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6-26 18:40:38 【

1、写作题    面对无道的现实社会,孔子能以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努力施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可敬!可叹!那么对当今社会中的一些不合理现象,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请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表达自己的心声。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母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请以“我的晴天雨天”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人生有“四气”:奋发向上、百折不回的志气;铁面无私、令人敬畏的正气;披荆斩棘、舍生取义的勇气;求新求好、能做善做的才气。
请以上段文字或文字中的某一句话为话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注意:(1)具体角度与写法可以多种多样。(2)文体不限。(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正气——生命的真谛
我脚踏着厚土,仰望苍穹:“生命的真谛何处寻求?”苍穹无语,青山无语,河流无语。猛然头上掠过一只苍鹰,矫首昂视。茫茫天宇,似乎撒下了无言的絮语,久久萦荡在心头。
你看到滚滚前行的历史车轮,碾碎了多少谄媚与邪恶,多少奸佞与阴谋;而带动着车轮的轴轳上,却又镌刻了多少铁面无私,多少浩然正气:岳武穆精忠报国,“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壮志凌云,虽然“三十年功名”最终化成了“尘土”,性命也丢失在秦桧的谰言下,但他的满腔热血和一身正气是任什么也无法抹杀的。否则,他怎会名垂史册、流芳百世?否则,秦桧何以遗臭万年,永跪于人们心中最阴暗的角落?
正气,薄于云天,矗立在民族最傲岸的林中。它是奸恶的宿敌,是丑陋的客星。在正义的扫荡中,一切卑鄙与龌龊都轻如尘埃,不堪一击。铁面无私的包拯,凭着一身可撼峰峦的正气,任你是母仪天下的太后,任你是当朝的驸马权贵,都统统置于他的惊堂木之下。一声巍然的呵斥,心中藏着鬼胎的人们,怎敢不从实招来?在正义的威严下,浮于言表的虚伪和假象,只能是弱不禁风的衰草。
正气,是催人奋进的策鞭,是抵制腐朽的良药。李太白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蕴涵着多少不媚世俗的正气,激励了多少傲岸的灵魂?周敦颐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又指引着多少寻求高洁的心灵?正气,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惊骇世俗的正气,常常能使人悬崖勒马,以免坠入黑暗和罪恶的深渊。
正气,是铁骨铮铮的誓言,是高尚人格的凝结。文天祥宁死不降,视死如归的正气使他吟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不朽诗篇,使他经受住了“身世雨打萍”,奔走各地几乎“无不死”的悲惨遭遇。正气是一把利斧,带上它,便能披荆斩棘,无所畏惧;正气是一斗清酒,饮下它,能将一切险恶都看作鸿毛。
正气,是满腔热血的真爱……
正气,是高驻崖头的松柏……
正气,是亘古不失的节操……
我脚踏着厚土,怀揣着生命的乐章和真谛,义无返顾地迈向那遥远的地平线。身后,是一串深深的脚印……
[点评]
这篇议论性散文主旨鲜明,行文洒脱。作者紧紧围绕“正气——生命的真谛”这一中心,结合典型事例抒写感受和认识。文笔优美无疑是本文最大的特点。骈散句式的灵活结合,名言警句的精当引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显示了作者较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使全篇富于文采,一气呵成。
在考场有限的时间内能写出如此潇洒的作文,令人赞叹。
傲骨在腰正气在身
两年前的一部《生死抉择》,着实在社会上引起一阵轰动。影片的卖点并非片中有什么大腕明星领衔主演,或是有什么令人泣下的情感场景。人们所惊叹的是片中主人公那铁面无私、令人敬畏的正气。是的,我说他:傲骨在腰,正气在身!
纵观历史长河,拥有铁面无私、令人敬畏的正气者向来被世人所推崇。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被传为佳话;李白的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称作名句。我一直认为中国人是最配说成“傲骨在腰,正气在身”的。林则徐虎门销烟,不顾身边重重压力,铁面无私,一身正气,虽然最后被贬官,但是他的名字却永远记在史册中,与日月同辉。是的,我说他是:傲骨在腰,正气在身!
