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二)
2019-06-28 18:29:56 【

1、其他题  名句默写。
1.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 。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参考答案:1.暮霭沉沉楚天阔;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4.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5.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6.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呜呼!___________秦也;___________,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2)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怀良辰以孤往,___________。登东皋以舒啸,___________。___________,乐夫天命复奚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参考答案:(1)灭六国者六国也 族秦者秦也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谁得而族灭也
(2)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或植杖而耘耔 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2)子曰:“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3)子曰:“不义而富且贵,?。”(《论语·述而》)
(4)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论语·述而》)
(5)孟子曰:“乐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6)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7)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思其反。(《诗经·氓》)
(8)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参考答案:(1)则远怨矣(2)见小利则大事不成(3)于我如浮云(4)则不复也(5)忧以天下(6)此之谓大丈夫(7)信誓旦旦(8)虽九死其犹未悔


本题解析:注意易错字:怨、复、谓、誓、旦、犹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两弯似蹙非蹙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小题1:?,而后人哀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小题2:?,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荀子》《劝学》)
小题3: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小题4:??。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雨霖铃》)


参考答案:
小题1:秦人不暇自哀、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小题2:故不积跬步、无以成江海;
小题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小题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本题解析:默写(1)时,注意“暇” “哀”的写法。默写(2)时,注意“跬”的写法,还有很多同学容易忽略“故”。默写(3)时,注意“摧” “事”的写法。默写(4)时,注意“宵”的写法。
点评: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要注意领会含义,圈点强记,边背边写;要突破生僻难写字,默写时不连笔,规范书写;要注重同音异义词,注重同义异形词;要关注通假字等。该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的依据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