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学类文本阅读》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6-28 18:06:33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水利选择了我
  马国川:《经济观察报》记者,下简称“马”。
  钱正英:中国原水利部部长,下简称“钱”。
  马:解放前您和水利打交道已经有三次了,淮河、运河、黄河。这些经历对您后来的工作有什么影响?
  钱:让我认识了水利是怎么一回事,对于这些重要河流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水利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在黄河工作的时候,我有时间就阅读黄河的历史文献,包括清朝河督靳辅的,以及明代治黄专家潘季驯的,也包括国民党请来治黄的那些外国专家的。
  马:水利工作中有过失误吗?
  钱:大跃进时期,由于只灌不排,冀、鲁、豫平原遭受了严重的涝碱灾害,许多地方一片白茫茫,寸草不生,群众住的土墙倒塌了,房梁拿出去当柴卖。那个时候,自己确实是感到惭愧,一个人几天不吃饭可以,但如果一天不排尿,就会中毒。土地也是这样,怎能只蓄不排呢!
  马:您从事水利工作四十四年,见证、参与了新中国水利的历史。
  钱:我1988年离开了水利部,但是仍在研究中国的水利问题。就好比是照相,当部长时,总是用近镜头看水利,而退下来之后就开始照远景了。进入90年代,黄河开始断流。黄河流域的开发历史有两千年以上,难道断流才是我们治河、用水的最终结局?后来塔里木河、黑河等内陆河流也出现了断流。我逐渐认识到,过去的水利工作存在着一个问题:粗放管理,过度开发。中国近几十年来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进行水利建设,海河、辽河等河流的开发利用率已经大于40%,超过国际公认的合理值,影响了河流的自然功能和永续利用。我过去主持水利部工作,只注重社会经济用水,没认识到首先需保证河流的生态与环境需水;只研究开发水源,而不注意提高用水的效率与效益。这个错误的源头在我。
  马:在您看来,中国的水资源问题自己能够解决吗?
  钱:没有问题。只要实现战略转变,中国的水资源完全可以支持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怎样合理地调整产业布局。有些地方的水利部门老是讲,我这个地方的水资源布局不能适应经济布局,我说你为什么不能反过来研究,你们的经济布局是不是适应水资源布局?那个时候讨论南水北调,天津种水稻缺水,要把江苏的水调到天津,江苏人就问我,你把水调到天津种水稻,你让我们这里种水稻不可以吗?
  马:从整个水利界来说,需要转变观念。
  钱:对,关键是要转变观念,树立人与河流和谐发展的观念。近代水利注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而现代水利注重的是水资源的管理和水环境的保护。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到了世界水平的前列,三峡工程就是一个标志。但新的矛盾出现了,有的地方水资源过度开发,这其实是警示我们,近代水利已经走到顶头了,现在我们应该自觉地转入现代水利。
  马:您一辈子献身水利,您对自己的人生有什么评价?
  钱:水利选择了我,我选择了水利。水利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新中国的水利事业也并不万事如意。我就像计算机的存储器,几十年来水利的经验,特别是犯过的错误,走过的弯路,都存储在我这儿,所以我余生的责任呢,就是要把我存储的东西都交出来,还给人民,尽量化为成就,以补偿过去遭受的损失。
  马:一些老人喜欢写回忆录,您呢?
  钱:我没有什么可写的,我是属于“小车不倒只管推”的那种人,退下来后,有人要给我写传记,我都拒绝了。我还不想写过去的历史,我还愿意参与创造今后的历史。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明清以来直至今天,历代治理黄河的经验教训,充分说明了水利工作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B.黄河、塔里木河、黑河等相继出现断流,促使钱正英更全面地反思水利工作的失误和近代水利的弊端。
C.钱正英认为“调江苏的水灌天津的稻”这种想法值得商榷,但并没有否定南水北调这一总体的水资源布局。
D.三峡工程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走到世界前列,但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合理值,也带来了新的矛盾。
2.在钱正英看来,“人与河流和谐发展”的观念应包含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车不倒只管推”,表明了钱正英怎样的人生态度?从文中可以看出她有哪些令人敬佩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水资源开发要与水环境保护相结合;水资源开发要与水资.源管理相结合;经济布局要适应水资源布局。(意对即可)
3.活到老,干到老;好学,自省,谦虚,负责。(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5分)
淡竹
苏沧桑
(1)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
(2)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的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3)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生般踌躇满志;银杏终于褪去了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置;兰花三七,像极薰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噬血,一边甜言蜜语……
(4)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
(5)甚至动物。三只人工繁殖的小老虎,眼睛都未睁开,拼命争抢着狗奶妈的乳头。
(6)甚至那口奇异的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水会怎样?
(7)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团结土壤,虚伪地赞美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要与昆虫讲和,与风霜妥协;对苍蝇漠视,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8)可是,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
(9)真的是空的吗?
