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6-28 19:27:35 【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三鹿奶粉爆出三聚氰胺的丑闻,舆论一片哗然,消费者纷纷指责不良厂家这种见利忘义、坑害百姓的行为;这一事件更让国人对劣质食品痛心疾首。
B.在股市的漫漫熊途中,股民们盼星星盼月亮,盼望股市利 多政策和管理层救市政策的出台,但市场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依旧一跌再跌,连跌不止。
C.领导干部自身思想不解放,剖析不深刻,谈何号召、组织和指导?因此,领导干部思想解放与否,与新时代改革开放能否进一步深入实在休戚与共。
D.历史文化遗产因其稀缺性而具永恒的价值,从各级政府,到民营企业、社区和个人,再到非政府组织,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都可以说是责无旁贷。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A痛心疾首:比喻痛恨到极点;B尽如人意:完全符合心意,多用于否定式;C休戚与共:同欢乐共悲哀,即同甘共苦之意,用于此处不符;D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6分)
(1)秋深潦缩:?(2)善刀而藏之:?
(3)田父绐曰:?(4)籍独不愧于心乎:?
(5)族秦者秦也:?(6)玉容寂寞泪阑干:?


参考答案:(6分)(1)潦:积水(2)善:通“缮”,擦拭(3)绐:欺骗(4)独:难道(5)族:灭族(6)阑干:纵横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填入空缺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3分)
(1)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至于泣下。
(2)中外的杀人者却??昂起头来。
(3)她,刘和珍,那时是?前往的。
(4)真的猛士,将更?而前行。
A.黯然居然欣然奋然
B.茫然竟然奋然欣然
C.凄然突然慨然茫然
D.黯然居然毅然果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考点要求能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要做到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必须了解词义、词性、词义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等词语知识,准确判断和使用词语。这里学生对配伍题中同义词辨析应学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从词语含义、程度、对象、范围、色彩等方面加以比较辨别。(1)中表情绪低落,应用黯然;(2)有讽刺意味,应用居然;(3)中表极度高兴,应用欣然;(4)中表奋勇向前,应用奋然。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作者多年积聚着的质朴纯美的情和爱,汩汩地从笔端流淌出来。
B.他对年迈的父亲这样粗暴无礼,真让老人心寒齿冷,欲哭无泪。
C.各国代表经过充分商榷,选出了本次大会的主席团成员。
D.他们把持下的工厂实际上实行的是封建法西斯专政,根本无民主可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中“积聚”可改为‘积淀”;B中“齿冷”的意思是“耻笑”,显然不能和“心寒”连用;C.中"商榷”一般常用于学术性较强的问题,此处可改为“协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是朱颜(少女,此指宫女)改都(国都)门帐饮无绪多情自古伤(为……悲伤)离别
B.此去经年(又一年)便纵有千种风情(深情蜜意)银汉(银河)迢迢暗度
C.满地黄花(菊花)堆积封(封闭山界)狼居胥荠麦弥望(满眼)
D.淮左(淮水东面)名都因自度(创制)此曲难赋(表述)深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封:封山,筑土为坛以祭山神,纪念胜利。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言文阅读》..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