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黄兴为纪念黄花岗起义烈士写的《蝶恋花》,回答问题。
转眼黄花看发处,为嘱西风,暂把香笼住。待酿满枝清艳露,和风吹上无情墓。 回首羊城三月暮,血肉纷飞,气直吞狂虏。事败垂成原鼠子,英雄地下长无语。
|
|
(1)摘出表现黄花岗起义的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兴认为黄花岗起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中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⑴回首羊城三月暮,血肉纷飞,气直吞狂虏。
⑵因为“鼠子”的畏缩不前。
⑶回忆起义时的豪情;思念英雄;谴责胆小鬼。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 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①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的壮美景象。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题1分,共8分.)
(1)云树绕堤沙,??。?(2)执手相看泪眼,??。
(3)人生如梦,??。?(4)??,何妨吟啸且徐行。
(5)遥岑远目,献愁供恨,??。(6)??,有暗香盈袖。
(7)梧桐更兼细雨,??。?(8)鄙贱之人,??。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过黯淡滩①?
方惟深②
湍流怪石碍通津③,一一操舟若有神。
自是④世间无妙手,古来何事不由人?
(注)①黯淡滩:在今福建南平东。②方惟深(1040--1122):字子通,莆田人。③通津:通航。④自是:原本是。
(1)本诗因景悟理,请用自己的话具体说明所悟之理。(2分)
(2)欲施新法的王安石看到本诗后特别高兴。请联系本诗,说说王安石高兴的原因。 (4分)
参考答案:
(1)(2分)高手都是凭本领和勇气.在征服艰险中成长起来的。
(2)(4分) 答案示例:王安石领会到施行新法与操舟过险滩—样,阻力大,风险大;但事在人为。像善于操舟的人一样,只要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相信新法可以实施并取得成功。 (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草
杨基
嫩碧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
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
近水欲迷歌扇绿,隔花偏衬舞裙红。
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
小题1:从诗歌体裁来看,此诗是?。(1分)
小题2:简要分析首联的作用。(3分)
小题3:诗歌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七言)律诗
小题2:首联描绘了春草的生机勃勃,照应诗题。引出第二联的“恨”“愁”之情,并形成反衬(以乐衬哀)。(没点1分)
小题3:尾联表达了诗人淡淡的闲愁。尾联通过平川十里、牛羊缓移、晚风习习、笛声悠扬等景象,描绘了一幅充满田园气息的牧人晚归图,诗人先前的“旧恨”“新愁”,在这恬静的田园旋律中渐渐消融,可在逐渐获得的闲适心情中,过去的愁绪难以全部散去。(总答感情2分,分析2分,意思相近即可)
本题解析:
小题1:明白诗歌的体裁的分类。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 “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 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 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 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 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 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小题2:首联从实处着笔。春天来了,到处是嫩绿的芳草,散发出阵阵幽香,极目远眺,“更行更远还生”。看到春草马上便引起了 诗人的无尽情思:“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他愁的是什么呢?原来是六朝旧恨与南浦新愁,一句吊古,一句伤别,愁不同而缘由一也。首联描绘了春草的生机勃勃,照应诗题。引出第二联的“恨”“愁”之情,并形成反衬(以乐衬哀)。
小题3:第三联又回到眼前的春景,在迷离的草色中,春草和野花幻化成了旧时的歌扇和舞裙。“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当年的繁华到哪里去了?“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六朝旧梦已完全逝去,代之以一幅“渔舟唱晚”般的田园风光:十里平川,暮归的牛羊,悠 闲的牧人,悠扬的笛声,“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颇合此境。各种旧恨新愁也都随之烟消云散。春草是报春的使者,更是诗人寄托羁旅乡愁,离情别绪.春草诗纯以状物取胜,即便是诗中略有抒情,所抒发的也是一缕淡淡的闲愁.。尾联表达了诗人淡淡的闲愁。尾联通过平川十里、牛羊缓移、晚风习习、笛声悠扬等景象,描绘了一幅充满田园气息的牧人晚归图,诗人先前的“旧恨”“新愁”,在这恬静的田园旋律中渐渐消融,可在逐渐获得的闲适心情中,过去的愁绪难以全部散去。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