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一)
2019-06-28 17:30:31 【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她一手提着一个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B.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C.“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语)。
D.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对恃渡假村海市蜃楼走头无路
B.撩拔纪传体皮开肉绽焦头烂额
C.琢磨板着脸饿孚遍野不可思议
D.装潢胼体文声誉雀起怦然心动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的作品不多,翻来覆去就那几个,但整体感把握得很好,音乐选择了比较轻松的电子风格,听起来一点儿也不觉得烦躁,令人叹为观止
B.杭州的餐饮业与其他休闲、娱乐等相关行业没有互为支撑形成共生共赢的局面,从而导致城市餐饮文化也方兴未艾,难以做大做强。
C.针对媒体质疑“壶王”为赝品的事件,杭州市南宋官窑博物馆原馆长张振常表示究竟“壶王”是不是赝品需要多方专家进行讨论研究,业内专家的一家之言并不能为准。
D.他志存高远,并不像有些失败者那样灰心丧气,甚至再无作为潦倒终身,而是立下宏愿,邯郸学步自成大业,最终成为一个“人过留名”的强者。



4、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某中学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里关于“上课形式与听课效率之间的关系”的调查表,读后请回答问题。(5分)

?听课效率
? 90﹪以上
? 70﹪~90﹪
? 50﹪~ 70﹪
? 50﹪以下
?理论课
? 62人
? 20人
? 15人
? 3人
?习题课
? 56人
? 22人
? 16人
? 6人
?理论、习题课
? 81人
? 14人
? 4人
? 1人
?
(1)根据此表,给“上课形式与听课效率之间的关系”下一个结论。(3分)
(2)结合自己的体会,试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2分)



5、单选题  依次填入文字横线处的成语或俗语,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有时候,我们可以用俗语和成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如:“打开窗户说亮话”和“开诚布公”,“   ”和“未雨绸缪”,“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和“ ”,“  ”和“见异思迁”等。不过,俗语多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则多用作书面语,趋向典雅。 
A.①饱带干粮热带衣②得过且过③这山望着那山高
B.①吃水不忘挖井人②晨钟暮鼓③这山望着那山高
C.①饱带干粮热带衣②晨钟暮鼓③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D.①吃水不忘挖井人②得过且过③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正确使用熟..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