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名句默写。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
(2)雄关漫道真如铁,_______________。
(3)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5)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
(6)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
(8)采得百花成蜜后,_______________?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名句名篇默写》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七)
2019-06-28 19:29:40 【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2)长桥卧波,_____________?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3)故垒西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赵云保护着糜夫人、阿斗突围,好不容易脱离危险,曹操的追兵又到了。赵云苦苦劝说受了重伤的糜夫人抱着阿斗上马,自己步行护卫。但为了让赵云全力保护刘备的骨肉,糜夫人把阿斗交给赵云,就拔剑自杀了。(《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B.群英会上周瑜巧设反间计。周瑜与蒋干“抵足而眠”,佯装酒醉酣睡,诱使蒋干偷走一封伪造蔡瑁、张允投降东吴的书信,还安排了"江北有人到此"的情节给蒋干看,使蒋干对书信内容信以为真。(《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
C.诸葛亮随鲁肃来到东吴,面对张昭等群儒的挑衅问难,诸葛亮以刘备的大仁大义,苏秦、张仪的匡扶人国之谋,忠孝为立身之本,儒有君子小人之别等予以驳斥。诸葛亮还用激将法,使孙权同意联合抗曹。(《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D.马超在西凉太守韩遂的帮助下兴兵为马腾报仇。马超亲自带着一队士兵向曹军冲杀。曹操大败,为了掩饰身份,先是将所穿的红袍丢弃,后来又割断长胡子,最后扯着旗角包颈而逃,幸亏曹洪赶来拦住马超,曹操才得以脱身。(《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

E.曹操与袁术大战时,由于粮食不足,仓官建议改用小斛分发军粮,权且救一时之急,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后来,军中纷说曹操欺骗士兵,士兵们嗟怨不已。于是曹操当机立断,令刀斧手将仓官斩首示众,军心终于稳定下来。(《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任选三题,全答则按前三题评分)
小题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___ ________,?。(《诗经·邶风·静女》)
小题2:??。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诗经·卫风·氓》)
小题3:??。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离骚》)
小题4: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短歌行》)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2)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4)老当益壮,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5)今两虎共斗,_______________,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5、其他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