(10)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有对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棵竹的爱,与笋的亲,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促膝长谈,开怀畅饮,有鸟儿偶尔驻足的的呢喃,有清风明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的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
(11)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盈满。
(12)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
(13)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里的最淡——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14)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阴,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
(15)他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
(16)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顺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17)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8)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9)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
(20)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1)他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22)他是疯疯颠颠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
(23)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
(24)他是我们身边那些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清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上的丰衣足食。
(25)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
(选自《散文》2009.12)
小题1:(11)段“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盈满”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文中多次写到淡竹是“植物中的另类”,作者在文中写到它的哪些特点?请你联系全文,分条概括。(5分)
小题3: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淡竹”的品格,谈谈你对人生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那一节节空”, 是指淡竹淡泊(或“笑忘”)功名利禄; “是永远的盈满”, 是指淡竹的“空里”永远满怀坚持、豁达智慧、感恩、爱和友情。
小题1:
①外形清瘦且憔悴,与众不同;?
②身为济世良材,笑忘功名利禄,与世无争;
③不被世俗所容,但坚守自我,爱憎分明(有节而直,不愿费心机);
④既能独善其身、又能兼爱天下(可以很入世,可以很出世);
⑤淡泊功利,身处孤寂,融情自然,追求心灵的自由、快乐(其表面虚空,实则盈满)。
小题1:①托物言志(或象征);(1分)
②抒发了作者对物质上清贫而心灵富足(或物质上的清瘦,心灵上的丰衣足食)的一类人的赞美。(2分)
③人生要像淡竹那样刚强、高洁、淡泊、坦荡,做拥有自由快乐心灵的人。(言之成理即可)(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每句2分,共4分。
小题1:答对1项得2分,2项3分,3项得4分,4项得5分。
小题1: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如今有一种重智商轻人格的偏见,似乎新型人才的成长,知识和智商才是合格的,什么人格、品德已经过时。其实,当今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不但要有高智商,而且要有健全的人格。这是因为信息时代知识的创新活动,都是在集体协作中进行的,需要有善于同他人协作的品德和能力,需要人们遵守规则,讲究信誉。
一个知名的企业向社会招聘高级管理人才,面试中有一道试题:"请写出你原来所在单位的最大秘密和对我公司有何价值?"应聘者对此各陈所见,但最后被录用的却是一位对此题交白卷者。有人问及原因,老总回答说:"这样的人值得信任。"
专家的研究表明,当今时代,一项事业的开拓,一个创新活动的成功,智力因素往往只占据20%-30%,人格要素占70%-80%。由此,人们对德才兼备又有深一层的认识,在重视智商的同时,还应致力于情商的提高。
所谓情商是一种稳定存在的情绪、品质和人格素质。它包括个人驾驭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个人了解自身感受、能够控制冲动和情绪波动、理智行事的能力;面对各种艰难考验时能保持乐观自信心态的能力。如果说智商测量的是你适宜从事什么工作,情商测量的则是你在这个工作中能否成功。可见,青年人在走向成才的奋斗中,既要开发智力,更要养成健康人格。智商如同飞鸟的双翅,情商有如翅上的羽毛,____________.?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够填补人们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不能同样填补道德的缺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高智商的人却没有获得成功,究其自身原因,多发生在人格的残缺和扭曲上。
小题1:应聘者对某试题交白卷却被录用,这件事说明了什么?对此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聪明的不做胜过愚蠢的做。
B.有创新精神才能出奇制胜。
C.能保守秘密的人值得信任。
D.人格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小题2:在文中空格处应填入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失去了双翅,羽毛也就无所依存、一无所用了
B.如果失去了羽毛,鸟儿也就只能空有双翅、望天长叹了
C.正是有了羽毛,飞鸟才能在广阔的天空展翅翱翔
D.双翅与羽毛相辅相成,将飞鸟托上那蔚蓝的天空
小题3:根据文章进行推断,下面全属于"情商"较高的一组是?(?)
①感情丰富,多愁善感; ②一目十行,过目成诵; ③宽容大度,善解人意;
④行事果决,遇变不惊; ⑤知识渊博,学富五车; ⑥不求闻达,知足常乐。
A.①⑥
B.③④
C.①④⑥
D.②③⑤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C;
小题1:B;


本题解析:
小题1:A、B均脱离本文主旨,D上升到人格因素不对。
小题1:上下文重在强调“情商”的作用,A强调“智商”,D平均用力,B从反面立意,不如C从正面立意与上文更衔接。
小题1:②⑤属于“智商”高;①情绪不稳定,⑥满足于现状,不符合“情商”高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瀑布灯
毕淑敏
  灯,是人类向太阳偷学的本领。苍茫黑夜中,星座是天上的灯,寥寂旷野中,灯火是温暖的家。礼花是开在长空的灯,眼睛是镶嵌在脸上的灯。?
