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十)
2019-03-16 01:21:56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以下加点词语在旬中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                              (    )
A.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饱含深情的样子)
B.杨柳的风姿(美好的姿态)
C.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透彻(“渗透”一词表现了“我”对母爱感觉和体会的过程,也与母亲毫不张扬的爱相符合。)
D.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驰聘)

1、语言运用题  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修改后的这段文字衔接自然,语意简明、连贯,逻辑严密。
沈阿姨与母亲是一辈的。的身体稍瘦,颧骨高高的,眼睛大而有神。想给乡下的侄子写一封信,就找给乡下的侄子。知道虽然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但明事理。母亲与沈阿姨如同亲姐妹一样,相处十分融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第一处改为“沈阿姨”;第二处改为“沈阿姨”;第四处改为“母亲”;第五处删去“一封”。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给下列一则新闻加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本报讯?昨天,有关人士透露,我国曾经申请将中国武术加入2008年奥运会竞技项目,但奥委会已经拒绝了这个请求。目前,我国正在就是否将中国武术列入2008年奥运会表演项目与国际奥委会协商。


参考答案:
中国武术无缘北京奥运会竞技项目


本题解析:抓住消息的导语以及其中的“但”, 抓住陈述对象和中心事件加以概括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大气中臭氧层的减薄及南极上空臭氧洞的不断扩大是由于人类大量排放氯氟碳类物质造成的,这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B .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在高手如林的北京奥运会上,大力发扬了锐意进取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感人的笔触塑造了共产党员保尔。
D.如何才能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能力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能力的低下,能力的形成是以知识的充足为前提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骋:放任,尽量展开)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第一代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翘首神州,不忘桑梓(zǐ)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
B.2008年奥运会期间,为了方便观众收看比赛,首都各大报纸届时将特别刊出转播时间表,人们可以案图索骥(jì)
C.南京城在12月13日会拉响警报,汽车会鸣笛,渡轮也会鸣响,所有的声音会聚一处,仿佛30万个曾经鲜活的生命在风中呜咽(yān),给人警醒。
D.站在广场一隅,仿佛置身于净心的祥和安静之地;阳光灿烂,经蟠飞舞,身旁好似不时传来阵阵清晰而混(hún)沌的远古呼唤,令人思绪万千,浮想联篇。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按图索骥 风中呜咽(yèn)联翩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