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6-26 18:23:36 【

1、单选题  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东一嘴,西一嘴,说了很多,乱七八糟的,好多想说的话又忘了,也渐渐跑了题。
B.那位女士刚学会开车,见到前面有一辆摩托车晃过,顿时慌了神,不假思索地把油门当做刹车踩了下去,悲剧出现了。
C.透明的水晶球时而漂浮在空中,时而在他身上柔和滚动,看得观众屏息以待,连声赞叹。
D.与海峡对岸的分别40年的亲人终于重逢了,他们见面时却不知所措,只是长歌当哭,在大家的劝说下才止住泪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项的“乱七八糟”形容无秩序,无条理,乱得不成样子。符合此句语境。B项的“不假思索”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不符合此句语境。C项的“屏息以待”比喻形容市场、情况、局势还不明朗,不清晰,所以等待情况明朗、局势清晰以后,再做决定。不符合此句语境。D项的“长歌当哭”意思是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不符合此句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锦绣家园社区的张大妈是大家公认的热心人,一听说南方遭受严重旱灾,马上义形于色,不仅自己带头捐款,还积极协助动员社区群众参加赈灾行动。
B.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地震。一场天灾,让这片土地变得分崩离析。
C.我们村的旅游资源是如此的丰富,但我们不能捧着金饭碗要饭吃,我们应该善待这些旅游资源,在旅游市场上打响我们村的品牌。
D.为能听到这场盼望已久的讲座,下车伊始,他就匆匆忙忙地往礼堂赶,舍不得浪费一分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四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多多亦善 明眸皓齿 美如冠玉
B.恶意咀咒 蓬头垢面 瘦骨嶙嶙
C.耳濡目染 卓约多姿 其貌不扬
D.闭花休月 沉鱼落雁 出水芙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多多亦善(益)恶意咀咒(诅)闭花休月(羞)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的经济在第三季度还能够保持持续稳步增长,表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危机的能力不断提高。
B.“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
C.10月1日、2日,中国京剧流派班学员汇报演出的15个经典唱段,7出武戏经典片断,展示出流派班学员的精湛技艺与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
D.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30张养老床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雾霭驽马恪尽职守 韬光养晦
B.羁绊妥贴概莫能外熠熠闪光
C.惴粟廖廓汗流浃背 察颜观色
D.桑梓蜇居引觞满酌 箕踞而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妥帖C惴栗,寥廓,察言观色,D蛰居。比较记忆形近字:怒骂/驽马/弓弩;海蜇/蛰居;箕踞/锯齿。依照词义记字形:“察言观色”中 91EXAM.org“言”的意思是“话语”。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