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6-26 16:34:20 【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央视在3月15日曝光苹果公司维修服务政策与国外不一致后,苹果中国公司回应表示:“重视每一位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
B.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了国事访问,中俄双方建设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达成共识。
C.中央电视台是中国重要的新闻舆论机构,其传播的文化产品是否先进,刊播的广告是否诚信,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
D.在昨天进行的欧洲羽毛球团体赛中,卫冕冠军丹麦队和德国队以5:0和3:2分别战胜芬兰队和瑞典队,闯进了决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A.不合逻辑,偷换主语。“央视”应放在“曝光”之前。C.成分残缺,在“建设”前加“就”。D.语序不当,“分别”放在“以”之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九岁不行,零丁孤苦
B.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C.渔父莞尔而笑
D.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不行,不能走路。B.非常,不同寻常。D.果然,吃饱的样子。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请用简洁的文字说明下面漫画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并针对这种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4分)

现象:
观点:


参考答案:现象:这幅漫面反映了基础教育中存在的愈演愈烈的择校现象。
观点:激烈的择校之风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影响了教育的公平和效益,择校费的收取,增加了教育负担。(2分,观点鲜明,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2分,意思对即可。
每个分句1分,全对得4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选出各题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
A.巷(hàng)道强劲(jìn)负笈(jì)乳臭(xiù)未干
B.应(yìng)和闷(mēn)热作(zuò)坊飞来横(héng)祸
C.咽(yān)喉档(dàng)案标识(zhì)称(chèn)心如意
D.拘泥(nì)调(tiáo)频空隙(xì)断壁残垣(huán)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劲”读jìng,“笈”读jī;B.“作”读zuō,“横”读hèng;? D.“垣”读yuán。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读下面一段话,试概括出“草根文化”的四个主要特性。(每点不超过6个字)
  社会学家、民俗学家艾君在《改革开放30周年解读》中对草根文化这样界定:“草根文化,属于一种在一定时期内由一些特殊的群体、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潮流,它实际是一种"副文化、亚文化"现象。它具有平民文化的特质,属于一种没有特定规律和标准可循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动态的、可变的文化现象。它区别于阳春白雪的雅文化、上流文化、宫廷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他认为,健康向上的“草根文化”会形成对主流文化的重要补充,但愚昧落后的“草根文化”无可否认也会对传统意义上的主流文化带来辐射、腐蚀和冲击。
“草根文化”的特性:
①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_ ④_____


参考答案:①社会性(答“副文化、亚文化”亦可)
②平民性
③动态性(或可变性)
④两面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正确使用词语..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