我们鄙夷那些在权势、金钱、诱惑之下卑躬屈膝的人,我要对他们说:请保养好你们的腰,留一点正气给世人吧!我们不敢奢望你们对社会有多大贡献,但请你们给自己留一点尊严吧。这一类人,现今并非没有,而且我敢说这样的人为数不少。随着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上出现了许多腐败现象。以前听到某某干部贪污多少多少,社会上便会轰动许久,但现在听到某某局长、市长、书记贪污多少万、百万,甚至上千万,大家也只不过是暂时性地发几声生理上的哀叹。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或许不该去讨论其中有什么政治、经济原因,我只是想奉劝人们,请傲骨在腰,正气在身。如果大家都这样,就不会出现王宝森、成克杰、胡长清这样在金钱、女色面前低头,尽显丑态的人了。做人不能没有正气。没有正气的人,只是一副空壳而已。请决不要做这样的人,度过这样的人生,不要让你的躯壳中充满金钱、地位、美色,用正气去充实吧,用傲骨去支撑吧。
《生死抉择》是在两年前上映的,但至今我仍清楚地记得片中的一个镜头:男主人公挺起腰板,面色庄严,大义凛然地说:“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人的生死抉择。”
朋友,我们可以缺一些求新求好、能做善做的才气,可以少一点披荆斩棘、舍生取义的勇气,但万万不能没有正气。
是的,傲骨在腰,正气在身!
[点评]
本文的优点主要有三:一、拟题精彩,醒人耳目,而且“傲骨在腰,正气在身”一语在文中反复出现,有效地突出了文意,增强了行文的气势。二、正反对比论证运用典型。三、倒数第二段把“正气”与“才气”“勇气”相比,进一步揭示了“正气”的重要性。


本题解析:
[读名师审题]
从提供话头的数量看,有些话题作文只提供一个话头,属于单头型。而本题却不是这样,它同时提供了五个话头,要求任选一个作文,属于多头型话题作文。这类题目形式新颖,开放性更强,更便于考查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创新能力,是话题作文的新发展。多头型话题作文除可以借鉴单头型的写作技巧、创新思路外,还要注意两点:
一是如果题目提供的几个话头是大致同向的话,一般不宜逆反求新。这是因为多个同向的话头稳定了作文立意的整体指向,盲目逆反就违背了题旨。这一点必须注意。
二是可以通过精选话头在定位上求新。题目虽然有多个话头,但对于某一个学生而言,必定有相对最适宜创新的一个话头。标准由主客观两方面决定:主观方面,自己对哪一个话头认识最深刻,材料积累最充分,就应该选择哪个话头;客观方面,别人较少问津的话头,或少有顾及的意向,自己要加以盘算。这样方能胜人一筹。
[读思路点拨]
思路一:立意创新。比如以“披荆斩棘、舍生取义的勇气”为话头作文,可以拟题《退一步也是一种勇气》,通过小羊相争、晋文公退避三舍和哲人、狂徒对答等事例,阐明这样的观点——“披荆斩棘、舍生取义是一种勇气,谁又能说权衡利弊,以退为进不是勇气?‘退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或许会带给我们比进一步更好的结果呢”。
思路二:角度创新。比如以“四气”为话头写作,可以巧妙地选取林则徐这位民族英雄,写他集志气、正气、勇气和才气于一身。
思路三:文体创新。比如拟题《朝阳的志气》,运用采访记的形式,让搜狐创办者张朝阳讲述创业的艰难和奋斗的历程,由此形象地展示了中国人的志气。又如拟题《软骨病》,采用就诊病历的形式,为缺乏正气的软骨病患者诊断病因,并提出治疗建议。
思路四:写法创新。比如写一篇《黑暗中的勇气》,用第一人称,通过海伦·凯勒的内心独白,揭示“黑暗与孤寂并不可怕,只要有勇气去面对,定会发现黑暗中的灵动色彩”的道理。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新京报》报道说,玉树州州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罗松仁青表示:17日,地震遇难者的遗体统一埋葬。官方的承诺是,让其有尊严。
身后有尊严,这是一个公民“最后”的期望。4月17日的《楚天金报》报道说,三名在玉树打工的重庆忠县男子,借钱租车将遇难的亡妻送回老家安葬。
读完这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悟?请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字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辨识字形》..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