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被誉为“最美乡镇干部”的某乡党委书记,在一个其他人不肯去、去了也待不到两年的地方,一干就是八年,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率领村民发奋图强,将穷乡僻壤建设成了美丽乡村。面对洒满心血与汗水的山山水水,他深有感触地说:“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参考答案:
参考例文:
风雪中的峰顶
湖南永州一中?刘小忠
今天已经是第十三天了,低矮的小木屋里,即使坐在离火堆最近的地方,也丝毫感觉不到温暖。
我坐在一边用冻红的手指颤抖地写着札记,而其他人则坐在一团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几乎每一个人都是皱着眉头缩在一起,他们认为这样也许会暖和一些,因为这里实在是太冷了。
我们是一群登山爱好者,登过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山峰,而我们最大的愿望是就是爬到珠穆朗玛峰的山顶,站在世界最高的地方。于是在半年前我们就开始策划并且来到这里。但这一过程似乎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寒冷的环境,连续十几天的暴风雪让我们寸步难行。
就在十三天前,我们正在庆祝我们到达了半山腰,一场雪崩残忍地吞噬了我们的一名同伴,这一事件让所有的人都吓呆了,我们曾想过爬珠穆朗玛峰的艰难和辛苦会比爬其他山峰更甚,但我们从未想过会失去自己的同伴,沉重的打击和恶劣的环境迫使我们在这里停了下来。我们都在犹豫,到底应不应该前行,继续我们的梦想。
“我们不应该停下来或者退缩,大卫的不幸离去应该成为我们失去警惕性以致判断情况出现差错的教训。我们要爬上去,带着大卫最后的遗愿也要爬上去。”说话的是一个金发碧眼的西方女孩,她坚定地眼神似乎鼓励了所有人,最后我们决定继续前行,爬!
越往上爬,越接近山顶,环境就越发恶劣。食物也开始变得不够吃,有同伴说,他已经不行了,他觉得快要死在这里了。我们互相扶持,带着死去同伴的信念一步步前行。
当我们攀登到25000英尺高“霍泽之脸”上,前方风雪笼罩中的珠峰南峰顶向我们发出挑战。我们用冰镐、冰爪和事先修好的路绳固定自己,在稀薄的空气中调整呼吸。在这个高度,氧气含量仅是海平面的2/5,我们不得不停了下来,放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除了雪就只剩下空气。但是恶劣的天气使得我们不得不下撤。秦刚手部冻伤,大明的手部和腿部也有不同程度的冻伤。起初说话的西方女孩安妮因为身体不适体力严重透支晕倒过好几次,但醒来后,她的眼里依旧闪着光,她说她要越挫越勇,即使饿死,也不能放弃。
一个月过去了,我们终于爬上了顶峰,这片风雪中的峰顶美丽而神秘,我们几乎不能呼吸,只能依靠“罐装氧气”在这里看着沿途美丽的景色。
此刻,我才明白;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评点】本文亮点有二:一是巧妙化用“攀登珠峰”的素材,融入自己的切身感受,将攀登过程的喜与忧、苦与乐、生与死的考验进行对比,突出了雪山般美好情怀背后相伴而来的死亡威胁、食物短缺、冻伤代价,深刻地反映了材料的主题——成功需要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体现了作者的忧患意识与人文关怀。二是行文之中巧妙穿插这群登山爱好者的登山经历,将顺叙、倒叙、插叙三种叙述方式融为一体,读来一气贯通,丝毫没有矫作编造之感,细节的真实和道具的选用体现出作者的独运匠心和缜密构思。结尾化用“最美乡镇干部”的名言,一语中的,巧妙点题。
本题解析: 本年的材料作文题既有事实陈述,更有价值判断,否定了“一般人不肯去,去了也待不到两年”的行为,肯定了乡党委书记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在那里一干就是八年,发奋图强,率领大家将穷乡僻壤建设成了美丽的乡村”的高尚情操,材料最后一句“心在哪里,美丽的风景就在哪里”语言优美,哲理意蕴浓厚是作文立意的关键与核心所在。“抓关键”、“析原因”、“明态度”、“辨关系”是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不二法门。
