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面对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莫之夭阏(定语后置)
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介词结构后置)
C.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判断句)
D.童子何知(宾语前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在下列常用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举世震惊 伶牙俐齿 眼花缭乱 一幅楹联
B.前仆后继 不辨菽麦 火中取栗 风尘仆扑
C.变本加厉 英雄气慨 痴心妄想 一切就绪
D.哄堂大笑 庸庸碌碌 为国捐躯 卑躬屈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一副楹联
风尘仆仆
英雄气概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把磨难变成一块铁砧子,打造你意志的钢钎!
把磨难变成一方磨刀石,磨砺你思想的剑刃!
把磨难变成一台螺旋桨,开掘你奋进的力量!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发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绵延至今的“玉文化”是中国文化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显著特点。?,?。?。?,?。?。?
①玉在丧葬方面的特殊作用也使玉具有了神秘的宗教意义
②取材于自然,琢磨于宫苑的玉制品被视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③更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
④因此,玉是东方精神的物化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
⑤把玉的自然品质作为“君子”应具有的德行而加以崇尚歌颂
⑥成为维系社会统治秩序所谓“礼制”的重要构成部分
A.①③⑤②⑥④
B.②⑥①⑤③④
C.④⑤②③①⑥
D.⑤②⑥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文段主要介绍中国“玉文化”的特点。根据语意,第②句和第⑥句讲“玉”因其被视为身份地位的象征而成为“礼制”的重要构成部分,应排在前面;再根据第①句中的“也”、第⑤句与第③句中的“更”、第④句中的“因此”等连词,可以判定各句间的排序应如B项所示。解答连贯题,概括来说,第一,要综观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第二,要弄清材料的陈述对象,语段的结构特点、感情基调,主要句子的句式特点等;第三,语句的连贯不能只注重语言形式的连贯,应看句子的内容是否前后照应,意思是否连贯顺畅。具体来说注重三个“抓”:抓中心,抓思路,抓标志。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高三了,一位老师对工作很负责,教学水平也很高,只是有时作业布置得太多,部分同学因此对他有意见。假如你是本班班长,该怎样向这位老师反映同学们的意见?该怎样做好同学们的工作?
要求:符合情境,语言得体,富有说服力。(4分)
小题1:你对该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2:你对同学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老师,您的认真负责让我们敬佩,您的教学水平让我们折服,如果您布置的作业再少点,同学们会有更多的时间来消化吸收您所讲的内容,相信学习效果会更好。
小题2:同学们,高三了,老师布置这么多作业也是想让我们在高考前多多练习。这么负责的老师,还请大家多多理解和包容,正所谓“熟能生巧”,相信大家会在反复的练习中取得进步的。(符合情境,语言得体1分,富有说服力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主要侧重于得体、准确,先要肯定老师的良好初衷,再指出学生的实际情况,用语尽量婉转,特别要注意礼貌、得体。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