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名句名篇默写》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6-26 18:32:43 【

1、其他题  不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_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_______________,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
(3)满地黄花堆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鱼我所欲也》)
(5)纵一苇之所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参考答案:(1)枯松倒挂倚绝壁
(2)人非生而知之者 惑而不从师
(3)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4)人借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5)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小题2:一去紫台连朔漠,?。(杜甫《咏怀古迹》
小题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小题4:?,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
小题5:吾师道也,??(韩愈《师说》)


参考答案:
小题1:申之以孝悌之义
小题2:独留青冢向黄昏
小题3: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
小题4:一夫做难而七庙隳
小题5: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本题解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悌、冢、凋、盈、隳。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第9题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而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骈死于槽枥之间。(韩愈《马说》)
(2)?,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3)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行路难(其一)》)
问君西游何时还,?。(李白《蜀道难》)
(4)淇则有岸,?。(《诗经·卫风》)
(5)?,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参考答案:(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2)陟罚臧否
(3)玉盘珍羞直万钱?畏途巉岩不可攀
(4)隰则有泮?(5)寄蜉蝣于天地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角声满天秋色里,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小题2: ?,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小题3: ,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小题4: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
小题5:地崩山摧壮士死,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参考答案:
小题1:寒上燕脂凝夜紫
小题2:箫鼓追随春社近
小题3:惟江上之清风?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小题4:隰则有泮
小题5: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本题解析:
该题需要考生熟记教材中相关篇目的背诵及默写情况,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注意诗句中“凝、箫、惟、藏、隰、泮、栈、钩”的写法。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