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四)
A.“此消彼长”,记忆太完整了,身体的某些重要器官就会退化。 B.婴儿如果头脑太大,势必对母体分娩造成伤害,因此头脑不能太大,记忆也就不会太完整,这是人类自身健康发展的一种防御手段。 C.拥有不完整的记忆,其实是人类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 D.智力提高意味着患病风险的提高,因此保持适度的大脑是对人类自身的保护。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A
小题1:B
小题1:智力水平上也存在“进化权衡”;记忆是一把双刃剑,记忆力越高也会带来负面影响;脑力的提高也增加了患病的风险的提高。
本题解析:
小题1:出自第二段,是全文的观点,具有概括性。全文重点是介绍《心理科学近期趋势》的主要观点。并主要讲述了现在用于提高智商的手段都面临着诸多问题,进而说明人类的智商已经发展到了极限
小题1:来自于第三段,理解牵强,尤其是“身体的某些重要器官就会退化”没有依据
小题1:出自第二段,是全文的观点,具有概括性。全文重点是介绍《心理科学近期趋势》的主要观点。并主要讲述了现在用于提高智商的手段都面临着诸多问题,进而说明人类的智商已经发展到了极限
小题1:第二自然段中“任何用于永久性提高智商的新型药物或者技术都具有潜在危险性。”所以答案主要集中在后面的四个自然段中,主要内容包括三点,概括这三点即可。“但如果生动的记忆太多,你的生活也会困难重重。德裔犹太人的遭遇似乎说明脑力的提高也意味着患病风险的提高。除了身体特征方面的进化权衡外,智商方面同样存在这种权衡。”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
[加拿大]里柯克
我们决定为“母亲节”举行一次特别庆祝。我们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它使我们大伙儿都体会到:母亲为我们成年累月地操劳,她吃足苦头和付出牺牲,全都是为了我们的缘故。
我们的计划是,把这一天过得像过圣诞节或别的盛大的节日一样隆重,我们决定用鲜花点缀房间,在壁炉上摆些格言。我们请母亲安排格言和布置装饰品,因为在圣诞节她是经常干这些事情的。
两个姑娘考虑到,逢到这样一个大场面,我们应该穿戴得最最漂亮才合适,于是她们俩都买了新帽子。母亲把两顶帽子都修饰了一番,使它们显得挺好看。父亲给他自己和我们兄弟俩买了几条带活结的丝领带,作为纪念母亲这个节日的纪念品。我们也准备给母亲买顶新帽子,不过,她倒是似乎更喜欢她那顶灰色的旧无檐帽,不喜欢新的,而且两个女孩子都说,那顶旧帽子,她戴了非常合适。
早饭后,我们做了一个出乎母亲意料之外的安排,我们准备雇一辆汽车,把她载到乡下去美滋滋地兜游一番。母亲一向是难得有这样一种享受的,因为我们只雇得起一个女佣人,在家里母亲几乎就得整天忙个不停。如今乡下正是风光明媚的时节,要是让她驱车游逛几十里,度过一个美好的早晨,这对她来说可真会是莫大的享受。
但是,就在当天早晨,父亲有了一个新主意,与其让母亲坐在汽车里逛来逛去,倒不如带她去钓鱼更妙。父亲说,出租汽车么,雇了一样得花钱,我们何不利用它又游玩又开到山上有溪流的地方去钓鱼哩。就像父亲说的,如果你要去钓鱼,前面就有个明确的目标,能提高你的兴致。
我们大伙几都感觉到,对母亲来说,有个明确的目标会更好些;再说,不管怎样,父亲昨天刚好又买了一根新钓竿,这就更自然而然地使他想起钓鱼来了。
这样,我们便为这次旅行做好了一切安排,我们让母亲切了些夹心面包片,为了怕我们肚子饿,还准备了一顿便餐。母亲把所有的东西都给我们收拾齐全,放到一只篮子里,准备上车。
唉,车子到了门口的时候,不料汽车里面看来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宽敞,因为我们没有把父亲的鱼篓、钓竿以及便餐估计在内,显然,我们没法儿都坐进车里去。
父亲叫我们不必管他,他说他留在家里也很不错,而且他相信他能利用这段时间在花园里干点活儿,不过,当然我们全都觉得,让父亲留在家里可绝对不行;特别是,我们都知道,他果真留下来的话,准会闯祸。安娜和玛丽姐妹俩倒也都乐意留下来,帮着女佣做中饭,只是,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她们买了新帽子不戴一戴,未免大使人扫兴。维尔和我本来也愿意退出,但不幸的是,我们在准备饭菜上,却是一点忙也帮不上。
到最后,决定还是母亲留下来,就在家里痛痛快快地休息一天,同时准备午饭。反正母亲不喜欢钓鱼,而且尽管天气明媚,阳光灿烂,但室外还是有点儿凉,父亲有些担心,要是母亲出门,她没准会着凉的。
于是我们向母亲欢呼了三次之后就开车出发了。母亲站在阳台上,从那里瞅着我们,直到瞅不见为止。父亲每隔一会儿就转身向她挥手,后来他的手撞到车后座的边上。
我们把汽车开到美妙无比的山冈中行驶,度过了最愉快的一天。父亲钓到了各式各样的大鱼,维尔和我也都钓了,不过我们钓的鱼都不及父亲钓的那么多。至于那两个姑娘呢,在我们乘车一路去的时候,她们碰到不少熟人,还遇到几个熟识的小伙子,便在一块儿聊起来。这一回,我们大伙儿都玩得痛快极了。
我们到家已经很晚,母亲猜到我们会回来得晚,她把开饭的时间推迟了,热腾腾的饭菜给我们准备着。可是首先她不得不给父亲拿来手巾和肥皂,还有干净的衣服;接着,她又去帮女孩子们开饭。我们便在最最豪华的筵席上坐下来,有烤火鸡和圣诞节吃的各种各样的好东西。吃饭的时候,母亲不得不屡次三番地站起来,去帮着上菜、收盘,再坐下来吃。
