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 达尔文说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有人认为,人生在世,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适应环境。他们认为,人不可能要求环境来适应你,而只能是你去适应环境。这是自
然规律,也是社会规律。也有人认为,人最重要的是保持自我,随波逐流容易,洁身自好、保持独立完善人格难。“适应环境”与“保持自我”都有成为伟人的。那么,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 请以“适应环境与保持自我”为话
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青花瓷》的词作者方文山是因为一句“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词句触发灵感,写下副歌的第一句“天青色等烟雨”。(当时的汝窑专供宋皇室使用,而窑官将汝窑瓷烧制完成后,请示宋徽宗为其色定名时,徽宗御批:“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此后,天青色即为汝窑瓷钦定的颜色名。)?
(2)鲁班进深山砍树木时被两边长有齿的草叶子划破了手。后来他又发现蝗虫牙上也排列着许多小齿,所以能很快地磨碎叶片。从这两件事上鲁班得到了灵感,发明了锯。
(3)柴可夫斯基说:“灵感全然不是漂亮地挥着手,而是如健牛般竭尽全力工作的心理状态。”
读了以上文字你有什么感触、联想、见解?请自选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小A走进图书馆,想将架子上所有的书吞下去,他说他要解决肚子的问题。
小A肚子里装了许多公式,但还是解不开数学题,他去敲老师的门,说要解决脑子的问题。
数学得了满分的小A,用数学卷子的背面抄一首贴在楼道墙上的诗,他说除了脑子的问题,还要解决心灵的问题。
读过诗,小A发现自己的扣子掉了。他找来针线缝扣子。扣子缝歪了,针还扎疼了指头。小A这才发现,他还要解决手的问题。
肚子的问题,脑子的问题,心灵的问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小A需要面对的,甚至也是世界需要面对的。
请在上述四个问题中选择至少两个问题,谈谈你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感悟。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作文(60分)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过:“世界上有大狗,也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当叫……就让他们各自用上帝给它的声音叫好了。”
契诃夫的话语给你怎样的启示?根据你的思考和认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子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小狗也要大声叫
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一般说来强者总能占到上位,而弱者却只是处在一种被强者欺压的状态,就像群狗争食,大狗总是欺压小狗一般。但是,这个在很多人看来也许是现实社会的现状,却不是社会中所有人都共同承认的真理。因为,小狗只要大声叫,也能叫出自己的一方地盘。
是的,“小狗”也要大声叫。英国家喻户晓的《憨豆先生》的主演罗温·艾金森,过去其实是一个胆小自闭的人,一直不敢与生人交往。当他深陷在苦闷的旋涡中的时候,母亲毅然要求他走出自己那恐惧的第一步。慢慢地,罗温开始突破自己,“大声叫”了起来,幽默滑稽的喜剧之花终于绽放,最终成就了那一部妇孺皆知的喜剧《憨豆先生》。可见,“小狗”不敢大声叫,常常只是因为胆小,没有跨出心理的第一步;一旦迈开了步子,大声地叫出来,“小狗”们的事业空间,丝毫不逊于“大狗”。
是的,“小狗”也要大声叫。近日的一则新闻报道使人们对国家的成功发展增加了信心,那就是“中国大秦铁路的运营量已突破4亿吨”。这辉煌的成就的取得,自然离不开千千万万劳动者的智慧与汗水,但周成刚众所公认居功至伟。其实,周成刚只是一个普通工人,但再平凡的“小狗”也可以大声叫,他靠着平日的观察,硬是帮助大秦铁路解决了车厢容易脱轨的问题。像这样平凡的“小狗”,还有歌坛之星苏珊大妈,她本是英国再普通不过的家庭主妇,就是凭着自己“想唱就唱”的勇气,大声叫唤,闯入了人们的视线,成了当红巨星。可见,“小狗”不要因为自己普通、平凡,就放弃“大声叫”的权利,从而将自己的光环隐蔽在了人海之中;只要自信地大声叫,平凡的“小狗”,也会拥有不平凡的光环!
是的,“小狗”也要大声叫。美国黑人总统奥巴马,青年时期其实是一个精神颓废并吸毒成瘾的人。如此迷茫的“小狗”,如果不“大声叫”,前途之渺茫自然可想而知。但是现在,他身为总统,光芒四射,蜕变之大令人惊讶。他成功的秘诀就是在自己找到的路口,“大声叫”起来,从而激发了潜在的政治才华,一步步走出了迷茫走向了成功。可见,即使一时陷入迷茫之中了,也不太要紧,关键是要有一颗不甘于做“小狗”的雄心,要勇敢地叫,大声地叫,这样,迷茫自可烟消云散,人生自可云开日出!
每只“狗”都有做“小狗”的时候,每只“狗”都有成为“大狗”的一天,而且每只“狗”都有成就“强狗”的可能,前提是:无畏,自信,勇敢,大声地叫出来。
是的,“小狗”也要大声叫。
本题解析:
契诃夫名言的内涵很明了,比喻型命题的特征很明显,审题甚至立意的难度都不大,本次训练重点是“展开”。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中心论点,也需要几个分论点支撑。为中心论点找到几个“帮手”,就是“展开”。
“展开”之法很多:叶芊芊同学层层推进,是“展开”;姜沐林同学穷究事“因”,是“展开”;易慧同学谈“法”指路,是“展开”;吴辉同学一句立骨,是“展开”;甚至像贺望彪同学一样,叠用论据“蛮不讲理”,也是“展开”。此外,可明“类”,可溯“果”,可辩证,可“剥笋”,可对比……拥有了思维的武器,“展开”议论,轻而易举!
