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七)
2019-06-28 18:22:12 【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1928年,上海中国公学校长胡适同意聘用沈从文为中国公学讲师,主讲大学部一年级现代文学选修。当时,沈从文在文坛上已初露头角,在社会上也已小有名气,因此,教室里早已座无虚席。
他站在讲台上,看见黑压压一片人头,心里陡然一惊,竟将要说的第一句话堵在嗓子眼里,他脑子里“嗡”的一声变成了一片空白。上课前,他自以为成竹在胸,既未带教案,也没带任何教材。
他呆呆地在那里站了近十分钟!教室里鸦雀无声。慢慢地,他平静了下来,原先准备好的内容又开始在脑子里聚拢。他开始急促地讲述着,预定一小时的授课内容,竟被他用十多分钟就讲完了。他再次陷入窘境,只得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道:
“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
于是,全堂爆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并有同学带头给了这位新老师好长一阵鼓励的掌声。胡适知道后,对沈从文的坦言和直率大加赞赏,认为讲课非常成功!
后来,沈从文找到了失败的症结,终于使自己讲课能挥洒自如了。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30分)
一个走钢丝跨越峡谷的杂技演员,谈到他走钢丝时的体会时说:“当一个人走在钢丝上时,他并不是非常刻板地僵硬不动的。虽然他基本上保持可能直立的姿势,但为了保持运动中的整体平衡,他的身体总是轻轻地摆动和弯曲。但是有一点是不变的,他的脚只朝着一个方向移动,向着眼睛紧盯着的目标——钢丝的另一头前进。”
对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3、写作题  作文,请以“没有如果”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4、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以后,这个世界才属于他。
这句话引发了你那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标题自定,文体自选。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3、用规范汉字书写。



5、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章太炎读了许多中医著作,自认为医术高明,喜好替人医病,可他的药方价格高且根本治不了病。但朋友都知道他狂傲自大,便有意奉承:“用了你那妙方,神清气爽。”章太炎十分得意,确信自己已成为中医大师。一次,自己生病,自开药方治疗,但不见好转,不得已找名医求治,仅服用了两剂中药便痊愈,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医术并不高明。从此他潜心于中医理论研究,注重实践经验积累,撰写了《霍乱论》等重要著作,也医治了不少疑难杂症。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 ;②自拟题目;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文体特征鲜明。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