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袁隆平对招收研究生和博士生有如下看法:
“我培养研究生、博士生第一个条件是你要下田。你怕下田,怕吃苦,我就不接收你。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基础,但是电脑里面,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来。你要把名利丢开一点,不怕困难,努力钻研,一定还是会出成果的。如果思想不大正,搞科技工作也会腐败,弄虚作假、哄骗人家,欺人欺已,最后没有好下场的。”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②题目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用规范汉字书写。
参考答案:参考作文
不怕吃苦,学会坚持
袁隆平对招收研究生和博士生有如下看法:“我培养研究生、博士生第一个条件是你要下田。你怕下田,怕吃苦,我就不接收你。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基础,但是电脑里面,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来。你要把名利丢开一点,不怕困难,努力钻研,一定还是会出成果的……”
是的,世界上很难办到的事情,只要人们用心去做,总是有可能成功的,也就是坚持就是胜利。
不论做什么事,如不坚持到底,半途而废,那么再简单的事也只能功亏一篑;相反,只要抱着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再难办的事情也会迎刃而解。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坚持都会取得胜利。比如,我们做一件事,虽然你尽了最大努力,没有一丝松懈,但迎接你的却仍是失败。这时,请你不要懊悔。因为你尽管是失败者,只要你努力去做好你应做的事,只要你尽了自己的力量,那么即使失败,你也是强者。
记得有一部日本电视剧,其中有一个片段:描写一位聋哑人在参加伤残人运动会时,因为搀扶一位摔倒的老者,而落在了最后,但是他依旧顽强地跑完了全程。这时,场上的观众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掌声是对他顽强精神的鼓励,更是对胜利者的欢呼!虽然他听不到,但那脸上却分明显示出胜利者的喜悦。因为他毕竟凭着自己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成功。一个人尽最大努力。获得他能力范围之内的最大限度的成功,他就是成功的人。原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半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写出了不朽的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美国女作家海伦从小双目失明,耳朵又聋。但是她凭着坚强的意志,成了著名的文学家。万事贵在坚持。一个人具备了坚强的意志、耐心和恒心,他就取得了成功的一半,那么另一半成功在顽强努力下也就不难获得了。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小小的水滴经过常年累月尚可将石头滴穿,那么我们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到呢?所以我们说,坚持就是胜利,坚持一定能胜利!
我希望我以后能继续坚持,再接再厉!加油!
本题解析:关注生活,思考人生,一直是高考作文命题的重要指向之一。袁隆平的“择徒观”,是他关于科研工作的基本道德观念的具体体现,这是他从择徒的角度对自己一直着力倡导的“田间科学道德观”所进行的阐释,这番话不仅对他的学生有教育意义,也完全能启发我们去思考如何为人、为学、做事。
根据材料,考生可以确定如下立意:
1、吃苦与实践。袁隆平不反对书本知识,但强调亲身实践,更强调吃苦耐劳。“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出来的”,这句话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和意义。
2、淡泊名利。对名利的淡泊,使得袁隆平有着非常平和的心态和专注的思想精力去进行科学研究。然而,当今社会,有多少科研工作者能抵御名利的诱惑?
