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题 对联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撰写对联需要综合运用词法、句法、修辞、音韵等方面的知识。十多年前《羊城晚报》“联名得意工作室”为执信中学高三毕业年级拟写了一副对联:“执锐千军向无敌,信坚一念是为雄。”现今读来,其深厚雄浑的气势仍让人倍感振奋。2013年春节即将来临,请同学们运用对联的知识,为学校的运动场馆、上课教室或其他学生活动场所拟写一副对联,表达新春的美好愿望,或为即将毕业的初三、高三的同学送上你诚挚的祝愿。(拟对联时请标注具体的场馆或年级)
场所或年级:??
上联:??下联:?
参考答案:(1)形式3分。(上下联应该句式结构相同,1分。对应词语必须是词性相同,1分。下联末字只能是阴平或阳平声调,1分。)(2)立意角度3分。
本题解析:一般不能用同字相对,宽对可以用同一个字,但决不重复使用上联中(相邻的)两个字,若有扣1分。“构思巧妙,立意新颖”,选场所的能表达新春的美好愿望,选毕业年级的同学的能表达诚挚的祝福2分;若构思笨拙,立意欠佳,酌情扣立意分。对联的上下联应构成有机对应或联结关系,不是各不相干的,1分。
点评:对联,就像律诗里的“对仗”,是文学形式之一,写对联要求:?1、仄起平收。上联的最后一字,必须是仄声字;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字。这一条是对联必须要遵守的,也就是基本中的基本。2、平仄相对。上下联相应的位置,要平仄对仗,上联用平,下联则用仄,反之亦然。当然这个要求太严苛了,不容易做到。变通的办法是:关键的位置能做到平仄相对就可以了。所谓关键位置,指的是词的中心。词组末尾的那个字、以及动词一般来说要求对仗。如红花的花字,笑春风的笑字、风字。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做到这两点,格律上就大致过关了。但还有一些其它的要求,可称为进阶篇。要写好对联,这些进阶的要求,也要慢慢适应。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2)北风卷地白革折,胡天八月即飞雪。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参考答案:(1)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6分)

(摘自《2013年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
注:“同比”指的是与2012年3月份相比。
参考答案:(1)居民消费价格总体上涨;(2)衣、食、住等基本生活消费价格涨幅较大;(3)居住类(住房)价格上涨幅度最大。(每点3分,答出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此类题,可从图表中,消费类别中进行比较,然后得出结论,除交通运输外,其余消费价格均上涨,故可概括为居民消费价格总体上涨;其中,上涨幅度较大的为居住、食品、衣服,而居住类涨幅最大,所以概括时,可分类概括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国外一些大银行濒临破产,许多富人的财富大大缩水。
B.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面对教材的多样化,有的专家提出了变“教课本”为“用课本教”的理念,可谓切中肯綮。
C.中国大画家所画的龙正是像赵执信所要求的,云中露出雪泥鸿爪,却使全体宛然可见。
D.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悬的,来要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芸芸众生,但我仍很高兴能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的例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雪泥鸿爪”比喻往事遗留下的痕迹,用在此处不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十八大提出,要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制度安排,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更公平地慧及全体人民。
B.我原以为自己的刚强值得夸耀,可民众却觉得它更应受到批判和遣责,没人相信一个不顾惜自己生命的人,会有能力保护好民众。
C.东君小说中沉稳作壁上观的徐三白、为五斗米折腰的顾樵、附庸风雅的唐老板父子,都不难找到广泛的生活原形。
D.在黄灿然那儿,我们不会读到那些诘屈聱牙繁复冗赘的所谓现代诗,不会一再在原本理应赋予我们光明和美感的诗歌面前感到自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慧及”应为“惠及”,B“遣责”应为“谴责”,C“原形”应为“原型”。此题命题形式较为新颖,在语境中考查汉字的运用。C项又将字形与近义词辨析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平时复习要把字形与字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字形。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