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十)
2019-06-26 17:37:16 【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位老先生是研究历史的,他的书桌上放着许 多历史书籍,如《三国志》、《水浒传》、《红楼梦》。
B.粮库主任的失职,使四十吨小麦霉烂变质,上级领导为严肃法纪,决定给他行政记过处分,
并赔偿部分损失。
C.这种行业,人数少,规模小,又分散在全国各地,所以不为人们所重视。
D.绵延七八年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杜甫一家也辗转流离,漂泊西南。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A.前边说的是历史书籍,后边举的是文艺作品,前后概念不一致;B.“粮库主任的失职”不能做句子主语,.主语就是“粮库主任由于失职”,“法纪”改为“政纪”;D.“人民的生灵涂炭”用语重复:生灵:人民,删去“人民”。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张炜创作的450万字的鸿篇巨制《你在高原》,长篇累牍地描绘了广阔的社会风貌,获得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B.“3·11”东日本大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日本各地纷纷举行了悼念仪式,举国上下哀鸿遍野,沉浸在悲痛之中。
C.“厚德”这一北京精神源远流长,建城三千多年、建都近千年的悠久历史,培育了北京人厚德载物的胸怀和品格。
D.目前国内整形机构的水平良莠不齐,做整形手术风险很高,据统计,美容整形业连续三年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长篇累牍:指著作篇幅很长,内容很多,含贬义。B哀鸿遍野:比喻到处都是在痛苦中呻吟的无家可归的灾民。C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D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答题的关键是明确成语设题的陷阱所在,一般为望文生义、褒贬失当、敬谦失当,所以平时积累时要吃透成语的意义,不可乱用。同学在平时学习的时候还应该注意成语的修饰范围,以及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很多成语的句子功能是固定的。这也是一个判断的方法。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电视栏目需要包装,需要宜传。好的宣传语或者说有创意的口号既能展示栏目风采,又能拉近电视栏目与观众的距离,具有亲近感,请参照示例任选下列两个电视栏目为其拟制宣传语。(4分)
示例:“焦点访谈”——用事实说话
(1)“新闻调查”——?(2)“天气预报”——
(3)“艺术人生”——?(4)“生?活”——
(5)“人与自然”——?(6)“声?音”——


参考答案:
(1)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背后的新闻
(2)关注天气,关心生活
(3)人生的艺术,艺术的人生
(4)倾心关注生活,真诚服务百姓
(5)讴歌生命,关注环境
(6)放大弱者的声音,传播智者的声音


本题解析:
(注意内容和语言两方面。内容要准确阐释栏目名称特点。语言表述简洁、深刻、有韵味。每个宣传语2分)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朱光潜《诗论》中的一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概括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不超过15个字。(5分)
自钟嵘推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看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自颜真卿做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景仰的荆轲、张良那种忠臣。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他处处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


参考答案:(陶渊明是)最近人情的隐士与忠臣。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概括提炼)的能力。可先给选段按句子编号,再逐个句子进行归纳、提炼。朱光潜的评价共三句话。第一句总说陶渊明身上的隐逸与忠贞,第二句类比分析,将其具体化。第三句则提到了他的平凡、最近人情。将三个句子的中心意思合并起来,就是“最近人情”“隐逸”“忠贞”。再将其组合成一句话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变大了。像泼。像倒。????。工地惊醒了。??
①?像一群受惊的野马?②山洪咆哮着
③势不可挡?④从山谷里疯狂地奔出来
⑤却一脚踩进水里?⑥人们翻身下床
A.①③④②⑤⑥
B.②①④③⑥⑤
C.②①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②⑥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