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常用词语中字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穿着打扮 zhuó恣意zì浸渍zì作坊zuō
B.细菌jūn龟裂guī俊杰jùn崇山峻岭jùn
C.竣工jùn追悼dào擂鼓léi熬菜āo
D.戕害qiāng装订dìngì簌簌sù搅和huo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龟裂jūn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5分)
3月5日《京华时报》刊载一条新闻,河南省长垣县第一中学多名学生因带手机上学遭到劝退一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从去年4月长垣一中制定“六条禁令”和后来的“7个不准”到现在,至少有31名学生因违背以上校规被劝退。长垣一中政教处2月23日发出的一份处理通告上显示,18名学生因带手机上学。
读完上面这则新闻,你有何感想?请对此新闻做简要点评。(80字以内)
参考答案:角度一:学校制定禁令,是为督促学生进步。手机对中学生而言,弊大于利,既然制定了禁令带手机要劝退,就该违纪必究,从而严肃学校制度,以儆效尤,促进学生遵守校纪校规,从而专注学业。
角度二:带手机进校园,就劝退学生,学校制度的制定过于严格,学生是来学校接受教育的,带手机进校园虽然是违纪行为,但以劝退的方式来教育学生难免太重,应该慎重对待学生违纪。(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首先对新闻的内容要弄清楚,其次对新闻有正确的理解,最后要运用准确的语言表述自己的看法。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以下是四所学校的校训,请选择其中一则加以点评,不少于40字,并按要求另拟一则校训。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栽物; 河南实验中学:异想天开,脚踏实她;
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保定育德中学:不敷衍,不作弊。
①评论: (3分)
某一舞蹈学院,由于学生在中学时期以学艺术为主,文化知识严重不足;多数同学养成了比吃比穿,大手大脚的习惯;还时有住校生夜不归宿,打架斗殴等恶劣现象发生。
②校训: 。(2分)
参考答案:①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校训告诫我们要奋发图强、积极向上。像大地一样厚实,承载着万物,要想做个有作为的人也得效仿大地的宽厚,使自己胸怀宽广、品德高尚这样才是完善的人性。 北京师大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意在告诫学生做一个合格教师应该做到博学广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 ,行为端正才能作为学子乃至世人的楷模。
河南实验中学的校训:“异想天开”是学生的天性,又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肯定与鼓励;“脚踏实地”是做事、为人应持的基本态度,两者有机结合,即“思”之高远,“立”之踏实。是开放与规范的统一,是有根基的飞翔,有视野的实践。
保定育德中学的校训:简短而又纯朴的六个字,意在告诫学生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为学不抄袭剽窃,为人不敷衍塞责。
②舞蹈学校的校训为:文舞相融 德艺双馨; 或:文舞并重,德才兼备。
本题解析:从才学和品德两面措辞。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李明寄给某编辑的信件内容,请找出四处不得体的词语并加以修改。(4分)
编辑老师:
您好!
两个月前寄给贵刊的我的大作是否收到?该文虽属涂鸦,却是我数日辛苦的结果,曾被老师作为范文向全班推荐,很多同学拜读后,给予了好评。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又对文章进行了斧正,认为能达到发表水平,请您审阅。希望我这次垂询没有打扰您!
李 明
2013年3月5日
(1)_________________ 修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修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_________________ 修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 修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大作——拙作/作品;(2)拜读——阅读;
(3)斧正——修改; (4)垂询——询问。
本题解析:此题是典型的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要求的,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交际对象,表达目的、语体色彩、感情色彩、谦辞敬辞、交际场合、语言风格等。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依照下列例句,另写两组句子。(6分)
例句:人的语言有雅俗之分,文明礼貌为雅,粗鄙肮脏为俗。
①?(3分)
②?(3分)
参考答案::(1)人的品行有善恶之分,宽容大度为善,狭隘自私为恶;(2)人的认识有深浅之别,客观全面为深,偏执浮泛为浅。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仿写能力,也涉及连贯和修辞。仿写要求结构一致,修辞相同,意脉相承,内容相关,风格近似,品位高雅,符合事理理逻辑。从例句暗示看,本题应选择的对象为“人的……”可以是品德、认识、理想、追求等等,使用的句式应该为“人的……有……之分,……”后两个分句分承上一个句子,从两个方面来谈,要形成对比。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