3、恒心和耐心。他要求学生要坐得住冷板凳,要有毅力,不要浮躁。但在当下,这些科学品质正越来越稀缺,很多科研工作者不再甘于坐冷板凳,浮躁、浅薄、急功近利,热衷于拉关系要项目要经费,以至于剽窃他人成果,大搞学术腐败,不但丧失了基本的科学精神,也失去了做人的道德操守。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一天,他吩咐弟子到河对岸的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来到河边一看,目瞪口呆: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河面波涛汹涌,根本无法渡河。弟子们只好空手折回禀报师傅;而一位小和尚却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除诗歌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抄袭,不要套作。
参考答案:
参考例文
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生活中,我们总是徘徊在得与失之间。这时就有了选择,同时也有了放弃。有时候,面对取舍,真的很难做出放弃因为这些东西真的很美丽,很精彩,很迷人,但当你放弃它之后,你会猛地发现:原来放弃也是一种智慧。放弃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选择,让我们打开尘封的记忆,不难发现:有些人放弃少许而获得许多,有些人因放弃而一夜成名。
比尔。盖茨,这个闪光的名字,难道他就没有过放弃吗?他曾经放弃过:在上大学的时候,一堂计算机课上,他与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坐在一起,谈论着如果成功研制某软件,就会使整个计算机领域产生空前飞跃。他提议辍学研制该软件,那个朋友犹豫了,最终他拒绝了。但是比尔。盖茨知道有些东西可以放弃,可有些东西永远也不能放弃,他放弃了上学深造的机会,得到的却是三年后的成功。正因这可贵的放弃,使比尔。盖茨在自己的领域自由翱翔。
放弃看似艰难,其实很简单;放弃看若普通,其实体现了一个人崇高的精神。
“两弹元勋”邓稼先是一个长久以来鲜为人知的人物他曾经放弃了在美国舒适的生活环境,去英国深造的机会,毅然踏上回国的道路,为中国科技做出了历史性转变,为祖国科学事业鞠躬尽瘁,创造了辉煌的伟业……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某公司给了一位记者一笔丰厚的资金,要她帮助做一份宣传报道,报道一下本公司的产品质量如何好,价格如何低廉。但当这位记者参观这个公司的时候却发现此公司产品质量不过关,这时她犹豫了,最终她还是拒绝了该公司老板的请求。因为,她懂得不该拥有的就应该舍弃。金钱的确诱人,但良心还是最重要的。这个记者放弃了金钱,但是她没有违背自己的良心,可见她精神的伟大。
当你手持玉石却不慎滑落之时,切勿遗憾,难道你不曾看见水中荡漾的丝丝涟漪?
当你乘船在海中游荡,看到美丽的景象,切莫留恋,停下手中的桨,难道你不曾见面前就是成功的彼岸?
“自古逢秋悲寂寥”是啊,秋日的落叶就是其中的代表,一点点褪了它的颜色,一点点散了它的芬芳。此时,不要惋惜,难道你没有看到秋冬之后的春天又是怎样的生机勃勃?
有时,放弃也是一种智慧,学会放弃,或许你将得到更多,不再彷徨,走向成功,从学会放弃开始!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语句重点思考。针对题中材料内容特点,可采用“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句,或分析其中的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从中提炼出一个中心来,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如此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有两个以上的人物,还有一定的情节。这样的材料,提取立意宜采用“对象切入法”。即选定一个对象作为切入点,将其及有关的情节结合起来作出判断。
这个材料涉及的对象有三:一是众弟子,二是小和尚,三是老和尚。这三种对象就是三个立意角度:①众弟子,见危险过不了河,就掉头而回,这是回避危险,保持实力,不作无必要的牺牲。因为世上
总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从而提取立意:放弃也是一种智慧(明智的选择)。
②小和尚,并没有只盯着奔腾的河水发愁,不把砍柴作为唯一的收获,摘下一个“苹果”,从中提取的立意为:突破思维局限,放飞思想的风筝,是超越的智慧。
③老和尚,选择小和尚作为自己的衣钵传人,可谓明智,从而确定立意为:能知人,善用人,是继往开来的大智慧。
当中任选一个角度都可作为立意来写。但如果要写成议论文的话,最佳的选择是以“智慧”作为中心话题,以“提升智慧”作为中心立意,把三种角度的立意作为分论点,那就是论证步步深入层层递进,说理透彻深刻,立意高远的优秀之作。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3年以来,以北京为代表的中国中东部地区多次遭遇雾霾天气。根据北京环境监测中心3月5日发布消息称,北京大部分地区PM2.5浓度达到400微克/立方米以上,属于严重污染级别。治理雾霾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两会期间,记者在街头进行了随机采访。
记者:“您如何看待雾霾天气?”
