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名句》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6-28 17:46:31 【

1、其他题  默写填空。
(1)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2)此情无计可消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一剪梅》)
(3)王安石“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一句化用了唐代诗人_________《泊秦淮》中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 。
(4)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________》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参考答案:(1)长使英雄泪满襟
(2)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杜牧,
(3)杜牧 隔江犹唱后庭花
(4)《人间喜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她一言不发地走近那扭着身子枉自躲避她的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
22.请写出上面文段中两个人物的名字,并指出刻画人物所用的方法。(2分)


参考答案:伽西莫多和爱斯梅拉达;动作和表情描写。


本题解析: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主要是考查课外阅读的积累,只要求了解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回答本题时,先要根据题目的提示在记忆仓库中搜索,这段文字节选自法国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这段文字涉及到伽西莫多和爱斯梅拉达两个人。由“扭着”“取出”“举”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为神态描写。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A。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拔剑四顾心茫然。
小题2:布衾多年冷似铁,?
小题3:?,羽化而登仙 。?
小题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小题5:?,铁骑突出刀枪鸣。
小题6: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参考答案:
小题1:停杯投箸不能食
小题2:娇儿恶卧踏里裂
小题3: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小题4:赢得仓皇北顾
小题5:银瓶乍破水浆迸
小题6: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都是课内的名篇名句,难度不大,但是有几个词还是很容易出错的。如“踏里裂”“赢”“仓皇”。另外,最后一句对文言虚词,要不要加“而”字,要根据前面一句的内容来确定。
点评:“名句名篇”的识记背诵涵泳,是建立在整体理解的前提之下的,没有理解,背得再多,也无济于事。因此对于这个考点,要注重整篇整体的理解把握,明白其思想性、艺术性。这样做不仅仅是这道题的分拿到了,也为写作积累了大量素材,何乐而不为呢?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 ___________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木受绳则直,? ?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 ?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贾谊《过秦论》)
(4)连峰去天不盈尺,? 。(李白《蜀道难》)
(5)? ?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6)一去紫台连朔漠,? ?。(杜甫《咏怀古迹》)
(7)?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8)千呼万唤始出来,? 。(白居易《琵琶行》)


参考答案:(1)数罟不入洿池。
(2)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4)枯松倒挂倚绝壁。
(5)无边落木萧萧下。
(6)独留青冢向黄昏。
(7)同是天涯沦落人。
(8)犹抱琵琶半遮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3)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鬃已先斑。??。(陆游《书愤》
(4)??,??。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瞑》)


参考答案:(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2)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本题易错点:(1)青海——清海,(2)举世而非之——举世非之,(3)名世——名仕、名士,谁堪——谁看,(4)渔舟——鱼
很多同学根据字音记忆,忽视字形的记忆,还有一些同学只模糊记得字的大概样子,没有音形义三者紧密结合,造成很多错字,另外,由于记忆的准确性不够,也出现了很多漏字、颠倒的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