这顿饭吃了好长的时间,真是有趣极了。吃完饭,我们大伙儿争着帮忙擦桌子,洗碗碟,可是母亲说她情愿亲自来做这些事,我们只好让她去做了,因为这一次我们也总得迁就她才行。
一切收拾完毕,已经很晚了。睡觉之前我们全都去吻过母亲;她说,这是她有生以来过得最最快活的一天。我觉得她眼里含着泪水。
总之,我们大家都感觉到,我们所做的一切得到了最大的报偿。
1.为母亲过节日的活动母亲却没有参加,请概述导致这一切的根本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父亲叫我们不必管他……”这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
(1)父亲每隔一会儿就转身向她挥手,后来他的手撞到车后座的边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说,这是她有生以来过得最最快活的一天。我觉得她眼里含着泪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以“我们”的角度展开叙述,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文章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文末“我们”得到的“最大的报偿”你如何评价?根据文意,写出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回报母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子女和父亲的自私,母亲的任劳任怨。 (意对即可)
2.①引出下文母亲留守的结局,推进情节发展。
②通过写子女们自找理由,以求心安的种种表现,与开头为母亲庆祝的动机形成矛盾,揭示了子女们的自私,也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嘲讽。(意对即可)
3.(1)夸张的动作描写,讽刺了父亲的自私与虚伪。
(2)以语言和神情描写,表现母亲以子女、家人的幸福为自己幸福的内心世界,歌颂母爱。(意对即可)
4.①能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
②能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引起读者的反思,触动读者的情感;
③便于作者直接抒发感情;
④能使故事情节更为简洁、内容更为集中。(意对即可)
5.子女们保证了自己郊游,却排斥了母亲;母亲没有获得本来允诺的享受,却忙碌操劳了一天。对于这一切,子女没有一点惭愧,相反,却感到这是对母亲的奉献。孩子心目中的“最大的报偿”,却是对母亲的“最大的剥夺”。回报母爱,就应该少一点“自我”,多从母亲的角度考虑;爱母亲就应该从实际行动做起。(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传统的中国画是一种精神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技能,是一种人文关怀,而不是视觉盛宴。实现人文关怀的首要方式,是作者亲身投入经邦治国的大业,是立德、立功、立言。立德,是完善道德修养、塑造完善人格。绘画也是实现人文关怀的方式,但又有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针对广大观者的“教化人伦”,表现一种有助于社会和谐的群体意识,可以叫“载道”。另一个途径是个人的“怡悦情性”,表现人与自然或人与自我和谐,人在超越现实局限中获得的精神自由,可以叫“畅神”。
“畅神”虽属个体的审美超越,但具有人文关怀的传统中国画家,并不满足于此,而是把“天人合一”纳入伦理范畴,在提升人品情操的前提下,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品砥砺画品,用拟人化的手法,托物言志,赋予自然对象以高格调的精神境界,在实现个体畅神的同时,以高尚的道德观念影响观者,使畅神与载道统一起来,实现寓教于乐。
无论“载道”,还是“畅神”,都是表现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素称“天人合一”。当代东方学者季羡林把中国的文化精神概括为三个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自我内心的和谐。他认为三个和谐的实现,全赖人类与大自然为友。香港学者饶宗颐对老友季羡林“天人合一”观的阐发是天人互益,即一切的事业,要从益人而不损人的原则出发,并以此为归宿。他说当今时代,人的学问比物的学问更关键,也更费思量。
传统中国画的“天人合一”,还表现为绘画过程中天工与人巧的结合。传统中国画使用的宣纸、水墨和毛笔,都非常敏感,这些工具可以极尽精微地表现宇宙万象和内心波澜,达到自然而极尽良工苦心,人巧而仿佛天然。
传统中国画在不断演进中保持传统基因并吸取异质文化的因素形成了完整的写意美学体系,这一体系筑基于中国的哲学,得益于中国汉字反映的思维方式,基本特点是不以模拟再现客观世界为根本追求,而是以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的精神境界,表现高尚人格以实现个体的精神超越和群体精神的有序和谐为终极关怀。其独具特色的笔墨语言,是不脱离客观又拉开与客观距离的,是以宇宙中对立因素的统一为着眼点的,是立足视觉又超越视觉的,是讲求绘画性又更重视文化性的。?