甲:“如今汽车数量太多了,尾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应大幅减少私家车数量。”
乙:“工业污染最严重!尤其是造纸厂和食品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直接危害着我们的健康。”
丙:“城市不断地规划、建设、拆除、施工,产生的粉尘让我呼吸困难。城市给了我们美好的生活,却没有给我们健康。”
丁:“我是个外地人,我们那没有雾霾,污染与我无关。”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和抄袭。
参考答案:
天空不蓝
每个人心目中的蓝天,都是很深邃、很清澈的。可是当我独自徘徊在小河边,望着理想中令人感到沉静的天空时,却发现它并不如我想象中的一样美。黑色的烟雾袅袅升起,染黑了原本蓝盈盈的天空,那是从不远处的工厂中飘出来的。四周的空气并不清新,而是浑浊不堪的,其中夹杂着许多被汽车飞扬而过而激起的灰尘,令人有些透不过气来。
正当我在苦苦思索被污染的原因时,不远处有一个黑影坠落了下来,掉在河边杂乱不堪的小草上。出于好奇,我便加紧步伐向那个黑乎乎的不明物体走去。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只小鸟。它的眼睛很透彻,但显得很悲哀,这双眼睛充满了对生的绝望,对死的恐惧。它奄奄一息地蜷缩着,身体不住地颤抖着,似乎很恐惧。它的羽毛很秃,眼里充满了凄凉。为什么它会在空中突然坠落,为什么它如此悲伤?我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看被烟染黑的天,眼泪不禁夺眶而出。是它!是这不再蓝的蓝天!小鸟,我懂了,你已无力再飞向蓝天。因为你无法逃脱这城市中那堵无形的墙!就连我们这些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也时刻感到压抑,更何况是如此弱小的鸟儿!
无论结果如何,我都决定要救它。我轻轻的捧起它薄弱的躯体,害怕一不小心它就会受伤。小鸟惊恐地看着我,但在我的安抚之下,它渐渐平静了下来。我将它带到空气稍稍清新一点的“树林”里,所谓的“树林”,只是一排排树桩。我清清楚楚地记得,前两天这里还是一片绿荫。这是谁干的?是人!他们为了经济利益而不惜一切代价地破坏自然!无意间,我与小鸟的目光相遇了,也许是看出了我眼中的无奈,小鸟绝望了。最终,小鸟耷拉下了脑袋,死了。它似乎并不瞑目,眼睛睁着,仍旧是那么悲伤。它是想控诉人类吗?我含着泪,充满歉意地合上了小鸟的双眼。
天空啊,何时你才能重新变成深邃、清澈的蓝色?何时你才能再度成为小鸟的乐园?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造成雾霾的原因是多样的,汽车尾气污染,工业污染,城市拆建时的粉尘污染。这些污染源说明中国在迈向工业化的道路上已经“亏欠”环境,索取程度大于自然自净能力。北京大部分地区PM2.5浓度达到400微克/立方米以上,属于严重污染级别。治理雾霾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治理环境不仅要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还要出台具体措施。在资源利用、环境应急管理机制和环保经费投入上都要更有针对性。材料中“我是个外地人,我们那没有雾霾,污染与我无关。”其实,环境的恶化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关系。甚至连吃一顿烧烤也会产生很多有毒物质。只有全社会提高责任意识,才能将治污环保落到实处。本材料立意可从以下角度: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如何保护环境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的人在抱怨公德沦丧时,却顺手将手上的垃圾扔出车窗之外;有的人在抱怨世态炎凉时,却避之不及地绕开需要他帮助的场所;有的人在抱怨缺少真诚时,却暗室亏心,有意伤害他人……
中国人有句古话:知足者长乐。一味抱怨的人永远不会快乐也不会长进,因为他们只想着没得到的,从不对已得到的怀有感恩之情,他们少有的是积极心态,看到的总是别人的弱点……
请根据材料,提炼中心,自选文体。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