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名句名篇默写》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一)
2019-06-28 17:51:26 【

1、其他题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3)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荡胸生层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篇长篇抒情诗,是古乐府民歌代表作,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它以五言诗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C.西晋诗人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是我国田园诗的始祖,其代表作有《归园田居》等。
D.“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离骚》“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具有明显的楚地方言特色,表现之一是多用“兮”字。



3、其他题  填写横线上的句子(每小题1分)
小题1: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2:今夜闻君琵琶语, 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3:?,似诉平生不得意。(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4:?, 满座重闻皆掩泣? (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5:覆压三百余里,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小题6:一肌一容 ??,而望幸焉。(杜牧《阿房宫赋》)
小题7:?,多于市人之言语。 (杜牧《阿房宫赋》)
小题8:___________________,而后人哀之。?(杜牧《阿房宫赋》)
小题9:___________________?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小题10: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已亥杂诗》)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小题1: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行路难》)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小题2:?,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小题3: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无题》)
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小题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了却君王天下事??,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其他题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9分)
小题1: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小题2: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小题3:千骑拥高牙,??。(柳永《望海潮》)
小题4:蛾儿雪柳黄金缕,?。众里寻他千百度,??
(辛弃疾《青玉案》)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