“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的话题,不同考生有不同看法,有的写坚守,有的写信念,有的认为是基层、实干、以及中国梦的缩影。从材料本身来看,几乎没有审题难度:一个乡党委书记在很穷的地方干了八年,把这个村子变成了“最美乡村”,原因是他背后坚定的信念:任何一个做大事情的人,都秉承了一种对于美好未来的信念和执着,那就是只有静下心来,用心办事才能把事做好。从这一点来说,材料要倡导的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值得肯定。当前各行各业的人都在树立和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材料将“人的心灵坚持与山村的美丽变化”融入高考试题,给人一种“很社会、很当下”的感觉。审题时抓住两个关键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一个关键句“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是不会出现跑题偏题的。
立意一:既来之则安之。无论身处什么环境,顺境也好逆境也罢,只要善于发现,都会发现其中的美好,走错路也会有走错路时的风景
立意二:心若在,风景就在。“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个是心态,一个是志向。无为的人,他的心态,到哪里都觉得周围的环境是一样的;有为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努力改变周围的环境。
立意三:心如静水。不去想人间哀乐,只身静在工作的长河,有如人机一体,也是一种最美丽的风景线。
立意四:用心才能做好一件事。一个乡村基层干部,通过八年的努力,带领村民将穷乡僻壤建设成了美丽的乡村,没有一份热爱与坚守,只凭着一身热情,他是很难走到最后的。同样,如果没有专注,他也不可能做好这一件事。
立意五:梅花香自苦寒来。坚持理想,坚守乡村,带头建设,无私奉献,每一个梦想的实现,都需要坚持、坚守,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尤其是在困难面前,更没有捷径可走,只能攻艰克难,宝剑锋从砥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实干兴村,实干兴邦,只要肯想办法,只要肯下功夫,最穷山旮旯也能变成最美乡村。一个乡村的变化如此,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莫不如此。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作文(60分)
话题作文:
请以历史故事或跟历史有关的内容为话题作文
要求:
4、?题目自拟
2、立意自定
3、文体自选
4、不低于800字
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乌江悲风
西风紧吹,已是残阳如血。鸣咽的江边,我看见你倒下的身影。“虞姬虞姬奈若何?”项王,忍辱负重以求东山再起,你不明白吗?
还是俊朗少年时,始皇的仪仗让人不能逼视,翩翩少年却一句:“吾欲取而代之。”也许,命运从那时起便布下了它的迷局。
只是要攻进咸阳了。怀王该派贤将攻城了。是项羽,还是刘邦?项羽力拨山兮,威覆四方,季父项梁又为秦人所杀,论勇、论家族、论资历,刘邦似乎只是“无赖”小儿。然而一班老臣却说:“邦,宽厚者,以进咸阳最适。”一路所向披靡的项羽此时有了失败感。为什么?我是昂着头的将军,岂能对他俯首认输。
杀!杀!杀!战袍再被鲜血染红,当苦战不堪的楚军杀进咸阳时,刘邦已一路兵不血刃,捷足先登了。还是再战。疲弊之众怎敌他休整之后的精兵强将。西楚霸王从未打过败仗,然而却生平第一次向别人提出休战。“再战以决生死。”
美人香魂已逝,耳畔再也听不到虞姬的清妙歌音,虞姬,连你也不肯陪我吗?四面楚歌,撩起将士一片愁肠,我一路走来,难道要面对一个失败的结局吗?仰首问苍天:难道真的无路可走了吗?
乌江亭长摇着小船而来:“项王,上船吧,江东三千子弟还可练成精锐。”江东?我有何颜面去对他们?我已经输了,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一个丢兵弃甲的败将如何再去面对那一张张熟稔的脸孔?乌骓在身旁昂首嘶鸣,上船吧,去代我向他们说声“抱歉”吧。
乌江的河水翻腾呜咽:项王,为何不过江东?不过暂时低头而已,现在低头走过失败的低墙,明天就抬着头走回成功的大门。,
然而,乌江的悲叹项王听不到,在他倒下的身影里,只有失败而已,赳赳武夫本是多情之人,尽管表达这多情的却是无情。永远胜利的神话和执著的追求,坚韧的意志、生命一起倒下。成为乌江畔那绵延亘古的哀叹。
恍惚中,虞姬挥剑自刎的情景再现眼中:“项王,但求你赢得天下,虞姬不愿成为你的羁绊。”最爱已失,也不肯放弃脸面。在你眼中,真的没有什么能换来那一次低头吗?