要紧的是,中心一定要明了,点扣一定要频仍,行文一定要“向心”,章法一定要讲究,语言一定要灵动。
另外,文章文章,须似花纹,须讲章采(花纹和色彩)。对辞色的追求,是写作永恒的使命!即便是议论文,也不能语言干瘪,面目可憎。用散文的笔法,作议论的文字,也许应该成为同学们议论文写作训练的一个重点。
本辑中的“亮点”,都需要同学们仔细参详体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成功者身上汲取营养,努力改造自我(而不是重复自己),进步是自然而然的事,成熟是指日可待的事!
写作是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只要训练得法,江山固若金汤!
“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在强手林立的现实社会,我们可以说都是“小狗”。但“小狗”也要大声叫,叫得昂扬,叫得响亮,这样,我们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拥有一席“话语权”!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作文(55分,50分作文+5分卷面书写)
你航海远行过吗?当航船缓缓离开起点时,我们喜悦、兴奋、憧憬;当航船抵达终点时,我们却莫名地失落。尽管这一路过程中充满着荆棘、危险和恐惧,但是我们真的在乎的不一定是结果,而是那个充满幻想与美景的过程。或许,这就是生活。
上段文字中引发你联想到自己生活中什么经历呢?请以“过程的魅力”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700字,注意卷面书写整齐,不得套作抄袭。
参考答案:
过程的魅力?
结果和过程两兄弟相约去登山望着耸立于云端的巍峨的山峰,二人都在摩拳擦掌未等过程说“开始吧!”,结果已经“噌噌噌”蹿起多高过程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摇了摇头,迈开了第一步山道真美!嫩绿的野草摆动着腰肢,五色的野花眨动着眼睛,如盖的树冠撑起了巨伞,翩飞的蝴蝶跳起了舞蹈……过程一开始就陶醉了,真的不想移动脚步而结果呢,并没有被大自然创造的奇迹所吸引,他把目光紧紧盯着峰顶,对他来说,只有登顶,别的什么都不重要了
“快点,过程哥哥!还磨蹭什么呢,我们离山顶还早着呢!”性急的结果回头喊了一声,继续往上攀登
“结果弟弟,你何必那么急躁呢!你瞧,这一路的风景,多么赏心悦目啊!它们不能挽留你欣赏的目光吗?”过程很不理解地望了望结果的背影
“来不及了!我们的目标在山顶呢,那里美不胜收你没听古人诗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吗?”结果仍然目视山顶,马不停蹄他把小草的轻声问候冷漠在身后,把百花擂台赛的盛景抛弃在一边,他甚至为了走近道不惜踩坏了蚂蚁的家园
过程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把目光转向了一路的风景“哗——”一道瀑布从天而降,过程情不自禁地吟出“疑是银河落九天”;“唿——”一只苍鹰直上苍穹,过程忘其所以地惊叹“大鹏展翅九万里”;猛然间一方怪石突兀眼前,过程惊诧莫名地高呼“信造化之尤物也”……过程就这样时而驻足凝视,时而侧耳谛听,时而深深呼吸,时而依石冥想,他太兴奋了,他真想高声歌唱,他真想尽情跳舞,他真想变成绕山穿行的一缕风
而结果呢,依然拖着疲惫的身躯在向上攀登,终于他喘着粗气爬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山顶此时,他满眼的都是鲜花,弥耳的全是掌声,他陶醉在登顶的荣耀中可是,当他面对迟到山顶的过程的提问时,只有一脸倦容与诧异
“你接受到树木的邀请了吗?”“没有”“你参加百鸟音乐会了吗?”“没有”“你欣赏到了大自然雕塑的奇松怪石了吗?”“没有”“你收到了大山赠送给你的风纱巾了吗?”“没有”……
过程和结果两兄弟站在山顶若有所思
“结果固然令人向往,但是过程更富有魅力”一个声音从山的那边飘来
简评:这是一篇颇有创意的文章作者由题目中的“过程”,联想到与之对应的“结果”,运用拟人的手法,巧妙地编写了一个“过程”与“结果”两兄弟登山的寓言故事,揭示了“结果固然令人向往,但是过程更富有魅力”这一人生哲理这样的虚写比实写更生动,更新颖,更引人入胜文章不枝不蔓,语言简洁且不乏文采,显示了作者较强的写作功底
本题解析:不只是重结果,更要重过程,这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更注重的是结果,却忽略了过程,就像一些旅游者只顾着匆匆赶往目的地,而毫不在意沿途的美丽风景本命题的指导思想显然在引导人们对“结果”和“过程”作辨证的思考,提示人们把目光投向过程,去发现过程的无限魅力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泛指,即一切事情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特指,即具体的某件事的过程所以,可以从宏观的角度来写,展示、阐发过程的魅力,也可以从微观的角度来写,细腻描写过程的魅力至于选材,可以说空间无限,自己的,他人的,现代的,古代的,中国的,外国的,可以在多中选优,以“魅力”动情,以“魅力”征服读者。
文题也为构思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从切身的体验着笔,可以写蓦然回首之间,突然深切地感受到了过程原来更充满魅力;从日常生活取材,可以写登山到达山顶可以有“一览众山小”的快感,但沿途的瑰丽风景更让人流连往返;从成功者着眼,可以描述结果的掌声和鲜花固然令人惊羡,但是一路走来的过程更具迷人的魅力;征引古今中外的实例,可以阐述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更有意义;探寻内在因果关系,可以追问“过程的魅力在哪里?”,用排比段的形式构篇;此外,还可以用“奥运冠军访谈”、“重结果还是重过程辩论”、“过程的独白”、“过程的日记”等独特的形式来写作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