实际上,仅以文化批判的方式去创作艺术,并不能解决感知者的精神归宿问题。重精神完善、富有写意精神的传统中国画,作为当今世界艺术的一个重要品种,在物欲高涨、精神失衡的后工业社会,对于实现艺术对人类的人文关怀,具有大可以发扬的超前价值。在这一方面两岸四地的画家,只要摆脱20世纪以来全盘西化论的遮蔽,重视文脉传承,善于以视觉形式发扬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无论是传统出新型的,融合中西型的,还是实验水墨型的,都可以大有作为,都可以做出惠及人类的贡献。
小题1:下列关于传统中国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中国画不是一种技能,不是视觉盛宴,而是完善道德修养、塑造完善人格、实现人文关怀的首要方式。
B.传统中国画表现了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有人文关怀的传统中国画家可使畅神与载道统一,实现寓教于乐。
C.传统中国画使用的敏感的宣纸、水墨和毛笔精微地表现宇宙万象和内心波澜,达到自然与人工的巧妙结合。
D.传统中国画重精神完善、富有写意精神,在物欲高涨、精神失衡的后工业社会具有大可发扬的超前价值。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绘画实现人文关怀的途径,一是教化人伦以促进社会和谐即“载道”,二是表现人与自然或人与自我和谐达到“畅神”。
B.中国画写意美学体系得益于中国汉字反映不脱离客观又与客观拉开距离的思维方式,以宇宙中对立因素的统一为着眼点。
C.中国画写意美学体系不以模拟再现客观世界为根本追求,其终极关怀是实现个体的精神超越和群体精神的有序和谐。
D.筑基于中国哲学的中国画写意美学体系,其独具特色的笔墨语言立足视觉又超越视觉,对文化性的重视要高于对绘画性的讲求。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中国文人以立德、立功、立言来实现人文关怀,即亲身投入经邦治国的大业,从而实现针对广大观者“教化人伦”“怡悦情性”。
B.传统中国画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品种,在不断演进中需要保持传统基因,当然,吸取异质文化的因素也是非常必要的。
C.季羡林以“天人合一”思想来解释人与自然、社会、内心的和谐,这就是说,人类必须同大自然为友,否则将无法避免灾难。
D.两岸四地的画家,只有吸取西方文化的因素,重视文脉传承,才能以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济西方思想之穷,做出惠及人类的贡献。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此类题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比较表达上的差异、逻辑上是否符合原文。A项张冠李戴,扩大范围。实现人文关怀的首要方式,是作者亲身投入经邦治国的大业”,“完善道德修养、塑造完善人格”的途径是“立德”。
小题2:此类题确定相关信息的所在段落,抓住文章表达的正确含义。B项“不脱离客观又拉开与客观距离,以宇宙中对立因素的统一为着眼点”是中国画“独具特色的笔墨语言”而非“中国汉字反映的思维方式”。
小题3:根据选项中的关键词语迅速确定其在原文中的位置,将选项与原文对照分析比较判断。A项信息嫁接错误;C项季羡林是以三个和谐来解释“天人合一”,后半句推断过于绝对;D项原文说“只要摆脱20世纪以来全盘西化的遮蔽……就可大有作为。”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正确使用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