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二)
2019-06-26 16:36:47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蹊(qī)跷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B.到了冬日,那生命的黄昏,难道就没有什么事情好做?只是隔着窗子,看飘落的雪花、落寞的田野,或是数点那光秃的树枝上的寒鸦。 C.我们看见一只雌鹿——当时我们是这样认为,正在涉过这条急流,它的胸部淹没在白色的水花中。 D.我现在闭着眼就能清晰地看到自己一面吃饭一面读书(不是功课)的“迷样子”(祖母的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第三个逗号放到后引号外,B最后的句号改为问号,C第一个逗号改破折号。标点符号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也是高考常考考点,复习中要注意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了解高考常考题型,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填空。 (1)袅袅兮秋风,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湘夫人》) (2)___________________,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___________________。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___________________。(孔尚任《哀江南》) (4)凡月夜、_________、雪之夕,游人往来,__________。(袁宏道《虎丘记》)
参考答案:19. (1)洞庭波兮木叶下;(2)小楼一夜听春雨;(3)将五十年兴亡看饱,凤凰台栖枭鸟;(4)花之晨,纷错如织。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提取下面这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概括达尔文的研究、成书过程。(4分) 归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经过了五年的工作之后,我曾专心思索这个问题,并且写出若干简短笔记。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充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选自达尔文《<物种起源>绪论》) 关键词: ?、?、?、?。
参考答案:搜集(事实)、思索(问题)、(写出)笔记? (形成)纲要(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研究、成书过程,研究的过程是其思考的过程。如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写简短笔记。写成纲要,后来成书。注意要过程,所以要找出动词,逐一摘下来。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作业写到很晚,真是杯具!再酱紫,要生餐具了!”“神马都是浮云!”“童鞋都是些菌男霉女,但我肥肠稀饭哦!”近年来,类似的语言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小学生作文中,有人把这种现象叫“网络语‘入侵’作文”。不同的群体对这种现象有不同的看法,并有各自的道理。 请选择作文学生、语文老师、语言专家中的三种人物,以他们的身份对这一现象进行简要评论。 (1)作文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文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言专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作文学生:作文中使用一些网络语言有新鲜感,诙谐风趣,形象生动,也很贴近生活。 (2)语文老师:虽然有表现童心童趣的一面,但这些语言不能体现汉语严谨、精炼、凝重、高雅的特点,学生处在语言学习阶段,不严格要求,会使语言运用水平下降。 (3)语言专家:在汉语教育中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国家语言文字政策,规范使用语言,同时也要想到网络词汇是语言的创新和发展,有生命力的词汇会逐渐进入汉语基本词汇中。(不设统一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