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一)
2019-06-28 18:14:57 【

1、阅读题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3分)
(2)“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3分)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2分)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2分)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熟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文中描写的景物往往蕴含着生存的哲理,春夏秋冬,沧海桑田,启迪着读者对人生的思考。
B.他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历经层层筛选,终于走到了飞行员选拔的最后一关,同来的二十多人只剩下他一个,这时已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
C.他们俩到底有些藕断丝连,才过了两天,四哥又忍不住去街头等秋香下班。
D.老板一边耐心地听着他的抱怨,一边洋洋得意地在心里盘算着怎样向他解释清楚他和阿诺德之间的差别。



3、单选题  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百年多病独登台
B.分明怨恨曲中论
C.人事音书漫寂寥
D.万里悲秋常作客



4、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诗歌的拟人手法,选取新的事物,另写一组意思完整、句式相近的句子。(不要求字数一定与原诗相同)(4分)
眼睛很宽容
能装下整个世界
它又很苛刻
容不得一粒沙尘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曾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两个人生驿站,???
????。这就是“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中国文人的人格特点。
①两者相互补充,一退一进②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③而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对有限人生的超越
④他们就会转入精神驿站,通过与自然为伍的精神张扬
⑤如果在现实世界中积极入世之路滞涩难通
⑥共同影响了中国文人的人格
⑦实现与天地精神共舞的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
A.③①②⑥⑦④⑤
B.①④②⑤⑥③⑦
C.③①⑥⑤④②⑦
D.①③⑥⑦④⑤②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