦乱心境。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减字木兰花
苏 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小题1:词中所写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从词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5分)
小题2:词中哪句表达了对世人的告诫?对此,你有什么感慨?(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早春(初春)。从“莺初解语”的“初”字,“微雨”的“微”字,“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特点可以看出。诗人所写的这些景物都独具初春的特点。(黄莺才刚刚懂得开口唱几句春天的歌,天空也刚刚下着如酥的小雨,嫩嫩的草尖刚刚冒出地面,在微雨里,眼前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只有远远望去,才发现有一层的嫩绿铺在地面。)
小题1: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2分)只要谈把握青春年华,珍惜美好时光,语言通顺,积极健康即可视为正确。酌情给分。(4分)
本题解析:
小题1:由“莺初解语” “草色遥看近却无”等判断是“早春”,再结合诗句分析,写出“早春”,2分;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3分
小题1:表达对世人的告诫的诗句是“花不看开人易老”,再结合现实谈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分析得当即得4分。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7分)
题?画
李唐①
百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②画牡丹。
注:①李唐,宋代画家,精于山水画。②燕脂,即“胭脂”,一种红色颜料。
小题1:下列对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是一首题画诗,类似的作品还有杜甫的《春夜喜雨》。
B.第一句写作者限中看到的村落实景错落有致,画面淡雅清新。
C.第三、四句作者慨叹人们只对花鸟感兴趣,对自然山水视而不见。
D.整首诗语言浅近,通俗易懂,抒发出作者内心的种种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