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题 某中学左岸文学社邀请到四川著名作家罗伟先生来校指导,下面是社长的开场白,请指出
其中用语不得体处并修改。(至少五处)(5分)
春风送爽,百花飘香,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著名作家罗伟先生莅临我校指导。前几天,我们两位已把大家的作品寄送罗先生,他也都拜读了,下面罗先生针对我们大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抛砖引玉吧。有请罗先生。
⑴将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⑵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⑶将___________改为_______;
⑷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⑸将_______改为_______。
参考答案:⑴将 两位 改为 两个;?⑵将 他 改为 罗先生;?⑶将 拜读 改为 阅读、浏览;?⑷将 大 作 改为 拙作;?⑸将 抛砖引玉 改为 指点迷津 。
本题解析:“语言得体”是语文考试中的一种题型,通常会考通知中的语言得体、演讲稿中的语言得体、对话中的语言得体、请柬中的语言得体等。通常是要考生改正错误的或不得体的表达。错误通常的形式是:说的话不符合人物身份(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等)、用词不符合语境(演讲稿过于口语化、人物对话过于书面化等)。语言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2)语言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3)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4)语言表达有分寸感。(5)注意谦辞和敬辞的使用。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文学常识与名篇名句填空。
(1)鲁迅的三部小说集分别是《呐喊》、_________、《故事新编》;莎士比亚是欧洲时期英国著名作家,《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他的早期作品。
(2)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也说过含意相近的一句话,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李煜《虞美人》词的末两句将愁思形象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既涉及文学常识,又涉及名句识记,既考查识记,又考查理解。
参考答案:(1)《彷徨》 文艺复兴(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3)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不是个好儿子》的作者贾平凹是当代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商州》《废都》《白夜》,中篇小说《腊月·正月》,短篇小说《满月儿》。
B.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明代后期著名散文家,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并称为“唐宋派”。
C.《母亲颂》的作者米斯特拉尔是巴西女诗人,出版诗集有《绝望》《柔情》等,194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D.《陈情表》的作者李密,字令伯,三国时犍为武阳人,曾任蜀国尚书郎,晋武帝时,任太子洗马。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母亲颂》的作者米斯特拉尔是智利女诗人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反腐昌廉,有些人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一旦身临其境便接受腐蚀没商量了。
B.减轻学生过重负担需要整个社会的关心、参与,但学校更应该在具体的教育学实践中身体力行,努力把减负工作落到实处。
C.他们两人创作的两篇小说虽然题材不同,发表的时间不同,但异曲同工,都受到了广大语者的好评。
D.不言而喻,20世纪的最后这十几年,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 错误,应该用身处其境,身临其境 ( shēn lín qí jìng ) 临:到;境:境界,地方。身:亲自。 亲身感受当时的情境或气氛, 即亲自来到那个境地,通常用于描写景色等。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我成长的乡间,几乎人人都知道苦艾是最好的止血良药。 。??。
??,?。 ?。??,仿佛它的种子早已填满了大地之腹,它随时随地都可以在最佳时间里萌芽破土而出。
①苦艾在乡间几乎被人们视而不见,或者见了之后,时常嫌其与庄稼、蔬菜争抢肥力和空间,便毫不留情地予以铲除
②但苦艾并不因此而在乡村显得珍贵起来,更多的时候,它和乡间农人一样,显得普通而卑微
③可以说,在乡间苦艾几乎无处不在,只要是闲置的土地,它就会不失时机地加以挤占
④无论在田边、地头、路旁和屋舍周遭,都有苦艾繁茂生长的影子
⑤不过,对于苦艾来说,你任其生长也好,你限制其生长也罢,结果可能都是一样的,即到处依旧是它的生长之地
⑥苦艾与人的亲和力也因此得到了最大的彰显
A.②③④①⑤⑥
B.⑥②④③①⑤
C.②④③⑥①⑤
D.④③②⑥①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分析可知:②句紧承原文起句“几乎人人都知道苦艾是最好的止血良药”转折并引起④③两句,根据文段空处第四句的句号以及⑤句“到处依旧是它的生长之地”和原文后面的承接关系,将⑥放在①前。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