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一)
2019-06-28 17:16:34 【

1、单选题  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1)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
(2)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白雪歌》)
(4)原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5)手裁举,则又超乎而跃。(《促织》)
(6)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廉颇》)
(7)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8)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
A(1)(3)(5)(6)
B(2)(3)(4)(7)
C(1)(3)(6)(8)
D(3)(5)(7)(8)



2、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加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B.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C.吴之民方痛心
D.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一看,只见豆撒得一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他是不是到别家去玩了;各处去一问,?没有。
②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开了;女人们却不独?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
③这个声音是没法表达出来的,或许这就是一个人觉得钉子穿过他的手,钉进木头时?发出的声音吧。
A.果然宽恕不由自主
B.竟然宽恕不由自主
C.竟然饶恕情不自禁
D.果然 饶恕情不自禁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A.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D.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爷爷奶奶对孙子孙女照料得非常周到,但由于跟子女观念上存在着明显甚至是严重的差异,在孩子
的教育上,很可能会有分歧,以致于“费力不讨好”。
B.邪教“^法**功”造成了一批痴迷者因拒药而残废,甚至自残、自杀,以致杀人害命,其中包括
杀害与之毫无关系的人。
C.西方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拼命生产开发,拼命消费挥霍”的生活方式是不可取的,因
为地球上的资源有限,这些资源不仅我们这一代人受用,还得让后人享用。
D.正是这“纤细的神经”使这一优秀作品成为难以模仿的、不可重复的原创性的艺术品,从而

决定了她在中国现代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正确使用熟语..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