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一)
2019-06-28 19:12:18
【 大 中 小】
1、阅读题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赵)普独相凡十年,刚毅果断,以天下事为己任。尝欲除某人为某官,帝不用;明日,复奏之,又不用;明日,更奏之。帝怒,裂其奏投诸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复奏如初。帝悟,卒可其奏,后果以称职闻。又有立功当迁官者, 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 ”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 ”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 (l)帝怒,裂其奏投诸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复奏如初(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1.下列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有美人名虞,常幸从——被宠幸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跟随 C.田父绐曰——欺骗 D.若非吾故人乎——如果 2.下列加粗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我何渡为——吾属今为之虏矣 B.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顾计不知所出耳 C.项王自度不得脱——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然今卒困于此——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3.下列加粗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项王乃复引兵而东——又欲肆其西封 B.项王则夜起——函封之 C.此天之亡我——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项王军壁垓下——晋军函陵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军尽得楚地,所以项羽听到了四面楚歌。此情此景,项羽宠姬唱出了著名的“力拔山兮气盖世”。 B.项羽一直都没打算度过乌江,因为他自觉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这也体现了他的英雄气概。 C.项羽混在人群中改变容貌,想趁乱逃脱,但被他的故人吕马童认出,不得已自杀了。 D.项羽临死前将自己的乌骓马赠与了乌江亭长,他一直认为自己失败的原因是天要亡他,不是打仗的原因。 5.翻译。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小题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沛公则置车骑(安排、安置) B.相去四十里(距离) C.何辞为(告辞) D.度我至军中(估计)
| 小题2: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
 小题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沛公虚伪狡诈的一组(?) ①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②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③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④立诛杀曹无伤 ⑤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⑥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④⑥
4、填空题 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_____________ (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_____________ (3)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_____________ (4)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_____________ (5)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 (6)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_____________ (7)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_____________ (8)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李之芳,字邺园,山东武定人。顺治四年进士,授金华府椎官。卓异,擢刑部主事。康熙十二年,以兵部侍郎总督浙江军务。会吴三桂反,十三年,奏请复标兵原额,督习枪炮。疏甫上,耿精忠亦叛,遣其将曾养性、白显忠、马九玉数道窥渐,浙大震。之芳檄诸将扼仙霞关,调总兵李荣率副将分道御寇。时上命都统赖塔率师入浙,五月,偕赖塔率满洲兵千、绿旗兵二千、乡勇五百,进驻衢州。众皆谓会城重地,不宣轻委。之芳曰:“不然。衢踞上游,无衢,是无浙也。今日之事,义无反顾。” 七月,之芳与赖塔阅兵水亭门,率总兵官李荣、副都统瑚图等薄贼垒,军坑西。之芳手执刀督阵,或请少避,之芳曰:“三军司命在吾,退即为贼乘。今日胜败,即吾死生矣!”守备程龙怯战,斩以徇。麾众越壕拔栅,败之。遣诸将乘胜复义乌、汤溪、寿昌、淳安、常山、金华石梁、大沟、东阳等地。诏嘉之芳调度有方。 上知闽中有变,命康亲王撤温州之困取福建,之芳乃建议直捣仙霞关,曰:“进取之路,不在温、处而在衢。虽九玉死守河西难猝破,然其南江山,西则常山,皆间道可袭。我兵一进,使彼首尾受敌,即河西之垒不能独完。”王从之芳议。遂进兵大溪滩,复江山,九玉走。欲别取道夺仙霞。诸将受之芳密檄,急据关夹击,其将金应虎等穷蹙降。 王师下福建,临行,之芳启曰:“王但饬诸军勿虏掠,即长驱入,兵可不血刃也。”未几精忠降,温、处贼皆溃散。精忠所署置总兵马鹏、汪文生等犹踞玉山、铅山、弋阳、德兴,之芳请会剿。时吴三桂兵寇吉安、袁州,江西兵不能东,乃独遣兵复玉山,文生遁;自白沙关趋德兴,擒鹏;遣郭守金等复铅山、兴安、弋阳、贵溪诸县。上嘉之芳剿贼邻省有功,加兵部尚书衔。 康亲王师将行,遣人问之芳:“所策固万全乎?”之芳曰:“军已发,犹豫则士气沮。” 乃诣王曰:“虏在吾目中久,明日捷书至矣!”前军捷书果至,康亲王大喜,以为神。浙乱平,疏请蠲(1)被兵州县额赋,安辑流亡,甚有威惠。 入为兵部尚书,调吏部。二十六年,授文华殿大学士。二十七年,御史郭琇疏劾大学士明珠,谓内阁票拟②,皆听明珠指挥,上既罢明珠,并命之芳休致。三十三年,卒于家,谥文襄。(选自《清史稿?卷二百五十一?列传三十八》,有删节)?. 【注】①蠲(juan):同“捐”,免除、去掉。②票拟:指对中央、地方各衙门及臣僚呈送皇帝的章奏,内阁根据有关法规和典章律例代拟初步处理意见,以备皇帝裁决时参考。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卓异,擢刑部主事擢:提拔 B.疏甫上,耿精忠亦叛甫:刚刚 C.率总兵官李荣、副都统瑚图等薄贼垒薄:轻视 D.乃诣王曰:“虏在吾目中久,明日捷书至矣!”诣:到,造访
|
小题2: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之芳“善谋”的一组是
①众皆谓会城重地,不宜轻委
②今日胜败,即吾死生矣
③诸将受之芳密檄,急据关夹击。其将金应虎等穷蹙降
④王但饬诸军勿虏掠,即长驱入,兵可不血刃也
⑤所策固万全乎
⑥浙乱平,疏请蠲被兵州县额赋,安辑流亡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之芳因为在清顺治四年中进士,被任命为浙江金华府推官,后又因为功劳大,最终官职做到文华殿大学士。
B.为防备叛乱的耿精忠攻打浙江,李之芳派他的将领曾养性、白显忠等数路保卫浙江,浙江上下对他表示称赞。
C.李之芳与赖塔带领总兵李荣、副都统瑚图等在坑西与叛军展开激战,李之芳对怯战的守备程龙处以斩刑严明军纪。
D.康熙二十七年,御史郭琇上疏弹劾大学士明珠,认为在内阁票拟时大学士都听从明珠指挥,李之芳受到牵连,回家休养。
小题4: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不然。衢踞上游,无衢,是无浙也。(3分)
②我兵一进,使彼首尾受敌,即河西之垒不能独完。(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