垂问远古,突然明白,人生路上,有些小门,不得不低头走过,出来之时,仰着头望苍天,一片蔚蓝。
明白这个道理,乌江的那场风也许就不会悲吟几千年!
简评:本习作选择历史故事,将话题所引出的道理寄寓在演绎的具体的人物形象之中,写法简单然而有效,比之泛泛而谈的习作自然高出一筹。
示弱也是一种武器
古人就有一种以退为进,后发制人的说法,云“胜败乃兵家常事”,胜败之中便有一种进退的辩证理论,进,人人都会;退,却很少有人把握,因此我说:示弱也是一种武器。
人生的道路坎坎坷坷再所难免,这些挫折坎河就像一道道门一样,大门,你会鼓足勇气直冲进去,而小门你只有弯腰侧身才可以进去,弯腰侧身并非代表你的无能与胆怯,而是一种名为“示弱”的谋略。
因此,示弱便是突破人生路上小门的不二法门。
“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那一段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今天下英雄,唯汝与君尔”,曹操这句话的确让刘备费神许多,刘备明知这是曹操设下的圈套,但已火烧眉毛,不跳不行,但如何“跳得过去”却是个生命攸关的问题,命悬一线间啊!
韬光养晦的刘备,避其锋芒,以“示弱”为武器,成功的穿过那扇“小门”,巧借间雷作为掩饰,糊弄了曹操一下,最终逃离了虎口。
倘若刘备像个二五一样大声笑道,“不错,这话我爱听。”恐怕神仙也救不了他了,更谈不上后来的三足鼎立,天下三分的局面了。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示弱对于那些人生道路“小门”来说,你还有别的更好的选择吗?
示弱说起容易,做起确实很难,谁愿意在别人眼皮底下弯腰侧身,谁愿意放下自己高贵的额头,像下人一样穿过那些人生路上的小门呢?
西楚霸王项羽,可谓世间罕见之骁将,千古之英雄,可再怎么有能耐,倘若缺乏对人生路上小门的认识,缺乏了示弱的意识,最终也只能落得个自吻乌江的下场。
“江东人士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项羽的悲剧在于他的自负,他的争强好胜,只凭匹夫之勇而缺少突破人生路上的小门的策略,岂有不败之理?
大丈夫,能屈能伸,不必在意那一刻的失意,不必耿耿于那一时的低头,始终记住:示弱是突破人生小门的最有力的武器。
简评:本习作写作很简单,就是一正一反两个典型的例子再加上简单的剖析,事实让人信服,道理给人启迪。
本题解析:
我们生活在今天。但我们的生活却是由昨天、今天和明天组成的轨迹。昨天是我们的历史,明天是我们的未来。昨天的历史决定了今天的我们的道路或者说预示着我们的明天。
考生可以从小处着笔,写自己的奋斗历程;也可以从大处着笔,写历史人物对我们的影响(包括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歌德说:“我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工作,我的年表就是最好的说明。”
康德说:“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
爱因斯坦说:“只要有一天你得到一件合理的事情去做,从此你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奇异的色彩。”一个普通人说:“我们注定终生吃苦,我们注定活得不轻松,但我们应该活得精彩。”
看了以上材料,你对“精彩”或许会有新的认识,请以“精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
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多数人都喜欢玩游戏。“游戏”的意思可以解释为名词,也可以理解为动词;游戏能帮助人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也能耽误人的学习与工作;游戏能带给人欢乐,也能带给人忧愁。游戏还能……
请以“游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我家楼下不远处,有个废品收购站。收废品的来自安徽,带着一家三口。每天经过时我都会看到他们俯下身子忙着整理收来的废品。每次看到他们,我总会想到“艰难”两个字。每当家里有空饮料瓶或废报纸,我总是趁早晨上班的时候,顺手悄悄放到收购站门口,然后离开。