  不知何时,街上有了瀑布灯。嘈杂、紊乱、倦慵的街,便从愚胖的蛹儿变成了灵动的萤火虫,璀璨地飞翔起来。?
  你无法找出比瀑布更妥贴的词,来形容这种晶莹剔透的小灯。一盏灯就是一粒银色的水滴,它们成千上万地聚集在一起,从高渺的天空倾泻而下,荡漾起如水的光波。庞大的灯群婚纱一般笼罩着巍峨的广厦,仿佛传说中的水晶宫。人在这光的栅栏下行走,便感到拢不住的欢快像野草一样从光的缝隙探出头来。?
  瀑布灯并不嫌贫爱富。小店的门脸、深巷的酒家,也可觅到它的踪影。因为小,便缺了磅礴,多了亲昵,柔曼的几藤,披散于屋脊之周,错错落落地亮着,仿佛一树金黄的杏子,仿佛塔檐下无风时的铜铃。
  瀑布灯把夜勾勒得像童话中的古堡,白天它们是什么样子?太阳下,它们是否依旧美丽?这个疑问却许久没能找到答案。每日天光下在街上走,街上有许多瀑布灯,按说这不是什么难事情,但总是忘了寻找它们,有一天,下定决心要了这宿愿,便一路默念着瀑布灯的名字,仿佛小时候拎着瓶子,不停嘟囔着酱油和醋。
  终于走到一座华美建筑前。入夜后它的光瀑之瑰丽,仿佛大自然中的黄果树。在最初的一刹那,我居然没有找到瀑布灯,好像它是聊斋中美丽的狐仙,白日里便销声匿迹了。待仔仔细细寻视后,我才找到昼间的瀑布灯。?
  真后悔这一番苦心的寻觅!?  
  白日里的瀑布灯,是由一些灰色的线和黯淡的瓶形小泡组成。像枯黄萎顿筋脉毕露濒临凋零的一张黄叶,像缀了蚊蝇又遭风雨萧瑟颤抖的一幅蛛网……?
  好叫人失望的太阳下的瀑布灯!?
  于是,总想为瀑布灯写点什么。?
  可到底写点什么呢??
  文章要讲究立意的,文章要讲究出奇的,文章要因小见大,文章要隽永深刻……?
  小小的瀑布灯,你将荷载怎样的微言大义,从如墨的夜空中降落??
  写瀑布灯的谦逊吧。它是镶在夜间的珍珠,白日便收敛了光华,具有朴实而温和的品格……?
  不妥不妥。这个角度已写得太滥。?
  换一种思维换一个方向。?
  写瀑布灯的虚荣吧。它见不得阳光,昼伏夜出,好像某种猥琐的小动物。千万不要被它夜里的妖娆所迷惑,你想真正认识它,请到阳光下……?
  不妥更不妥。对于曾给我带来无数美妙遐想的瀑布灯,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不公。?
  我凝视白纸,一只看不见的瀑布灯,也从那里凝望着我。?
  凝视使人疲倦,于是便渐渐淡忘。
  然而一到夜晚,瀑布灯依然美轮美奂地闪烁着,让人们持久地惊叹这光的造化。一到白昼,它们就像候鸟一样地飞走了,无声无息。?
  突然有一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愚蠢:瀑布灯就是瀑布灯,为什么一定要在它小瓶子似的灯光里塞进太阳的思想?把一切都赋予意义,多么劳累!把正常的自然景象涂抹上强烈的人文色彩,在普通的事物中蕴藉进过多的哲理,把许多简单的东西搅拌成复杂,在清水中反复淘漉那并不存在的黄金……?
  这是一种思维的赘物。?
