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6-26 16:34:20 【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浣溪沙 黍熟黄梁 捐余抉兮江中  沅有芷兮澧有兰
B.争渡暄 流水潺湲 泄水置平地   酌酒以自宽
C.玉簟秋 九重城阙 三顾频烦天下计 花自飘零水自流
D.月绯徊 松径寂寥 天生我才必有用 鱼龙潜跃水成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是( )。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
  ②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闻了
  ③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
  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此题考查句子衔接能力。根据“我独坐在书斋中”,首先应是③句,紧接着是①句。“粼粼碧水,丝丝垂柳”的清幽之景正与“我”宁静淡泊的心境相符。此句中的“窗外”不仅与“书斋中”呼应成文,而且领起①句,因为“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也是“窗外”之景。若以①句居首,则缺少了上述逻辑联系。解析至此,正确答案已经浮出。至于后面两句,必须是先④后②,④句紧承③、①,扣住视觉,②句则转到听觉上来。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空1分)
(1)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横槊赋诗 。 (《赤壁赋》)
(2)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 娇儿恶卧踏里裂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
(5)停杯投箸不能食,?。?(《行路难》)
(6)山河破碎风飘絮, ?。?(《过零丁洋》)
(7)纷纷暮雪下辕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不宜异同 。?(《出师表》)?
(9)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京口北固亭怀古》)
(10) 嗟夫!?,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参考答案:
(1)酾酒临江?(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3)布衾多年冷似铁(4)八百里分麾下炙
(5)拔剑四顾心茫然!(6)身世浮沉雨打萍?(7)风掣红旗冻不翻 (8)陟罚臧否,
(9)封狼居胥,?(1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和大好局面来之不易,需要各族同胞倍加珍惜,任何敌对势力企图破坏新疆的繁荣和稳定,都是新疆各族群众不能答应的。
B.碳汇林管理者将从这项基金中获得支持,以补偿在种植碳汇林过程中发生的抚育、保护和营造等支出的费用。
C.据媒体报道,中行高山案是黑龙江省最大的金融诈骗案,3名主要涉案人高山、李东哲和李东虎均出逃到加拿大,但已得到加拿大警方的严密监控。
D.对小学生、初中生来说,还处于打基础、长身体的黄金时期,家长急功近利地让孩子钻进奥赛学科里,这对孩子的发展是有害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他的著作用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就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答:? ?


参考答案:他的著作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阐释的依据是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阐释的内容既有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也有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还有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正确使用词语..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