某个早晨,我仍像往常一样,把一袋旧报纸放到那个门口,准备离开。没想到,那女人竟然出来了。我愣住了,急忙摆手说:“不要的,送给你们了。”没想到,她竟跑过来,拦住我,硬塞给我两枚一元的硬币。我推搡着,那女人说:“大哥,我们是收废品的,虽然挣钱不多,但也算是做生意的,没道理不给你钱的,快拿着吧。”听了这个安徽女人的话,我隐隐感觉脸在发烫。我郑重地收下那两元钱,看着她高兴地转身离开。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主立意,自定文体,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神圣的尊严
海卡尔说:人的尊严比金钱、地位、权势,甚至比生命都更有价值。在美国纽约中央车站,人们向流浪汉或流浪艺人施舍时,一定得平等待之。他们在表演时,身旁放着收钱的金色盘子或帽子,如果你没有欣赏他们的表演便投钱,会被拒绝,如果你欣赏完后没有鼓掌或者发表评论,他们照样不会接受你的钱。因为他们认为:“您的施舍,我的尊严,我们是平等的。”所以人活着,要顶天立地,要昂首挺胸,要有尊严。
尊严,是一个人的颜面,是一个人得到他人认可的某种东西。这种颜面不是虚荣的面子,不是用来炫耀的某些东西。
尊严,是一种操守,一种价值观,一种自立自强的精神;是一种通过自尊自爱,从而得到他尊他爱的美好感受。
尊严是神圣的,不可侵犯,不可亵渎,我们应该捍卫尊严。一个人如果连尊严都没有,那他的生命必定是黯淡的,甚至是毫无价值的,人都应带着尊严活着。有了尊严,你才会看得起自己,从而高标准严要求自己,不逾矩;有了尊严,别人才会敬重你,你的所作所为才有意义。一个人,一个民族,如何获得尊严,不能靠别人,只能靠自己。靠自身的修养,靠骨子里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自敬者人恒敬之,自贱者人必蔑之,这是最基本的道理。有尊严地活着才有意义,决不可放弃做人的尊严;卑微的生命因尊严而高贵。
在大是大非面前,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视尊严为生命,他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美谈。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苏武宁牧羊塞外也不投降,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他们有浩然正气,他们活得有尊严,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就算失去了生命,也要捍卫尊严。
然而也有许多人为了生存,为了追名逐利,为了向上攀爬……出卖尊严。现实生活中有为息事宁人屈辱下跪的,有为金钱触及道德底线的,更有为一时利益出卖人格的……尊严,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奴颜婢膝,阿谀奉承,丢失尊严,丧失人格,就算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只会为世人所不耻。文强、许迈永、曾锦春之流为了一己私利,出卖人格,出卖尊严,全然忘却了做人的基本准则。李浩之流,为泄私欲,不惜任意限制、剥夺他人自由和生命,完全丧失为人的底线,丑恶至极。
尊严,不是谁特有的,世间万物都有尊严。没有贫富差距,没有高低贵贱,尊严是平等的。上至伟人,下至普通百姓,都有尊严。
尊严,神圣不可侵犯。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可以从以下角度审题立意。
角度一:从“我”的角度,写关爱与尊重。审题时抓住关键句“我隐隐感觉脸上发烫”“我总会想到 ‘艰难’两个字”,“我”本意是要关爱他人,却没有尊重他人。材料的主旨是谈“关爱与尊重”的关系,关爱即关心爱护,尊重即敬重理解。在关爱别人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别人的感受,不能只顾自己,冒犯他人的人格。关爱他人要从内心尊重他人的人格,真正的关爱不是施舍,而是发自内心的关怀与给予。
参考拟题:关爱他人从心开始 同情不如鼓励 施舍(帮助)要注意保护受施者的尊严……
选材小贴士:选素材时要从关爱与尊重两方而去考虑,不能只侧重一个方面。有一个故事:富商在散步时遇到卖旧书的年轻人,就将钱塞到年轻人手中。没走多远忽又返回,从地摊上捡了两本旧书,并说:“对不起,我忘了取书。其实,您和我一样也是商人!”