  瀑布灯不知道这些,也不理睬这些。它夜里睁着,白日熄着,眨着一只同人类不同作息时间的怪眼。
  瀑布灯只是瀑布灯。夜晚美丽,白日黯然。美丽的时候,你可细细观赏;黯然的时候,你观赏那更美丽的街景就是了。
1.?在文中3-8段中,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述作者眼中的瀑布灯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1)真后悔这一番苦心寻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凝视白纸,一只看不见的瀑布灯,也从那里凝望着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中说“突然有一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愚蠢”,她为什么这么说?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中指出“瀑布灯只是瀑布灯。夜晚美丽,白日黯然。”毋须赋予其高深的寓意,但自古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就有通过赋予生活中平凡的事物以深厚的内涵,进而来表达自己内心丰富情感的传统。如果请你欣赏吟咏瀑布灯,你会为它赋予什么样的内涵或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作者运用了对比等手法来表现瀑布灯。
  瀑布灯形象:
①夜间的瀑布灯晶莹剔透,当灯群汇聚时,气势巍峨;它也不嫌贫爱富,无论大街小巷,到处可见它的身影,它无处不在,自然而亲近;②白日里的瀑布灯灰暗、黯淡、破败而毫不起眼。
?2.(1)作者经过仔仔细细的寻视后,发现昼间的瀑布灯显得那么灰暗、破败,使作者心目中瀑布灯美丽的形象被摧毁了,故而大失所望,十分后悔。
  (2)我很想为瀑布灯写点什么,但又无从下笔,而瀑布灯始终留存在自己心里,无法释怀。
3.作者认为无须强行赋予瀑布灯深刻的意义、过多的哲理,无须将简单事物复杂化,这只会造成思维的负累;赋予简单事物以深刻寓意,这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其实与事物无关;瀑布灯只是瀑布灯,夜晚美丽,白日黯然。美丽的时候,你可细细观赏;黯然的时候,你观赏那更美丽的街景就是了。(意思对即可)
4.人生亦如瀑布灯,有美丽,有黯然。有机会绽放美丽时,就尽情展现自身的美丽,淋漓尽致;生活黯淡之时,不必在意别人的评说,默默休整,积蓄能量,等待焕发光彩的那一刻。普通劳动者不正像那瀑布灯吗?自身平淡无奇,普普通通,但他们奉献自己的劳动,将这个世界装点、美化得流光溢彩。(分析合理即可得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
自由主义和“新儒家”是可能调和的
吴 思
  ①自由主义和“新儒家”的分歧其实不是不可调和的。什么是自由主义?它是把“权利”和相应的“自由”认作至高无上的价值,认为所有的社会结构、政治体制都应该把“自由”看作第一位值得尊重的东西。而儒家怎么看待呢?儒家最重要的内容是“礼义名分”,“礼”即礼法结构,“义”即规则,在礼法结构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即“分”,要求人们“安分守己”,这个“分”,用自由主义的语言来说,就是权力、义务。
  ②如果从这个概念生发出中国现在的社会哲学或政治哲学,就能把儒家体系和自由主义的见解综合起来,还能取长补短。双方都有对人的“分”的尊重和强调,自由主义偏向其中的权力和自由,儒家比较注意其中的义务,但两家都不反对权力和义务的平衡。儒家的长处是,对“守本分”的必要性的证明无须求助上帝。人的权力、义务不是天赋的,就在社会关系之中,那么平常那么自然,当你服从了这一切,就会感到整个人生都是和谐的,不会再有额外的焦虑和不满。儒家在人们的内心和天地万物的体系中寻找“分”的终极根据,给人们提供安身立命之地。这套论证方式很精彩。
  ③但是儒家思想体系又有现代人无法接受的内容。“三纲五常”的具体的划分很不平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敢不亡,这种君臣父子的“分”,在现代看来就很“过分”。这就应该调整它的分寸,本来一平方丈的得压缩到一平方米,本来半平方米的你给它扩张到一平方米,方方面面大体都相等,儒家的礼义体系就可以和当代的权利、义务体系接轨了。在这个意义上,儒家与自由主义的分歧,并不是对抗性的,不可调和的,我们可以把这种分歧转化为一种分寸问题。
  ④调整分寸之后,你会发现儒家那套论证方式、对“仁义”的根据的追寻,很有道理,很对中国人的胃口。
  ⑤做这种分寸的调整,是可能创造出一种新东西的,双方的优点都可以吸纳进去。
  ⑥自由主义有一个儒家缺乏的优势,它告诉我们,让人们守本分,限制人们过分扩张的时候,仅仅靠自律是不够的,要有民对君的“反制”,还有权利之间的分权。这样的制约机制比良心和仁义道德教育更可靠。这一套政治设计及其背后的理论支撑,儒家就相当缺乏。
  ⑦对传统资源的借用,不仅限于儒家这一家,“分”和“权利、义务”的接轨,只是传统创新、传统再创造的可能的根基性概念之一,在这些根基之上,能够开启许多传统和西方、传统和现代融合的实质性工作。那将是一个长期的逐渐积累的过程。(选自《我想重新解释历史》,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分”这个概念的角度出发,作者如何把儒家体系和自由主义的见解融合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儒家思想的缺陷有哪些,作者认为该如何弥补这些缺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首先,从“分”的角度,阐述如何调和自由主义和新儒家。
  其次,谈儒家思想的缺陷以及分寸的调整。再次,探讨自由主义的优势。最后作者倡导开启传统和西方、传统和现代的更多的融合的工作。
2.①都有对“分”(权利、义务)的尊重和强调。②自由主义偏向自由和权利,儒家注重义务。③但两者都不反对权利和义务的平衡。
3.缺陷:①人与人关系不平等。②靠自律道德限制人们,力量不够,缺少分权反制的制约机制。③调整人与人关系的尺寸。④借鉴西方的制约机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