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生活环境不同,人担当的角色就不同,承担的责任亦不同。不明了自己的角色及责任,其人生常常是灰暗的;担当好自己角色,承担责任,积极进取,追求卓越,必能书写人生精彩华章。
请以“角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当你“自我作践”地把日子看成破铜烂铁时,你的日子也将是锈迹斑斑的;当你“珍而重之”地把日子视为金银珠宝时,那么你拥有的日子也将会是金光灿灿的。对此,你是怎么看,怎么想的呢?你有这方面的经历或感受吗?
请联系实际,围绕“人生态度与生存状况”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足球教练米卢说过:“态度决定一切。”这话固然有些绝对,但现实生活中,人生态度确实与人的生存状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人生态度影响生存状况。比如,积极的人生态度,会使人充满进取精神,从而赢得“金光灿烂”;消极的人生态度,会使人悲观失望,缺乏应有的进取精神,以致人生变得“锈迹斑斑”。?
具体写作时,切入角度要小,内容挖掘要深,感情表达要真,要善于从日常生活琐事中?
挖掘其隐藏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平中见奇,平中见深。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蛇
再笔直的路
也会留下曲折的足迹
让你总结教训
你却总抱怨
行程不按自己的思路设计
这首诗歌引发了你怎样的体验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少于700 字。(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参考答案:
要勇于解剖自己
跋涉,明确一个目标与终点,我们可以在起点瞭望,每一步都要踏下属于自己的影子。了解,这每一步踏碎的影子都是自己的缩影,都争先恐后地想要叙说现实的自己的心理,想要表现最真实的自己,自己生活在细节之中。
自从毕淑敏女士说出“我很重要”后,我们鹦鹉学舌般地跟着呐喊。我们并不了解自己,我们这一代的独生子女,每一个说出的第一句话都是“我最重要”,每一个人在别人心里都是自私的代名词,却没有听到。把真实的自己展现在别人眼前,同时也无限扩大了自己的缺点。从细节中回望,每一步脚印,每一个缩影里的自己,是红与黑的交杂体,真实但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前提是,这需要剖析自己的勇气。
人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是因为对于自己的不了解也造就了一段又一段悲欢离合。三生石上旧精魂在人间纸醉金迷中沉沦,找不到自己的心这具枷锁,虽然花天酒地,但我相信,它并不快乐。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周瑜并不了解自己,但自己却被诸葛亮看得透透彻彻。若他能想了解蒋干一样了解自己,忌骄忌妒,或许他的聪明才智更有用武之地。与他相同的还有被骂死的王朗,这是一个奇怪的轮回,每一个人都能看透别人,却唯独看不清自己。自己的内心不正是活在细节中的吗,每一次回首自己不正可生生明鉴的吗?
我们在现实中细剖自己,每一个细节展现的独立的自己都需要勇气来改变。每一个细节浸泡在“学问思想胸襟气度”这一被称为“气”的物质中膨胀,用人类文明的精华来塑造一个完美的人。亚当和夏娃离开伊甸园时是无知的。当每一个人都趋向于完美时,没有纷争与杀戮,天堂的门会再次打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每一个民族都在尝试着剖析自己,都尝试着兼容着其他民族的文明。一个古老的民族遵循者古老的交易是没有前行的闪耀的明灯的。一个现代的人遵徇着古老的本能只能在远古徘徊。
我们知道,我们有着许许多多廖如苍星的缺点,我们知道不了解自己就想再黯然的沧海里流浪。
我们将于黑暗中发现自己,每一处细节都闪闪地发出光芒,那是从伊甸园中带出的勇气。人类的历史进程是从发现自己开始的。我们从剖析自己的过程中剖析着我们的民族,未来的我们才会真正发现前行的方向。
本题解析:路是笔直的,蛇爬过的轨迹总是曲曲折折的;蛇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却总是抱怨环境。显然,蛇象征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强调客观,不从主观上找原因;总是苛求他人,对自己的缺点却视而不见;不能适应环境,只是一味埋怨环境。因此可确立以下立意:与其不停埋怨,不如反思自己,改正自身的缺点;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敢于解剖自己,多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其他符合材料内涵的立意均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寓言,根据要求作文。
古时东瓯(今浙江南部沿海一带)人住的是茅屋,经常发生火灾,为此痛苦不已。有个东瓯商人到晋国去,听说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善于搏虎,凡是他出现之处,就无虎。东瓯商人回去后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国君。由于东瓯话“火”和“虎”的读音毫无区别,国君误以为冯妇善于“扑火”,便以隆重的礼节从晋国请来了冯妇。第二天市场上失火了,大家跑去告诉冯妇,冯妇捋起袖子跟着众人跑出去,却找不到虎。大火烧到王宫,大家推着冯妇往火里冲,冯妇被活活烧死。那个商人也因此而获罪。(据《郁离子·冯妇》改编)
上述寓言中的人物由于语言沟通的问题,彼此一再产生误解,以致冯妇葬身火海。由此可见,语言上的沟通成功与否,有时影响巨大。请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结合个人见闻、感受或学习语言的体会。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从前,荒郊野外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的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的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的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寰。
以“鱼与鱼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 准确理解材料含义; ② 800字以上; ③ 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