两年后,富商应邀参加慈善募捐会时,一位年轻书商紧握着他的手,感激地说:“我一直以为我这一生只能摆摊乞讨为生,直到你亲口对我说,我和你一样都是商人,我才找到了自尊和自信,从而取得了今天的成绩……”不难想象,没有那句尊重鼓励的话,富商当初即使再怎么关爱年轻人,年轻人的思想也断不会出现巨大的转变,进而发迹,这是关爱与尊重的力量啊!
与此相反,在微博上盛传着一张照片:病房中的女孩苍白的脸与镜头着重表现的“好心人”手中醒目的几十万现金,强烈对比之下,女孩无奈的眼神正是对这种以牺牲他人尊严为代价的“伪慈善”行为的最好控诉。真正的慈善应当从心出发,真正的慈善不是施舍,而是发自内心的关怀与给予。
角度二:从收废品的女人的角度,写自尊。自尊,即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有了自尊才活得有尊严。在一些人的眼里收废品的一家人过得很“艰难”,可女主人称自己的职业“虽然挣钱不多,但也算是做生意的,没理由不给钱”,面对他人的可怜与施舍,坚守自己的尊严,相信他们一定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从这个角度,最好写议论文,对“什么是自尊”“人为什么要自尊”“怎样做到有自尊”等问题,可以层层推进展开论述,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参考拟题:人穷志不短 神圣的尊严 卑微的生命因尊严而高贵……
选材小贴士:选材一定要紧扣“自尊”,体现自尊。古语云:“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屠格涅夫说:“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却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
松下幸之助说:“我想一个人的尊严,并不在于他能赚多少钱,或获得了什么社会地位,而在于能不能发挥他的专长,过有意义的生活。”
龙应台说:“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莫言小说《马语》里的一匹战马,为维护军马的尊严而不惜自毁。
角度三:从收废品的女人的角度,还可写坐享其成不能给人快乐。收废品的女人面对送上门的不用出钱的废品,选择给钱,不愿坐享其成不劳而获。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生活,她觉得只有劳动才能给人持久的快乐。构思时可以正反对比当今社会上有人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最终遭人唾弃;有人拼搏奋斗,令人景仰。
参考拟题:不劳而获岂能让人快乐 坐享其成不能给人快乐
选材小贴士:选材时要注意现实针对性,尽量选取那些有时代感的新鲜素材。如:有的富二代们坐享其成,躺在父母的家产上炫富,遭人唾弃,醉生梦死的生活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快乐。可是也有一些富二代不愿坐享其成,而选择另立门户,自主创业,如美的集国老总的儿子何剑峰创立盈峰集团;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之女王雪红选择自主创业……他们成为让父辈们刮目相看的“创二代”,令人佩服。
角度四:收废品的女人说自己是生意人,“做生意没理由不给钱”,显示出了她的职业操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她们一家虽然看起来地位卑微,但坚决不占小便宜,她们有自己的原则,辛勤劳动,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挣到的钱是干干净净的。因此可以从“职业操守”的角度,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参考拟题: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坚守职业操守 坚守尊严
选材小贴士:怎样正确对待金钱?在使用这类话题的素材时,要注意分寸,不可太偏激。钱很重要,经商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只是无良商人在金钱面前迷失了自我。为了节约成本,追逐更大的利益,无良商人制造了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塑化剂事件,中国人对于食品安全的态度早已变得麻木和无奈,改为选择外国食品,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面对这一个个丧失道德和违法的食品安全事件,商人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素材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选自《孟子》)
素材点拨:孟子的名言是很有说服力的理论论据,适用于记叙文、散文、议论文,可以引用、化用,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适用于“骨气”“尊严”“相处”之类话题的作文。
素材二:现实中有为息事宁人屈辱下跪的,有为金钱触及道德底线的,更有为一时利益出卖人格的……尊严,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
素材点拨:这则素材是很好的反面典型材料,适用于列举现象、引出要议论的话题,也适用于做反面论据。三句话构成排比,能增强文章气势,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引人深思。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