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6-28 17:34:22 【

1、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B.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也畜君何尤
C.为丛驱爵者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D.涂有饿殍而不知发秋省敛而助不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要:?内:纳 B慊:惬 畜:慉C爵:雀 害:何?女:汝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根据下列提供的信息,以高级中学2012级高三8班班委会的名义,向学校的李校长写一封邀请函。邀请函的格式已拟好,请你拟写邀请函的正文,填写在下面的横线内。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限60字。(5分)
①高中三年以来,高级中学2012级高三8班学生发展势头很好,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爱好广泛,多才多艺。②该班学生要举行“放飞梦想”的文艺晚会。③文艺晚会于2012年5月4日晚7点开始。④文艺晚会在学校大礼堂举行。⑤仅有40天,同学们就要走上高考考场,开始放飞人生理想、书写壮美华章的行程,希望校长晚会能参加晚会并讲话。
邀 请 函
尊敬的李校长:
?
?
?
此致
敬礼!
2012级高三8班 班委会
2012年5月1日


参考答案:示例:您好!我班拟定于2012年5月4日晚7点(1分)在学校大礼堂(1分)举行“放飞梦想”文艺晚会(1分)。诚邀您参加晚会(1分),并恳请您在晚会开始时作即席发言(1分)。()


本题解析:本邀请函是一个高中班委会写给校长的,因此用词一定要能体现出对校长的尊敬。另外邀请函要说明时间地点事件。本题共5分,语言表达不准确、不连贯,扣2分;若不得体,每错一处扣1分。
点评:该题要根据接收邀请函的对象来确定自己的措辞,要注意分辨谦辞和敬辞,一定不要弄错了。另外,时间、地点、事件是一定要交待清楚的。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寥(kuò)(guō)噪挑(xùn)残羹冷(zhì)
B.(chà)时(sǔn)头(jué)斗休(qī)相关
C.(ào)口(xù)牧(jù)傲(qì)而不舍
D.漫(sù)酒(zhuàn)(fù)盛兴(xīng)夜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衅xìn,霎shà,锲qiè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1)请简要介绍这幅漫画的画面内容。(3分)
                                                                                      
(2)请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3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识文断字”“文思敏捷”“学富五车”是一个人“有文化”的标准,从事口头传承行业的人,如操弦乐师、戏曲艺人等都被划定在“没文化”之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人们常常思索,学堂教育与民间传承到底哪种标准更符合技术传承规律
②行文走笔如此高贵,弹琴舞蹈如此低贱
③文字如此高贵,音符如此低贱
④毫不客气地说,这种观念至今仍然没有多大改变
⑤吟诗作赋如此高贵,唱歌表演如此低贱
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问题,很难做出简单判断
⑤③②①④⑥    B.③②⑤④①⑥    C.③②⑤①④⑥    D.①③②④⑤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阅读所给六句话可知,②③⑤是并列句,又由前三处横线间的分号可知,这一组句子应排在最前面。③②⑤存在由“文字”到“行文走笔”再到“吟诗作赋”的递进关系。④是对这三种现象的说明;①是人们的反思,⑥是对①的回答。
【思路点拨】考查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常见的句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由特殊到一般、由总到分、由重到轻、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由因到果等)。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思路一:①通读语句,大体把握,明确段落说了什么。本段落主要是对林冲怒起的评论。②确定能确定下来的东西。根据提供的句子,我们很容易明确句子是两两相对。③先易后难。我们根据段落断定先说别人然后说林冲的顺序不难,这样顺序就呼之欲出了。④检验。思路二:此段落也可以用排除法做。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困难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高频..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