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名句名篇默写》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6-28 19:29:40 【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大道之行也,?▲?,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
小题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论语》)
小题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小题4:以咨诹善道,?▲?,深追先帝遗诏。? (诸葛亮《出师表》)
小题5:?▲?,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
小题6: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小题7:?▲?,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沽。? (欧阳修《醉翁亭记》)
小题8:雄姿英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参考答案:
小题1:天下为公
小题1:己欲达而达人
小题1:驽马十驾
小题1:察纳雅言
小题1:扪参历井仰胁息
小题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小题1:野芳发而幽香
小题1:羽扇纶巾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每句1分,每错一字扣1分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
小题1: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
小题2:渔舟唱晚?;雁阵惊寒,?。?(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3:不知江月待何人,?。白云一片去悠悠,?。?(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小题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江山如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小题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于我如浮云。(《君子之风》)


参考答案:
小题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小题2: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
小题3:但见长江送流水?青枫浦上不胜愁?
小题4:卷起千堆雪?一时多少豪杰
小题5: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本题解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壑、蛟、嫠、蠡、浦、矣。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填空。
(1)父母在,?____________?
(2)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不远游
(2)子欲养而亲不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其他题  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小题1:复为慷慨羽声,?,发尽上指冠。(《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小题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思其反。(《诗经?氓》)
小题3:开荒南野际,?。(陶渊明《归园田居》)
小题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王羲之《兰亭集序》)
小题5:取之无禁,用之无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苏轼《赤壁赋》)


参考答案:
小题1:士皆瞋目
小题2:信誓旦旦
小题3:守拙归园田
小题4:亦足以畅叙幽情
小题5: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本题解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瞋”“拙”“幽”“适”。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_________________;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2)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3)而后乃今培风 而后乃今将图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